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中國夢

追尋中國夢

一個人夢想的追尋和實現,成就了這個國家的騰飛和光榮,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夢”。

我讀了好多的書,它們往往寫的大致主題都是一樣的。

有人說,夢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幻想。其實,夢是一種情感的寄託,是一種希望的真實。夢,在我憂傷時,給我快樂;夢,在我失落時,給我希望;夢,在我無助時,給我力量。xx11月29日參觀大型展覽《復興之路》時發表重要講話,深情闡述“中國夢”,喚起廣大華僑華人和留學生心中的強烈共鳴。廣大華僑華人和留學生結合自身經歷暢談“中國夢”,一致贊同“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的努力”。

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的我,何嘗不為自己心中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著呢?我盡情的暢遊在歷史的滾滾畫卷中。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見證了“文化大革命”的瘋狂與曲折;欣賞改革開放大潮的追波逐浪;感嘆中華民族的騰飛與輝煌。

中國夢在我的尋夢、追夢、圓夢的奮鬥歷程中,一直縈繞在我的心中!

有了這箇中國夢這一信念,就等於把握了自己的人生航向,不會再迷失方向;有了中國夢這個信念,就好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一直通往勝利的頂峰。

儘管我沒有過人的才智,沒有嚴密的思維,也沒有特別準確的判斷力,但我仍不會放棄努力,儘管這個夢想距我很遙遠,但我仍不會停止追求,儘管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挫折和無數的磨難,但我仍不會灰心喪氣,因為我相信,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練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只有經歷困難和挫折,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實現自己心中的中國夢。

有夢想的人是幸福的,有夢想的人生是充滿希望的。在賣火柴小女孩眼裡,夢想是飄香的烤鵝,是奶奶溫暖的雙臂。在鄧亞萍眼裡,夢想是堅持心中永不服輸的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在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眼裡,夢想是“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穀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夢想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豐富的想像和大膽的創造。在“千手觀音”邰麗華的眼裡,夢想是聾人可以“聽”得到、盲人可以“看”得到、肢殘朋友可以“行走”,夢想是從不言棄、努力拚搏的精神支柱。

夢想,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

夢想是美麗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我們長久以來的信仰。

夢想是陽光的,它使人們由浮躁走向踏實,由彷徨走向堅定,並走向成功。

夢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動力之源;高遠的夢想可以激發一個人生命中所有的潛能。

我的潛能,我可以激發,可是祖國的潛能得靠大家激發。

中國夢本該如此,寵辱不驚,熟視歲月如流,有雪底蒼松的不屈,有僻地蘭草的淡泊,只為青山不放鬆。懷揣我的中國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攜長風,浩蕩而去,昂首挺胸風沙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