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常情的作文

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女孩都漸漸注重起自己的髮型、著裝甚至行姿坐態了。這是懂得了美並刻意追求和創作美的表現。

愛美絕非過錯,但亂美卻難以讓人認可。

中學裡面的一些男孩子,學著個別歌壇或影視明星的樣子,留了一頭像捲毛羊又像刺蝟,或者幾近披肩的長髮,身著不男不女的服飾,無論走在校園,還是走在街上,最多有人“讚嘆”他有個性,但絕沒有人敢說他是學生。

女同學更是在髮型和衣著上不惜大把光陰,今天把頭髮弄成這個形狀,明天又突然變成了那個樣子;描眉抹眼,偷偷摸摸地佩戴一下母親或姐姐的首飾,……你無論怎么看,她都像一個流里流氣的社會青年。

這些同學,大多學業不佳,為什麼?因為他們把更多精力都用到了“美”的研究之上!正是因為對“美”的追求和創作,不覺竟把異性同學“勾引”到了自己身旁,學業便一荒再荒,一廢再廢。

到了情竇初開的年齡,對異性產生好感,甚至愛慕之情,也是人之常情。

人到了一定年齡都會對異性有所衝動,產生好感,甚至愛慕之情,這很正常。可是,有些同學卻不能把持自己,跟隨感覺稀里糊塗就滑出了正常的軌道。

著名女作家畢淑敏在答《中學生》雜誌社記者問時說:青春期身體迅速發育,荷爾蒙的力量是蠻大的,已經具備了戀愛的基礎,但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戀愛的目的是為了尋找終生伴侶。這個過程還需要智慧,需要對自我和對方的把握,不能一下子被荷爾蒙擊中,就被它左右了。

中學生一定要知道,人的激情和能量是有限的,也是會磨損的。所有的選擇都是有代價的。過早地涉足愛河,耗費自己的精力和生命,正是不成熟的表現。樹上的蘋果五月份就開始結果了,你六月份去吃一定是酸澀的。你聽到過多少早戀成功的例子?

年輕人不是事事需要親身體驗才能明白的,就像我們知道砒霜不能吃,但並不需要我們吃以後才知道砒霜是可以毒死人的。你不要以為就你走過十五六歲,天下的人都有過十五六歲,人類的智慧就是這樣積累而來的。別人說二月天不能穿裙子,你偏不信,非要穿,穿出去就會挨凍,凍了就會得關節炎。中學時代只是人生中的一個環節,有無數的知識等著你去汲取。尤其是中學生所具備的經驗與人類歷史長河的浩瀚知識相比實在是滄海一粟,我覺得沒有什麼可狂妄的,說什麼青春無敵啊,你還真別不信,如果你非要糊塗,那你肯定要吃虧。

我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清醒的。尤其是那些長大後事業有成的人,他們總能顯得更加冷靜。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文清即便在大學這段求學的時間裡都不主張談情說愛,她說:在大學裡,我對愛神之箭敬而遠之。一方面是我下決心努力用功,好好讀書;另一方面,我覺得在校園裡談戀愛很可笑,將來畢業一分配,天南地北的,怎么辦?我的好多師哥師姐談戀愛,畢業時全分手了,這些前車之鑑我都看在眼裡。我覺得感情是件嚴肅的事情,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不能給對方一個承諾,甚至自己都沒有把握,是件對人對己都很危險的事。

所以,聰明的、理智的、一心向學的中學生都懂得,絕不可讓這樣的“人之常情”毀掉自己和他人的錦繡前程。

人像小鳥一樣不願被關在籠子裡,而想要更多的自由、肆意飛翔,這也是人之常情。

西方一位總是拿“人權”做文章的人曾說,多少年來,為人權而奮鬥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們獲得更多的自由——自由地選擇人生方式,自由地享受人生過程。

可是,為什麼人世間還要制定並強制遵守“法律法規”呢?倘使沒有,殺人、放火、搶劫、掠奪是不是也會成為有人追求的自由?所以,自由只能是有一定條條框框約束之下的自由,而絕非危害到你周圍的人正當利益、傷害到你的親人感情的自由。

許多“人之常情”都可以被理解,但卻往往不能全為人們所接受而縱之任之。比如,在你仍處讀書、尚未成熟之時,作為你的師長,他們絕不會任由你“美”得過頭——髮型怪異、低胸露背、佩金戴銀,他們也絕不會坐視你與異性同學交往過火——形影不離、勾肩搭背、日夜廝守,因為你目前尚是家庭中的純消費者,是學生。你此時應以學業為重,知榮辱、負責任的師長對你許多“自由”的限制,也是人之常情啊!

地震後的這些天,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動著。  

地魔發淫威,天府成地獄。家園被毀,鋼筋水泥吞噬了無數同胞的生命。看電視報導,看報紙雜誌,黑色的沉重壓得人難於呼吸;四面八方的眼睛注視著汶川,千萬雙手伸向汶川。聲聲汽笛報導著生者對逝者的哀思。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悲天憫人、扶危濟難,是善良的人們所共有的“人之常情”。  

一個姑娘被被困在廢墟下,她沒有沮喪,沒有一絲一毫的絕望。她積蓄足夠的力量,不斷敲打生命的大門。她說她相信人們一定會來救她的,她的燦爛的笑容和爽朗的笑聲告訴每一個人:面對無法預知的災難,笑是最好的自救。  

“坦然面對,笑對人生”,樂觀、堅強,是熱愛生命的人們所共有的“人之常情”。  

年青的軍官把失去親人的痛苦,化作與死神賽跑搶救倖存者的動力;泥濘的山路上,他背著白髮蒼蒼的老人,向安全的港灣停靠。年輕的女警官把嗷嗷待哺的孩子託付給在家人,在瓦礫中抱起戰勝了震魔的小生命,甘甜的乳汁綻放了天真的花蕾。“最美麗的警察”,這是人們給她的最好的評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愛幼在特定的背景下閃爍著絢麗的光,人性的光芒昭示著最偉大而又最普通的“人之常情”。  

他才只有三歲,在被士兵們高高舉起成為又一個奇蹟的時候,臉上還帶著傷,但他沒有哭,而是一臉鄭重地舉起還很沉重的右臂,向在場所有的人行了一個不太標準卻很嚴肅的隊禮。“敬禮娃娃”以他弱小的身體掀起了吹遍神州的浪潮。“你們辛苦了!”“謝謝全國人們的支持!”是震區鮮紅的亮色。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懷感恩之心,做好自己的事,回報社會,是演繹了幾千年的“人之常情”。  

年近古稀的總理眼角布滿血絲,嘶啞的聲音傳遞著關愛、傳遞著堅強、傳遞著國家的信念。手,傷了,“先給重傷員包紮”;頭,添了根根白髮;徹夜不眠,籌劃的是救災的最佳之法。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心憂天下,恪盡職守,總理用自己的言行為天下的為官者詮釋著“官之常情”的理想境界。  

……  

我深深地感動著。感動之餘,我多次問自己,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我該用怎樣的筆墨去書寫“人之常情”這沉甸甸的四個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