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作文素材

凡是去過“肯德基“店的人,都會看見店門口的一座塑像,那是一位外國老人,身穿白西裝,樣子和藹可親,他說是桑德斯上校。他是全世界最大的速食炸雞連鎖店的創始人,一個65歲才開始創業的人!

桑德斯上校退役後身無分文,拿到平生第一筆救濟金只有105美元。他問自己:我到底還有什麼資源可以利用呢?我能為人們做出什麼貢獻呢?他冥思苦想,突然想起一個秘方,那是一個炸雞的秘方,人人都喜愛它。我何不把這個秘方賣給哪家餐館,教他們如何製作?

在那以後的兩年里,桑德斯駕著自己的那輛“老爺車”,穿著可笑的白西裝,踏遍了美國的每一個角落,逢人便推銷他的秘方。

他被拒絕了1009次,直到1010次,才聽到第一聲“同意”。多少年後,“肯德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雞連鎖店。

落榜後的名人

3次落榜的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經過27年的刻苦鑽研與實踐,走遍了長江,黃河流域,參考了800多種醫書,寫成了醫學巨著《本草綱目》。

4次落榜的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深入民間進行採訪,寫出了著名的文學作品《聊齋志異》。

3次落榜的劇作家曹禺,年輕時一心想當醫生。報考北京醫學院失敗後,積極參加戲劇活動,閱讀了大量歐美文學和戲劇作品,寫出了《雷雨》、《日出》等具有很大的影響的戲劇作品。

4次落榜的嚴文井,20歲左右,在北京兩年中報考了4所大學,均落第。後到北京圖書館當小職員,秉燭夜讀,翻譯大量外文書籍,成為我國著名作家。

3次落榜的翻譯家蘇阿芒,選擇了自學道路,掌握了20多種語言,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刊登過文學作品和論文,瑞典一家雜誌稱“文學領域的一顆新星在東方閃光”。

傳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在學校開學的第一天曾教學生們甩手,並要求大家每天做三百下,一個月後,他問哪些同學堅持了,90%的同學舉起了手,二個月後,堅持下來的只剩80%,一年後,蘇格拉底再問大家,整個教室里只有一個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大哲學家的柏拉圖。考察事業有成者無一例外地都具有做事刻苦勤奮、堅持不懈的特點。

堅持性是能頑強克服行動中的困難、不屈不撓地執行“決定”的品質,這種品質表現為善於抵制不符合行動目標的各種誘因的干擾,做到面臨千紛百擾,不為所動;也表現為善於長久地堅持業已開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動,做到鍥而不捨,有始有終。

培養堅持性,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勤勞。勤勞是一個人事業有成的保證,而懶惰則是一個人進步的大敵。培根曾說:“人的思考取決於動機,語言取決於學問和知識,而他們的行動,則多半取決於習慣……它可以主宰人生。”

培養堅持性,還必須具有很強的自製性。自製性表現為善於迫使自己去執行已採取的決定,戰勝有礙執行決定的各種因素。表現為善於抑制消極情緒的衝動,自覺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行為。頑強的自製性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實踐活動中養成的,尤其是在克服困難中形成的。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出生於一個仕宦之家,其父司馬談是朝中的史官,臨終前他囑咐司馬遷不要忘了著書立說的大事,不能讓國家的歷史斷絕了。三年後,司馬遷繼承父職,做了太史令,經過一段時間的知識準備,他開始編寫《史記》。公元前99年,由於他為大將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觸怒了漢武帝,被關進監獄,並處以宮刑。這一奇恥大辱曾一度使司馬遷喪失生活的勇氣,在困境中,他想起父親的囑託,想起父親和自己多年的努力,想起記載國家歷史的重任,最終他戰勝了自我,毅然決然地活了下來,並且以更加勤奮刻苦的精神續寫《史記》,完成了這一千古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