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脫韁之馬和其造句

以下是關於脫韁之馬的解釋與造句,希望小編整理的對你有用!語文要培養遣詞造句的能力,要用慧眼捕捉課文遣詞造句背後的精彩。

什麼是脫韁之馬?

中文發音:tuō jiāng zhī mǎ

英語翻譯:running wild

成語解釋:比喻沒有了約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成語出處:茅盾《夜讀偶記》:“但因採取了漫談的方式,信筆所之,常如脫韁之馬,離題頗遠。”

成語使用:偏正式;作賓語;指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褒貶解析:屬中性成語

近義詞:脫韁野馬

反義詞:籠中之鳥

脫韁之馬的造句:

1 被學習壓得過重的學生們,一到郊遊時,就如脫韁之馬,玩得天昏地暗。

2 這孩子真野,一出去就像脫韁之馬,找都找不到他。

3 熱心有餘,知識不足。志大才疏猶如脫韁之馬。

4 一到了遊樂區,同學們像脫韁之馬,玩得樂不可支。

5 她的想像力如脫韁之馬,難以駕馭.

6 他勒住了脫韁之馬受到了表揚.

7 缺乏知識之熱心,猶如脫韁之馬。

8 她很可能知道如果我的虛榮心一旦站了上風,那么日後就會像脫韁之馬,難以駕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