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點評北京聯考作文

聯考作文命題為“說‘安’”,其寓意如何?反響怎樣?且聽諸名家為您解析。

陳曉明:題目本身帶有暗示性

這是一個比較中庸的題目,它適合各種考生,也就是說一般的考生都能順利地進入,不至於離題。

這個題目本身帶有一定的暗示性,能反映考生對事物、對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從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價值取向。

“安”代表著內心的平靜,同時也有一定的消極意義,命題人希望考生能從這種“消極”當中挖掘積極的意義。

這個題目的局限性是比較統一模式化,四平八穩,給人發揮想像的空間不大,寫作風格個性化的考生拿到這個題目會有點犯難。

曹文軒:給學生出過類似題目

這個題目很有創意,我曾經為上海新概念作文比賽和清華大學網路招生命題時出過類似的題目。不過,“安寧”、“安靜”、“安逸”3個詞是以“安”字打頭的一組詞中比較平常的那類詞,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題目的難度,比較大眾化。我以前給學生列出一組單詞讓他們作文,所選的都是比較偏僻的難以把握的詞,這樣更容易看出學生的水平。這個題目看似容易,比較自由,但要真正寫好卻有難度,因為越常規的題目越不容易寫好。總之,這個創意非常好。

陶東風:沒有濃厚的政治色彩

“還不錯,沒有濃厚的政治色彩。”陶老師說他很討厭出題人將作文題目做得政治性很強,或者作文題帶有出題人的主觀看法。這個作文題沒過多規定什麼,給考生自由發揮的餘地很大,作文創作空間也比較大。

梁曉聲:最有技巧的題目

“這是我活到50歲見到的中文考試最有技巧的題目。”當梁先生聽到此次作文題時這樣說。梁先生認為,安靜、安寧、安逸等詞都體現了人生主觀狀態,同時又與影響我們生活的客觀情況有關。這個題目非常開放,是散點式作文題目,題目可以使考生比較自由地發揮,在作文中標示出自己的活法。但要把這些詞融到作文中還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考生可以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寫一篇很優美的抒情散文

論考·焦點

專家:作文題目緊扣熱點話題

每年聯考,作文題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因為一份好的作文題不僅對科學檢驗考生實力起決定作用,而且對整個學校教育和社會各行業都會產生正確的導向作用。

繼去年北京作文題目以“包容”為話題之後,今年北京聯考作文以“說‘安’”為話題,北京市多年從事語文教學的高級教師、北京新幹線學校教學校長張繼革認為,無論是“包容”還是“說‘安’”,都是當前社會上的熱點話題,這樣的作文命題富有時代感,而且考生有話可說,能夠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

張老師充分肯定了北京聯考作文命題,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今年的聯考作文較去年的“包容”涉及的面更廣泛,給考生更多的思維空間,考生可以根據自己身邊的生活中的信息、社會和世界的整體追求和平社會的大環境來寫。今年的聯考作文也體現了新教材改革中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轉變,立意更加新穎,開拓了思維。

該校的薛老師認為,由於今年考生自己發揮的空間很大,在語言上和表達形式上,都會出現一批非常不錯的作文。

論考·歷史

聯考作文少詩歌

1997年:材料:1:背殘疾兒童上學的事跡。2和3:不同的看法。根據材料2、3,就“樂於助人”問題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

1998年:指導語:談心理承受力問題。 題目:《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兩題選做其一)。

1999年:指導語:從器官移植到人類記憶移植的推想。題目:就假如記憶可以移植,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

2000年:指導語:4個圖形符號得出多種正確答案,引發出對現實生活的思考。題目: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題寫一篇文章。

2001年:材料:寓言故事。題目:以誠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2002年: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幾個同學看了一場世界盃足球賽,興致勃勃地聊起規則問題。

同學甲:規則太重要了。運動員不守規則,裁判不公正執法,就不會有精彩的比賽!

同學乙:對!沒規則不成。沒有校規,沒有交通規則,成嗎?

同學丙:可有時不守規則的占了便宜,守規則的反倒吃了虧呢。

同學乙:那是另外一回事。

同學丁:不過規則也不是死的,要是不合適,就得改。現在許多“遊戲”規則不都修改了嗎?

請以“規則”(含“規則與……”)為話題,自行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2003年:無論在個人經歷中,還是在社會生活中,常常會出現令人難忘的轉折。對此,你一定會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請以“轉折”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2004年:以“包容”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包容”有寬容、大度、不計較、有氣量的意思,也有一種容納、接受不同意見的意思。本題若只從其中一個方面寫,也可以。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3.不少於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