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水與岸的中考作文範文4篇

關於水與岸的中考作文範文一

水似乎是無處不達的,它歡快地流淌著,時而感受瀑布的急流,時而又擁有小溪的寧靜。在水的心中沒有岸的概念。

童年是妙不可言的,它飛快地流逝著。在其中能享受到糖果沁人心脾的香甜;在其中可以無憂無慮地瘋玩。在童年尚沒有“學習時間”。

終有一天,水不再是無處不達了,因為它遇到了岸,水與岸很快地成為了朋友。不時地水衝到了岸上,岸給了水新的天地,給了水新的旅程----兩邊有岸的旅程。水同時滋潤了岸,岸也不再乾涸。

終有一天,童年快要過去了。因為它遇到了學習。很快地在童年,我們開始了學習,學與玩交織在童年。學習給了我們更廣闊的平台表現自己,證明自己。童年的美好滋養著好學的心,原來學習並不那么枯燥。

隨著新的旅程,水經歷了許多。名山大川,高樓大廈,春夏秋冬,花鳥魚蟲。而岸似乎卻越來越多了,岸與岸越來越密了。水說,沒關係,只要少一點水,不就可以繼續施行了么。

學習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我們的童年充實了更多。語文、數學、科技自然、體育美術,它們正以不斷變幻的姿態沖入童年------。隨著它們,學習的越來越多了。我們說,沒關係,只要少一點放鬆不就可以繼續學了么。

水少了,岸寬了。路途是茫茫的群山與無垠的平原,岸說努力吧,過了高山便可見到無限的美景,享受不盡!水相信了。

玩得少了,學的多了。變幻的事物漸漸被枯燥的灌輸所取代。老師說,努力吧,考上大學便可以得到好的前途!我們相信了。

不知守了多久,山少了,平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滾滾黃沙------。路途上,水不斷地減啊減,只有在暗河窄窄的河道中水急促地流著。水迷惘了,這是我們要的美景嗎?原來岸的盡頭已經不是岸,因為那裡沒有水。

多年過去,豐富的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不斷更轉的幾門“主課”。因為要高考了吧,我們迷惘了,快到大學了是么?原來到了此時此刻,學習已經不再是學習,因為這裡已經沒有了笑聲。

沒有了水岸不將是岸,沒有了岸水不將是水。

沒有了童年,學習不會有意義,沒有了學習童年將不完整。

水與岸,只有平衡才能共同存在。

學習與童年只有共榮,才能給人生添彩。

關於水與岸的中考作文範文二

時間飛逝!一眨眼寒假就快過去了……好捨不得爸媽啊!古人常說:在家千般好,出門萬事難!我算是親身經歷過了,也理解了……但是,我要去追求我的夢想,去實現我的目標,我明白: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那他跟死人有什麼區別呢?我有我的志向,我有我的抱負,我有我的理想,我有我要去追求的夢想……敞開心悱,放飛夢想吧!

我不顧路途遙遠,千里迢迢到外地讀書,為的就是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學習更多的技能!若無一技之長,怎么在社會立足啊?我要做一個有出息的人,我不能讓愛我的人失望,不能讓父母失望,更不能讓自己失望!活有骨氣,我要爭氣!我要好好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決不辜負爸媽對我的期望!我知道爸媽很疼愛我,所以我現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珍惜時間,當然,不僅要學習知識,同時也要學習做人,為人處事最基本的道理,還有我自己一向堅持的原則。

小時候,媽媽常教導我: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知恩圖報,與人交往……我一直以為自己還沒長大,可別人早已不把我當小孩子了……我知道,這只是在父母面前,我們永遠都是小孩子。可是,我已經長大了,很多事情我也明白,只是不想說,有時候說穿了會使別人很尷尬,所以自己明白就好,不必說太多。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啊!人真是說變就變,360度轉變化——有時候說一套做一套,話老是帶刺,讓人聽了不舒服,有什麼話非得拐彎摸角的,不能直接一點,……這或許是人品問題吧!我絕不許別人說一句諷刺我的親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以及我認為值得我尊重的長輩等等)!為了我爸媽,為了我的前途,更為了我自己,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決不讓別人看不起!我要讓那此瞧不起人的人知道他們是錯的,我一定會讓他們失望的!自信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我相信自己一定行!只要我決定做的事就一定可以做好的!

Come on!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加油吧!為了我們美好的明天,努力開拓今天!我決不放棄!

