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戲作文

家鄉在長江中下游平原的荊州地區,這裡的戲叫荊州花鼓戲,每每秋收以後,村里都會請上戲班來唱幾天,一是慶祝今年的豐收,二是希望明年風調雨順。

吃過晚飯以後。人們早早的把凳子搬到戲台的下面,我們小孩自然也是要跟去的,大人們都說“大人看戲,小伢看屁”“小伢看戲時為了混東西吃”---------------------

戲還沒開鑼,戲台下面鬧哄哄的,小販的叫賣聲,小孩的嬉鬧聲,大姑娘小媳婦張家長,李家短的議論聲,小孩像大人索要東西遭到大人呵斥的哭聲。我一個人靜靜躲在後台的一角,看演員們勒頭,撲粉,上妝,一件件古董似的衣服在鎂光燈的照射下也顯得那么的光彩奪目。

演員們上場開始咿咿呀呀的唱了起來,我雖然聽不懂演員們唱的什麼,大概得劇情還是能看懂的。無非是誰誰經過磨難中狀元了,誰和誰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好人終有好報,壞人也得到了該有的得下場。

現在隨著生活節奏的改變,很少可以看到草台花鼓戲了,倒是在網路上可以找到幾齣,前幾天在網上搜到了一出由我們洪湖演的花鼓戲,講的是相國小姐向新科狀元逼婚的故事,其中相國小姐說了這么一句話:只要你跟了我,吃不完的油,穿不盡的綢,我看到這句話不禁啞然笑了,也許這齣戲前人就是這么傳下來的,前人認為有油吃,有綢穿就是相國小姐的生活了,這也許是前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吧。

網上的戲一般都是由最好的演員演的,如胡新中老師在《李天保弔孝》裡面弔孝的一段,《秦雪梅弔孝》裡面商琳升天的一段,馬紅麗老師在《血冤》裡面在獄中和自己嬌兒,小姑告別的一段,李春華老師在《雪冤》裡面妻審的那一段,在《庵堂認母》的精彩表演都應該算經典,。還有李春華老師和胡新中老師在上****80年代合演的《站華牆》更是紅遍了大江南北。

家鄉的花鼓戲沒有黃梅戲的動聽,沒有越劇的婉轉,沒有秦腔的高吭,更沒有京劇的大氣,他以他最樸素的形式向人們講述世上的大喜大悲,大善大惡。

我懷念看草台花鼓戲戲的氣氛,我喜歡家鄉花鼓戲的唱腔,家鄉的花鼓戲願你永恆.

我小時候就喜歡爬山,七八歲的時候經常和大一些的夥伴去爬山,我喜歡到山裡采野花,到現在也喜歡。家鄉的春天在五月,五月的天是湛藍的,空氣是透明的,加上漫山遍野的映山紅,顯得格外動人。映山紅並不多姿,但極其爛漫,剛開的時候是粉紅色的,後來逐漸變淡粉的,離遠看,大片大片的,十分搶眼。近看,一簇簇,一叢叢,就象射鵰英雄傳里的桃花島一樣!在冬天裡,你也可以折回幾個乾枝拿回家養在瓶子裡,大約半個月,就會開出漂亮的粉紅色小花,等花謝了,還會長出嫩綠的、尖尖的小葉子,點綴著清冷的冬天,真是美麗極了。家鄉的山上最早開花的要屬我們俗稱的耗子花,它矮矮的從地上長出來,葉子和地面貼得很近,只長出大約4公分的莖就開花了,而且莖似乎無法承受花之重,所以花總是低垂著,紫色的、大大的、單層的花瓣,有些象罌粟,只不過比罌粟矮得多,也不象罌粟會害人!它的花期很短,只有一兩天時間,但它的生命力頑強,有時在石縫中也能發現它的身影,只是長得不那么“健壯”!我最喜歡的要屬家鄉那野生的紅色百合、黃色百合、芍藥,紅、黃百合也許大家能想像出它的模樣,而芍藥卻未必。它的花是白色的,很端莊、大方、典雅,大大的葉子托著幾朵含苞的或綻放的花,一點都不張揚,就象極有修養的大家閨秀!而這花不但美麗,而且還能入藥。黃色百合俗名黃花菜,不但能入藥,還是餐桌上深受人們喜愛的野味。它們開在七月里,我經常和夥伴們跑很遠的路才能採到這些花,我也經常貪婪地采上一大把緊緊地抱在胸前,恐怕人搶了去。遺憾的是那時家裡窮,沒有相機,要不我一定會和這些野花多合幾張影!現在倒是有了條件,可回家的時候總趕不上花期,一直是件遺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