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熟了作文

夏夜裡,站在宿舍樓走廊盡頭,透過那扇破成鋸齒狀的玻璃窗,看到天空淡淡的星輝與越過麥田盡頭的那條如光的河流般流淌的公路。有夜風掠過大片的麥田,然後飄蕩進視窗。我聞到了熟悉的麥香,透過麥香我看到了遙遠的童年,童年裡金黃熾熱的夏季,在白天裡,孩童提著茶水與麵條,光著腳走在灑滿麥秸的小土路上,有點燙,就收緊腳心,步伐愈加快了。不喜歡在家吃飯,跟著大人在田間地頭湊熱鬧,抓一把麥秸墊在屁股下面,坐在地頭的一株枝葉茂盛的泡桐樹蔭里,在這裡吃飯比在端坐在家中吃要香的。想到現在城市人喜歡野炊,周末時一家人帶著食物到郊外過,那種刻意營造出來的氣氛遠沒有農民在地頭吃飯真實。當然,一個是在享受,一個是被迫無奈。

喜歡夜裡在麥場裡看場,躺在被石磙壓的瓷實平整光滑的麥場裡,一群年紀相差不大的孩子,講講鬼故事,神話,民間傳奇,村裡的奇人異事。這樣的夜裡,或月花滿天星點稀疏,或殘月一輪星輝燦爛,躺在地上,看著那條燦爛的銀河,會有夜行的鳥鳴叫著飛過,星光流落在它的羽毛上,再滴落在我們的眼睛裡。孩子最興奮的是後半夜裡下雨了,就會把預備好的蓋麥子的雨布拿出來,倚麥垛而搭建成臨時避雨處,躺在裡面,聽雨布外的世界風走過麥垛時沙沙的腳步聲,雨點落在雨布上清越的響聲,在風雨中,一群只穿一個褲頭的孩子你擠我我枕著你的擁作一團,睡的安靜無比,好像雨布外的風雨怕吵醒了孩子響聲漸漸小了,不過會時不時有泡桐上巨大的雨滴啪嗒啪嗒地砸在雨布上。

麥子熟了,巨大的機械奔走在田地里,把麥子與回憶一起收割掉。我們喝著冰霜的可樂,站在地頭指手畫腳讓師傅放低點割刀,然後坐在桐樹下抽根煙,氣定神閒。等收割機的儲藏滿了,開輛車接了麥子直接賣給了收購者。

這樣快速的收穫,讓我們忘記了以前拿著鐮刀在炙烤的陽光下揮舞半天也割不到地中心。數年以後我站在麥田邊給孩子講,當年我拿著鐮刀在地里幹了一個上午,當年為麥忙要耗上一個月的時間,當年我們在炎熱的夏天裡坐在地頭吃著五分錢一根的冰棒,孩子會不會很吃驚,覺得不可思議,很遙遠。

一個時代過去了,我們走進了快速的時代,人是有空了,但是卻沒空做夢。我們一直追求幸福,卻越覺得迷茫。

麥子熟了,聞到麥香。

麥子在漸漸地變黃了,收穫就在眼前。不由得想起小時候割麥的情景。早晨天蒙蒙亮,父母就把我們仨個叫起來,一起去收割麥子。媽媽最勤快,割的較多,我們跟在後面用力追,就像跑步比賽一樣,不斷你追我趕著。心中從來也沒有什麼委屈與怨言,因為收了麥子就能吃到白面饅頭了。那也顧不上麥子是否會把的胳膊刺的發紅了。媽媽還不時告誡我們:只要認真學習,以後就不用割麥子,被太陽暴曬了。為了這句話我們也會不斷地努力學習。因為我們知道被曬的滋味,我們知道勞動的艱辛

社會的飛速發展,機械化的快速提高,好像用刀割麥子也成了歷史。有時我就想:這到底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後退呢?有人說當然是社會發展的標誌了。但是現代農村的孩子也多數遠離了勞動,他們看不到大城市的豪華派氣;他們看不到競爭的殘酷;他們也看不到縮衣縮食的歷史。充斥在他們的心中是滿足,他們好像失去了競爭的活力,這又不得不讓人深思

麥子熟了,我不知道我們做父母的是否已經成熟了呢?是否擁有了一個成熟的心態,給孩子適當的鍛練,讓孩子走上一個正確的軌道,不要進入一個人生的誤區。否則這樣不僅是貽誤了孩子的終生,更會讓社會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