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江蘇滿分作文

拒絕平庸

平庸者,不露鋒芒也;拒絕平庸者,鋒芒畢露也。

通常,選擇平庸者有兩種,第一種能力缺失所致,無可厚非;第二種,求全自保,藏起鋒芒以躲在安樂窩中苟且偷生,這就不免讓人憤然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中庸的傳統,且一走幾千年。究其原因,不外是中庸之士容易飛黃騰達,多得統治者喜愛,而鋒芒畢露之人往往不得善終。可這終究是暴力專制實踐的產物,是封建權力結構的衍生物。我們的時代,正呼喚鋒芒之士。

宋人張孝洋,紹興二十四年舉進士第一,上書要求昭雪岳飛,為秦檜所忌,其友人勸他不可太露鋒芒,張孝洋怒目圓睜,拍案而起:“無鋒無芒,我舉進士乾什麼?有鋒有芒卻要藏起來,我舉進士乾什麼?知秦檜忌我而怕他,我舉進士乾什麼?”此三問,大概可以告慰古今一切鋒芒之士。

拒絕平庸,體現的是對現實的深切關心與堅定批判,體現了一個知識分子最有價值的獨立精神與自由品格。

我們的時代拒絕噤聲、失語。但有些地方,卻像當年托爾斯泰所憤恨的那樣:“散發著懶散氣息,他們用自己的懶散來取悅同類的懶散。”書市作品繁多,花哨的包裝與各色噱頭奪人眼球,但難以讓人感動,因為它們漠視人間正道和滄桑之事。平庸的價值觀,已經深入到這類“文化”的每一個角落。

這樣的文化價值觀,對時代的發展無疑是不利的。魯迅先生寫道:“這些人畢竟是敏感於這些缺陷的,也有些許的不滿,但每到缺陷將要顯露的危機一發之際,便即刻連說:‘並無其事’,同時閉上了眼睛。”於是,無不平,無問題,也就無改革,無進步。這樣的“無事”,這一種慣性,捨棄了原則,捨棄了堅守,在精神的歧途上徘徊。我們要打破這種平庸,我們要睜了眼看“事”!

想要拒絕平庸,絕不是奇裝異服的裝扮、網路流行語的運用,而是敢於發出自己的聲音,與時代脈搏同步甚至先於其脈搏的聲音,那源於比現實站得更高遠,源於內心的堅守,源於你露出鋒芒的勇氣。

【簡評】這是一篇“鋒芒畢露”的文章。作者由探究中國自古以來中庸傳統的原因切入,援經據典,旁徵博引,提出“我們的時代,正呼喚鋒芒之士”的觀點,振聾發聵,切中時弊,體現了作者深入的思考和真切的感悟。文章視野開闊,語言老到,頗有功力。(顧桂南)

拒絕平庸

我原本以為,身居高堂或揚名萬里才能擺脫平庸,我以為拒絕平凡才能拒絕平庸,直到遇見他們……

每年八月份,外婆所在的村莊總要集資唱幾台戲,一來敬豐收之神,二來慰勞辛苦的農人。那年據說請來的戲班子“長得好,唱得也好”,我便神往了。

這裡並不興國粹京劇,農人愛聽的是柔婉而帶鄉土氣息的黃梅戲。第一場劇目就是黃梅戲中的名劇《女駙馬》,我去看時,果然男俊女俏,顧盼含情,讓人隨著情節起落而心潮難平起來。

小孩子們最愛看的,倒並不是他們台上的風光,而是結伴去台下,看戲子們畫臉或耍槍。這樣漂亮的一班人,當然更引起我們的興趣。於是我們一哄而去了後台。後台的人們幾乎都著便裝,只是不褪臉上的油墨,我們看著頗有趣。

奇怪,這一班人馬並不像先前的那樣一下台就懶懶地躺著,他們靜靜地捧著自己的水杯潤嗓,只偶爾交談一兩句,忽然那俊俏的小生站起來,靈活地一甩袖,踮起腳尖微轉了一個弧度,拈起指尖,似是整理衣裳又似是掩面而笑,對他的搭檔說:“我覺得你剛才這樣做更好。”滿屋子的人這才來了精神,眼睛這才有了焦距。那花旦起身一試,果然嬌媚無比,連我們這些外行人都不禁讚嘆了。大家會心一笑,那花旦這時卻輕輕一嘆。奇怪的是,那戲班的其他成員並不驚訝,都跟著輕嘆一聲。這讓我們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