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詞的句子

這個課堂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分析複句,能夠正確判斷複句的結構層次和結構關係,正確使用複句中的關聯詞。

一、課堂活動步驟

(1)閱讀複句,理清句義。本節活動的複句,一個選自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一個選自魯迅的《孔乙己》。引導學生結合作品理解句子的意思。

(2)劃分層次,確定關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靈活開展活動。可以採用歸納的方法,先讓學生試著分析給出的兩個複句,然後再總結出分析複句的正確步驟和方法。也可以先把分析複句的方法和步驟教給學生,然後再看哪些學生正確得當地運用了複句分析的方法,哪些學生在分析時還存在問題。課堂上可以分組討論大家提出的分析複句方法的優劣。同時在分析複句的層次關係時,要講清楚哪一種分析方法是最合理的,如果是不合理的分析,要搞清楚為什麼不合理,提醒學生注意在使用和分析複句時容易犯的錯誤。

(3)添加關聯詞,體會關聯詞的作用。讓學生對“頂門的頭髮脫光了,用黑手帕蓋起來”這句話添加不同的關聯詞,仔細體會關聯詞在連線分句和表達分句之間關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相關知識補充

(1)複句的結構層次和結構關係。分析複句之前,一定要先讀懂整個複句所表達的意思,這是正確分析複句的基礎。分析複句要掌握三個步驟:第一步要總覽全句,確定組成該複句的分句數目,了解全句的結構特點。第二步要找出表示各種關係的關聯詞,根據句子表達的意思及關聯詞,確定分句之間的結構關係。如果分句間隱去了關聯詞,可以試著補出來。第三步要在全面理解全句的基礎上,確定第一個層次和關係;然後對切分出來的兩部分繼續切分,一直切分到分句為止。

(2)關聯詞的作用。要注意“頂門上的頭髮脫光了,用黑手帕蓋起來”這個例子:如果加入的是表示因果關係的關聯詞,如“因為……所以……”、“因此”、“由於”等,分句之間的關係不發生改變。如果加上“如果(只要)……就……”、“雖然……但是……”、“只有……才……”等關聯詞,分句之間的關係就會發生改變,但是句子仍然成立。可是如果加上“即使……也……”、“不論……都……”、“不但……而且……”等關聯詞,句子就不能成立了,因為這兩個分句之間不大可能有這種關聯詞表示的意義關係。

2.2 補充課堂活動

●複雜句子的“黏合劑”

這個課堂活動主要是學習如何正確使用關聯詞。關聯詞在複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正是它把一個又一個分句“黏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較長的複句。

(1)這些複句有什麼不同

請同學們找出下面這些複句中的關聯詞,並說明這些複句的結構關係。(給出的答案供教師參考)

①南朝如果出了個英主,我們大遼是肯定鬥不過他們的。(假設關係)

②遲大冰一邊漫無目的地走著,一邊遙望著廣漠的綠野。(並列關係)

③與其建這么個沒用的碑,還不如拿這筆錢救濟傷殘人。(選擇關係)

④不但能救得楊過和小龍女性命,而且能解你體內之毒。(遞進關係)

⑤可惜師伯那時不在,否則令狐大哥也不會身受重傷了。(轉折關係)

⑥任何缺點錯誤都是對人民不利的,因此也就對黨不利。(因果關係)

這些複句都只有一個結構層次和一種結構關係。其中①、⑤、⑥三句只有一個單用的關聯詞;②、③、④三句則有兩個成對配合使用的關聯詞。

(2)能不能不用關聯詞

請試著去掉這些複句中的關聯詞,想一想,如果不用這些關聯詞,複句還可以說嗎?

根據這種情況,上面這些句子可以分為三組:

第一組,②、⑥句可以去掉關聯詞,而且不改變句意。比較:

②遲大冰漫無目的地走著,遙望著廣漠的綠野。(並列關係)

⑥任何缺點錯誤都是對人民不利的,也就對黨不利。(因果關係)

第二組,①、④句去掉關聯詞後句子仍然成立,但是原意改變了。比較:

①南朝出了個英主,我們大遼是肯定鬥不過他們的。(因果關係)

④能救得楊過和小龍女性命,能解你體內之毒。(並列關係)

第三組,③、⑤句不能去掉關聯詞:⑤去掉關聯詞後只能解讀成假設關係的複句,但是卻與原來想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反了;③去掉關聯詞後,表達不出兩個分句之間的語義联系,句子變得完全不成立了。比較:

⑤可惜師伯那時不在,令狐大哥也不會身受重傷了。

③建這么個沒用的碑,拿這筆錢救濟傷殘人。

(3)再找一些複句分析一下

請同學們再找一些簡單或複雜的複句。如果原來沒有關聯詞,試著加上去,看看能加什麼樣的關聯詞,加上關聯詞後是否改變複句的意義;如果原來有關聯詞,試著去掉,看看去掉這些關聯詞以後,這些複句是否還可以說,或者是否意義有所改變。

三、課後練習指導

3.1 “小試身手”解析

一、本題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單句和複句的聯繫與區別,並能夠把單句變換成複句。參考答案:1.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2.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3.一個人的結局總是比他生前的一切格外受人注目,就像垂暮的斜陽,就像曲終的余奏,就像最後一口啜下的美酒。4.中國古人喜歡用比喻手法在自然界尋找人生品質的對應物,水因其流暢自如被看成智者的象徵,山則因其寧靜自守而被看作是仁者的象徵。5.現在許多國家都已經能夠生產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獨立操作工具機,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還可以在危險區域進行作業。