關於水與岸的中考作文範文三

曹雪芹說:“女人是水做的”,然而婉約似水的女子與岸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正因水與岸的完美結後,才成就了她們各不相同的傳奇人生。

桃花潭水深千尺。雖然四邊是如煙的堤岸,雖然不能恣意流淌,但生命的潭水,卻不斷向下開拓。這潭水婉若“心比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林黛玉。她純淨似水,卻被封建制度的堤岸所困。她身為女子,卻才思敏捷,她在貴妃省親當晚欲技壓群芳,最終一舉奪魁,是她替寶玉寫下“一畦春若韭綠十里稻花香”的動人詩月。在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她硬是恥笑那些繁文縟節,吟嘆出“花謝花開在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今日葬在人笑痴,他日葬儂知是誰”的哀婉纏綿的句子。在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候,她義無反顧地與寶玉相愛,還他一世的眼淚。雖然她活在封建的岸中,思想卻似那桃花潭水,有千尺之深。

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之水的大氣磅礴又豈是那兩邊的堤岸所能左右。正如在政壇上叱吒風雲的武則天又豈是那些自稱“大丈夫”的人所約束的了的。她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她十幾歲進宮,做了唐太宗的妃子,而後幾經輾轉成了唐高宗的皇后,垂暮之年,她不顧那些“大丈夫”的反對,登上了萬人之上的寶座。在那個男子當權的年代,她的氣勢如磅礴的黃河,一掃朝堂上的陰霾,為開元盛世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的功過豈是人三言兩語所能論斷的,她的內心世界又是何人能揣摩到的,也許她就像她自已所立的無字碑,任憑後人去想像、讚美或批評。

清泉石上流。自由自在的清泉恣意地打在石頭上,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音。它沒有固定的岸,卻發出能蕩滌人心的嗚響。正如易安居士給人的清麗。她自幼飽讀詩書,“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形象的描寫將她內心的嬌羞盡顯無遺,與趙明誠成親後,夫妻二人更是琴瑟合鳴,於是“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更似清泉敲擊著趙明誠的心田,讓他提起筆寫下詩句。經歷丈夫早逝,家破人亡,當年的羞澀不復存在,只剩下“泠泠清清,淒悽慘戚戚”的扣人心弦的哀嘆像清泉般撥動人們心裡的憐惜。

不如的女子,因為不同的岸烘托出她們獨特的魅力。水與岸共同演繹著她們如詩的人生。

關於水與岸的中考作文範文四

泠泠淙淙地,流水在溪澗里跳躍著,黛色石床上青泥斑駁,粼光微閃,幾條小魚悠閒地擺尾游過。這似是天底下最自然不過的場景。

魚附水而生,而人與魚似乎都忽略了水的存在。一如水中魚,我們能安穩無憂的生活,也正是因為父母的愛的存在,而又有幾人能關注到,我們的點點滴滴,這——就是愛。

每天第一縷陽光未至,是父母輕柔的喚我們起床,而我們轉身後,從未注意父母眼底的倦意。每當陰雨陣陣,連綿不息,無準備的我們在滂沱大雨中奮力沖馳時,是早早等在校門處的父母為我們撐上一把傘,阻擋涼意四溢的雨滴。而被這些微細如棉的愛溫暖著的我們,把這一切視為塵芥,理所當然。

當一位母親為兒子的病四處求醫問藥,求助無門之際不惜偏聽迷信,挖人祖墳為兒治病,而那若參天之樹的竟對慈母拳腳相加。聽聞至此,我們會對那孩子深為摒棄,當作極其不孝的典範。但另一位兒子背負癱瘓的母親去上班,送藥餵飯,包攬一應起居之事,我們又要感嘆此人之孝誠可感天動地。

可是,自沿襲三綱五常以來,孝已深入骨髓,母親癱瘓臥病,隨身服侍自古以來就是情理之中的事,緣何要將他置於至孝頂峰,甚至還頒獎?這便是日常太不孝之故。我們一向無視父母的辛勞,肆意妄用父母之愛,從未想過感激,有過回報,以至於有兒如此為母,竟把他當作典範,供後世景仰。

父母在外,晨興忙事業,戴月疲勞歸,而我們只需盡一點微薄之力,為他們倒一杯清茶紓解疲勞,捏一捏肩舒緩累意。古人常說於細微之處見真情,如此簡單之事,人人可為,而此不僅是遵循孝道,也是我們成人的體現。

臨近弱冠之年,我們早已能脫離父母的庇佑,張開漸以豐滿的羽翼去庇佑父母了。父母自幼用微細如塵的愛哺育我們長大,這些塵土堆積,早已成為一座我們此生也承受不起的大山。

享受父母之愛,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飲水許思源,需感激挖井之人,而我們生活在父母之愛匯聚成的港灣之中,也需時刻銘記感恩。無論何時我們回頭,身後總有一片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