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桂林象鼻山遊記作文

象鼻山位於桂林市東南灕江西岸,那裡天高雲淡,色彩斑瀾,美麗極了。遠看這個山就像在一頭大象,站在江邊,伸長鼻子,在喝水一樣,聽說就是因為這樣才得名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描寫桂林象鼻山遊記作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描寫桂林象鼻山遊記作文篇1

象鼻山位於桂林市東南灕江西岸,那裡天高雲淡,色彩斑瀾,美麗極了。遠看這個山就像在一頭大象,站在江邊,伸長鼻子,在喝水一樣,聽說就是因為這樣才得名的。

在桂林的第二天,早上我和林格豐、梁芃睿等人去爬象鼻山。我們一進公園門,就被一陣臭味熏得我都捏著鼻子,媽媽說:“那不是臭味,那是用來做酒的酒糟發出來的味道,”噢,不會吧,可是有些酒很香呀!我邊笑邊問媽媽,媽媽說:“這個我就不懂啦!做酒要經過很多程式的。”我們再往前走,居然看到在象鼻山下,有一個酒窖,媽媽說:“那是藏酒的地方,聽說酒放在裡面,放得越久越好吃,還越香呢!”我真覺得很奇怪!

我們沿著台階登上去,因為太興奮,我一直跑在前面,把林格豐和梁芃睿拋在後面,台階不算是很陡,在半山腰看到了明代建築普賢塔,是實心的磚塔,雕有“菩薩”之像。塔身上有很多小正方形的小孔。

我們邊走邊玩,媽媽跟阿姨跟不上我們,老是在後面叫我們小心呀!我們三個人爬到山頂,看見了一個大大的觀景台,站在觀景台上,能看到整個桂林市的景象,有山有水,藍天白雲,格外漂亮!

在我們開始下山的時候,我們又看到象眼岩,好似大象的眼睛,所以才叫“象眼岩”。我們往下走,又看見了“水月洞”,它是在象鼻山的象鼻子與象腿之間,高大明亮,水清澈碧綠,象鼻山的的周圍都是江水,水平靜得象一面鏡子,美麗極了!

下了山,我們又參觀了釀酒文化博物館,裡面有很多圖像,很多小泥人,有些人扛著酒罐,有些在釀酒,在圖像旁邊寫著釀酒的步驟,媽媽還去買了桂林三寶之一的“桂花酒”,阿姨買了“黑螞蟻酒”。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不得不離開回酒店啦!

我們在象鼻山照了很多相片,留做紀念。好想再去一次桂林啊!

描寫桂林象鼻山遊記作文篇2

從小就聽媽媽說,桂林的象鼻山如同真正的大象一般,美的不得了,許多人去了象鼻山都連連稱讚。

暑假,我去了這個迷人的地方 —— 象鼻山,桂林的象鼻山真應了宋詩人的那句畫,桂林山水甲天下!在這兒,你會發現灕江和桃花江匯合處的水,是那么清,清的可以看到江底的水草,是那么靜,靜的沒有一絲波紋,像是一隻驕傲的大象的腳下踩著的一塊美麗無比的綠色水晶。

仔細看這美麗的大象,背上肯定有一個圓塔,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從前者只大象是天神的寶貝,可是因為受傷,而被踢到凡間,人們很喜歡它,就幫他療傷,呵護著它,神象好了,就幫人民做事情,天神想讓它回天宮,可是它不願意,天神就命令天兵刺死它,天兵把寶塔一拋,變成了一個長矛,將神象殺死了,神象變成了巨石……

水中有許多漁船,飄蕩在水面,船上都站著一兩隻捕魚的鳥兒。一些漁夫悠閒地坐在船上垂釣。走在水裡,涼爽舒服極了,正好給燥熱的天氣降降溫。水也不深,剛好漫過小腿。站在水中,想像自己就是一朵出水芙蓉,禁不住暗自得意。美麗的象鼻山倒印在水中,仿佛兩隻大象在親呢。如果晚上過來,月亮倒印在水中,兩月兩象,一江一船,那種景色,是多么雅致!難怪有詩寫道: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

描寫桂林象鼻山遊記作文篇3

來到桂林的第一天就是去游象鼻山.....

桂林市城徽——象鼻山,大自然三億六千萬年前令人不可思議的作品,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的象徵,也是有人至桂林的必游之地。象鼻伸入灕江形成的水月洞有如一輪明月浮於水面,留下了“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的千古絕唱。旅行家徐霞容曾有描繪:“上既空明如月,下復內外瑩波”,“象山水月”得名於此。主要景點有:三星島(愛情島)、會江亭、普賢塔、象眼岩、水月洞、雲峰寺、舍利塔等。

象鼻山形成的水月洞是多么美麗啊!象山水月,宋代張釜有詩云“水際空明月正圓,人行月空水如天。”象山水月洞又稱朝陽洞,古人在此觀日出並作詩刻於石洞上方。在夜晚來臨時,水月洞就會形成倒影,在水中似乎也有一輪彎月。木筏在水面上幽幽地漂蕩在灕江的水面上,是多么的美麗自然。灕江的水冰冰涼涼、清澈見底,果真是名不虛傳啊!

這次象鼻山的遊玩結束了該前往下一個景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