二、本題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正確分析複句的層次結構和層次關係。參考答案:第1句中沒有連線分句的關聯詞,分句是用分號隔開的。全句是一個並列關係複句(注意:句子中出現的關聯詞“不是……就是……”連線的不是分句,而是並列詞組)。第2句中的關聯詞是“但”。全句是一個轉折關係複句。第3句是一個由八個分句組成的多重複句(見下面的層次分析圖,關聯詞加點表示):

①那女人雖是山里人模樣,| ②然而應酬很從容,|| ③說話也能幹,|||

轉折 並列 連貫

④寒暄之後,就陪罪,|||| ⑤說她特來叫她的兒媳婦回家去,|||||⑥因為開春事務

連貫因果

忙,||||||| ⑦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 ⑧人手不夠了。

並列 因果

三、本題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正確使用關聯詞。關聯詞可以表示分句間的關係,例如“兩手都硬起來”和“能兩個文明一起上”之間,如果要形成必要條件關係,就需要填入關聯詞“只有……才……”。參考答案:第1句中的關聯詞可以是“只有……才”、“雖然……但是”。第2句中的關聯詞可以是“雖然(儘管)”、“……而”、“即使……也”。

3.2 補充練習題目

一、毛澤東在《愚公移山》一文寫過一句話:“這兩座山雖然很高,卻是不會再增高了,挖一點就會少一點,為什麼挖不平呢?”你覺得這句話中的關聯詞“雖然……卻”能不能去掉?從複句的意義和表達的效果上看,句子有無關聯詞有什麼不同?

二、說明下列複句的結構關係類型。

①長的草里是不去的,因為相傳這園裡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

②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三、找出下面複句中的關聯詞,並且用原句中的關聯詞(不改變關聯詞的順序)再造出一個複句。

①只有掌握語文教學的理論,才能使語文教學的實踐有規律地進行,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②小區的環境不錯,如果夏天來到這裡,不但會有滿眼的綠色,還會聽到小鳥們唱歌,即使是冬天到來,也能感覺到生機,雖然沒什麼綠意。

四、請判斷下面兩個複句中的關聯詞能否去掉,並說明理由。

①儘管歷史學家對吳三桂降清的動機是否是為了“紅顏”這一事實還有爭議,但誰也不能否認雄關被出賣而不攻自破既是一個事實,也是一個教訓。

②科學是要發展的,但要注意以人為本。

五、判斷下面句子畫橫線處的關聯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

a.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園子裡出了什麼事,這苦難也只好我來承擔。

b.唐明皇為了寵幸楊貴妃,就乾過這樣的事。

c.只有數完了名單,審判日就降臨到那些不列在名單上的人。

d.但是我們還是有缺點的,而且還有很大的缺點。

六、判斷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關聯詞語最恰當的一組。

①國外有種說法:“人的一生中只有兩件事逃不過,即納稅和死亡。”納稅是和生活消費密切相關的。

②我們從心理學研究中認識到,人的思維決定於外界客體的作用,外界客體並不直接決定思維,通過大腦對感性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間接地決定著思維。

a.因此雖然然而而是b.因為即使但是如果

c.因此由於然而即使d.因為雖然但是而是

3.3 補充練習解析

一、本題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學生對關聯詞作用的理解。參考答案:該複句中的關聯詞“雖然”和“卻”配合,整個複句表示轉折關係。複句中的關聯詞不能去掉。從表達效果上看,連詞“雖然”(包括“儘管”)表示讓步,它對所在的從句意思起沖淡、減弱的作用。這句話中用“雖然”正是表示了愚公對高山的蔑視和移山的信心,因此不能去掉。

二、本題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判斷複句的結構關係類型。關聯詞是複句的分句間關係的標記。因此分析複句的關係,一是看句子之間的意義联系,二是看關聯詞。參考答案:①是因果關係複句。②是並列關係複句。

三、本題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正確掌握關聯詞的用法。①中的關聯詞是“只有、才、不僅、而且、從而”。造句示例:“可以想見在未來世界,只有掌握一定的網路知識,才可以行走自如,不僅可以通過網路不出門而知天下事,而且日常生活中的電視、電話,甚至錢包都有可能帶有晶片,具有上網功能,從而讓整個世界織成一張包羅萬物的大‘網’。”②中的關聯詞是“如果、不但、還、即使、也、雖然”。造句示例:“趙世強在起跑時如果能正常發揮水平的話,不但可以戰勝詹森,還可以打破世界紀錄,即使鮑威爾在場,也不能阻止他奪冠,雖然他曾三次奪取過這項賽事的金牌。”

四、本題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關聯詞如何體現複句的結構關係。參考答案:①中有兩對關聯詞。“儘管……但……”不能同時去掉。這對關聯詞雖然可以去掉其中任意一個保留另外一個,但是去掉後其原來所在的分句就會失去強調的意味。“既……也……”可以去掉,或單獨去掉“既”,“也”不能單獨去掉,“既是一個事實,是一個教訓”是不成立的。②中不能去掉關聯詞“但”。“但”表示轉折的意義,對所在的分句起強調的作用。去掉“但”後,整個句子雖然仍然成立,但是卻沒有了強調的意味。

五、本題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成對使用的關聯詞的正確搭配。正確選項是c。其中“只有”和“就”不搭配。關聯詞“只有”應該和“才”搭配使用,“只要”應該和“就”搭配使用。其他各句中使用的關聯詞正確。

六、本題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正確掌握關聯詞的用法。正確選項是d。①是前果後因的倒置因果關係複句。②的後三個分句之間是轉折關係和並列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