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竹子的作文

生於上世紀6、70年代的人,都可能會記憶猶新,在當時,擁有竹子的多少,對山區的農家來說從某種角度上還可以說是一個家庭富裕程度的象徵。冬去春來,竹子對農家人來說永遠有種不離不棄的緣,居住需要她,生產需要她,美化環境也需要她,而且在農村里她又是一道家常菜,是一年四季都不可缺少的菜餚之一。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副對聯:“竹頭雖微餐餐灶底炊肴饌,器皿雖小戶戶廚中要斗筲。”這一寫照不就是我們農家人對竹子真情表現嗎?要不你到我們山區農村走走看看,農家人對竹子的喜好,或是對竹子不離不棄的那種緣,隨便走進一戶農家院,都會讓你一目了然。

平心而論,我的文化知識很少,根本不能說是有文化的人,最多也就是脫盲罷了,但多年我也養成了看一些雜文的習慣,也看過幾篇描寫竹子的詩文,文人墨客們對竹子的描寫,也多少讓我了解一些人們對竹子的鐘情與喜愛。我喜歡白居易《題窗竹》中的不朽佳句:“千花百草凋零盡,留下紛紛雪裡看。”傅龐如《詠竹》中的:“破土凌去節節高,寒驅三九領風騷。不流斑竹多情淚,甘為春山化雪濤。”等描寫竹子的許許多多名句佳作。

我心目中的竹子,她輕盈而細巧,而且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這樣的風景能給人頭腦以清晰、心情以舒暢。竹子她擁有百般柔情但從不譁眾取寵,更不盛氣凌人,她虛心而高節,華貴而樸實。清代詩人鄭燮的:“一節復一節,千校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喋。”鄭板橋的“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寫得多好啊!誰都不難想像,也可以看到,竹子——任憑風吹和雨打,狂風吹不倒,暴雨更是打不跨,一年四季里竹子都是青翠的、碧綠的,永不退色。春夏秋冬,她不因季節變化而枯萎,不因世間炎涼而頹喪;春天裡有曖風吹拂著,她挺著高而細直的身軀,似乎是在向世人昭示其對春風的謝意;冬天裡雖有寒風凌凌覆大地,但她從不畏懼嚴寒,依然挺立在寒風冰雪中,顯得更加堅強。在成長的過程中,她從不懼怕任何困難,只要有一絲生命希望——就算經歷無數次的曲折與磨難,也會破土而出,長大成林。更不會被暴風驟雨所折服,風越狂,越能挺起其剛強的身軀;雨越大,更能顯現出其真正的翠綠本質。這種高貴的品質和堅韌不撥的精神,同樣也值得我們去學習。只要你我認真去領悟、學習這種品質,就可以端正人品、促其虛心、摧其奮進。這些歷代文人對竹子的偏好與讚譽,不也說明了竹子的品質和堅強性格予喻人生的一種態度嗎?同樣也是對頑強地學習、工作、生活著的人們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