《心無旁騖,求知問學》演講稿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心無旁騖求知問學,在演講之前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傳說在一片海域中,有著一個半人半妖的美女,她每天都用自己的歌聲誘惑航海者,就算見多識廣的水手們也無法抵禦那美妙的歌聲,最終命喪黃泉。當普爾密斯經過這片海域時,他用棉花等物塞住了水手的耳朵,並吩咐水手們把他綁到欄桿上,無論自己如何懇求,都不能把他鬆開,就這樣當普爾密斯聽到哪美妙的歌聲是因無法動,最終走過了那片令人生危的海域。這個故事看起來荒藐無語,但是它確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求知的航道中不也一樣嗎,你能像普爾密斯一樣抵禦可以毀滅自己前程的歌聲嗎?你竟然選擇了求知問學,那么你能做到心無旁騖嗎?

“心無旁騖似明鏡,無風何處起漣漪”這句話暗帶禪機,唐代高僧惠能曾說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與此意相和,而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是,想要求知問學,那么就要做到心無旁騖。那么什麼是心無旁騖呢?心無旁騖主要用於形容人的一種精神狀態。心中沒有另外的雜念。形容心思集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出處於冰心的《談信紙信封》她在書中有這么一句話“有不少人像我一樣,在寫信的時候,喜歡在一張白紙上,或者只帶著道道的紙上,不受約束地,心無旁騖地抒寫下去的”。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唯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大家怎樣運用,運用的方法仍在書本之外,它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得到,不可專門挑剔辯駁,但也不可輕易相信,學習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適應這個社會,求知的目的不在於吹噓炫耀,而是應該尋找真理,啟迪智慧。早在古代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而這句話告訴我們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沒錯興趣的確是最好的老師,你如果對求知充滿了興趣那么你一定會做到心無旁騖。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一雙慧眼,在這個大千世界,你是選擇安逸享受還是奮力拚搏。你竟然選擇了求知問學,那么你就要做到心無旁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