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影國中作文800字左右

剪影,是一種寫作手法,剪取一個大事件或大事物中的一個小片段來加以描寫,這種描寫的作用就是“以小見大”。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有關剪影的國中作文,僅供閱讀!

秋天的剪影

四季緩緩更替,當下的我們都有些傷懷。用青春捕捉的身影、無所顧忌的努力都在隱隱泛白……

在這個初三的季度,冰冷得只剩下實力與實力之間的碰撞。

體育課上半節課,休息半節課。我們繞成一個弧形,坐在大樹下,不約而同地從書包里抽出練習冊,只有我拿的是一本課外書。我笑著說:“能不能不要那么瘋狂啊?”同桌歪著腦袋,裝出微微扭曲的臉說:“沒辦法,初三就是要比誰比誰更瘋狂。”然後便是一段無止盡的沉默,像是誰也不願意打擾了誰,安靜得連樹葉落在地上的聲音都格外清晰。暗黃的書頁被一陣陣清冷的風吹亂,我伸出手輕輕地撫摸著停留在書頁上的樹葉。用指腹感受它細緻的紋理。這是時間在它身上烙下的印記,而歲月的腳步輕巧地走過,留給我的痕跡又有多少?

微風觸摸皮膚的感覺涼涼的,涼?原來秋天已經到了。南方的秋季總會有些遲鈍,於是,我的反應也和它一起變遲鈍了。

第一次階段考結束,聽到小k23點睡凌晨3點起的作息時間,心裡突地很複雜。這才是我想像中的初三——那種為了夢想付諸所有努力、傾注所有努力的瘋狂追夢旅程。然而遲鈍的我顯然還沒有進入狀態。成績單下來的那天,天空很配合地飄起小雨,有種讓人想鑽進被窩的衝動。用紅色寫下的分數刺得眼睛酸疼,一張輕盈的紙頓時變得沉甸甸。老師說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初一初二的時候,我可以對你們說分數不代表什麼,但是現在只能說分數代表的是現實。”而對我來說,分數意味著離目標還有一百分的距離,此刻讓我想起一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是的,這就是現實,我們可以改變,但以後的路注定艱辛。

放學時,天已經有點黑了,帶著秋風的味道注入嗅覺,如果是夏天,太陽應該還停留在西方的地平線上吧。我模仿著攝影師,錄下秋天的剪影。

寫到這裡,想用聚美優品的一句廣告詞結尾:夢想是注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的漂亮。

家鄉剪影

我的家鄉在笑霞河與滹沱河的交匯處,村莊背後是聞名遐邇的馱簍山。假期里,我和姐姐身背相機,攝下了家鄉一個個精彩的鏡頭。

村口

冉冉升起的朝陽鍍亮了裊裊的炊煙,“笛笛……”村口響起一串串的喇叭聲,一群青年男女駕駛著嶄新的摩托,駛向了柏油馬路。羽絨服、蝙蝠衫、休閒裝、西裝,男的瀟瀟灑灑,女的鮮鮮亮亮,若不是身後大山作的背景,你準會認為這是省會中山路的一族。他們欲向何方?是趕集還是串親戚?都不是,這是村中離土不離鄉的新一代,是鎮辦企業趕上班的職工。近年來,鄉鎮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小水電,工業矽廠、大理石鋸板,水暖器材製造,星羅棋布的廠礦開發著山區的資源,振興著山區的經濟。

村口――家鄉的門戶,從這裡走出的,不再是背糞筐的老叟,執牛鞭的牧童,而是追趕新潮流的山裡人。

溫泉

村東小河邊,鑲嵌著一眼溫水泉,數九隆冬,天氣愈嚴寒,泉水愈溫熱,一股股白氣在蒸騰飛鏇。祖祖輩輩,村裡的婆婆、媳婦、姑娘在此洗衣,涮菜,淘米。“三個女人一台戲”,這裡是村里最熱鬧的地方,新聞在此不脛而走,喜事在這裡濺起歡聲笑語。如果你留心泉邊菜園的籬笆和河畔成行的柳梢,便會發現這裡每天都變換著色彩,一年四季都是五彩斑斕,檯布、窗簾、沙發巾、花窗罩,山村的時髦都在這裡展覽,啊!溫泉,你是一面晶瑩明澈的寶鏡,映照出山村人民生活中光彩奪目的畫卷。

轉播台

村西海拔千米的豹子坨頂上,架起了衛星追蹤天線,電視信號發射塔像一柄直刺青天的寶劍。電視機像神話中法力無邊的“寶葫蘆”,遙控的摁鈕就操在老婆婆的手心間,於是“世界各地”,五洲風光在農家的桌面上濃縮;“神州風采”,天南海北迷人的景色在農家的炕頭上鋪展;京劇、越劇、晉劇在新蓋的堂屋裡調演;足球、排球、籃球在生輝的小院裡競賽。精彩的節目陶冶著年輕一代的情操,煥發了老一輩人的青春。聽!一曲“社會主義好……”這百唱不倦、千聽不厭的心聲飛出了小院,飛進了山村人的心裡……

我和姐姐爬上了村前的雞冠山,把鏡頭對準了家鄉的全景,對準了村子背後的駝簍山,不!那不是一副壓得家鄉喘不過氣來的駝簍,而是一雙上下扇動的羽翅……

家鄉啊,你正展翅騰飛,在藍天下翱翔!

那道蜷縮的剪影

她活著,很久,很久了,久到不知道是第幾個年頭,她啃著垃圾箱裡乾冷的餿飯,孤獨地蜷縮著,在冷風中,顫抖著。

聽著越來越重的鞭炮聲,和漸漸回暖的天氣,大約春節快到了吧。她,鬆了口氣——終於又熬過一個瑟骨的冬季了——她在這南方不知名的小城鎮待了很久,很久——只因為這裡的冬天不會那么冷。她總是坐在一個台階上——這個台階上有時會被放上剩菜,在晚上七點鐘吧,她記得這個時候。台階的對面有一家幼稚園,每天早晨,她都會來這兒,望著他們,想想自己的孩子,抹抹眼淚,然後被生氣的老師攆走。

或許是因為她的頭髮有許久沒有整理了,亂七八糟地披散著,黑黑的指甲和破爛的衣服讓老師不喜歡吧,但是她仍堅持每天來看孩子,有時孩子指著她笑,她也很開心地笑,只是笑。忘卻了轆轆的飢腸,和早已麻木的心。

沒有人喜歡她——她襤褸的衣著和髒兮兮的身影在路中穿梭,小心地閃躲,繞過每一個人——請讓讓她吧,她只是為了趕去進食一頓飽餐——或許只有這一頓了——一家酒樓里又有人包場了,不管什麼原因,只要垃圾箱裡有東西吃就行——空氣中瀰漫著香甜的酒肉氣息,她咽了咽口水。

小心地隱藏在角落的陰影里,堵住耳朵不去聽滿房的歡聲笑語,等待漫長的宴會結束。她等了很久,盤算著把吃的都帶走,帶給台階邊一戶簡陋的小屋裡的小女孩——小女孩和奶奶住在一起,她偷偷地朝女孩家裡頭看過——

女孩蹲在吱呀作響的木桌旁專注地寫著什麼,桌上還擺著幾道冷掉的菜——後來女孩的奶奶回來了,狐疑地看了看她,便把門關得死死的,還對女孩說了什麼——她不在乎——她後來在鄰居的嘰嘰喳喳中知道,小女孩的爸爸媽媽都去外地打工了,一年難得回來一次——依稀中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兒子在家裡等著她,可是她卻再也沒辦法回去了

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炸醒了她,連忙抹抹眼淚,摸向發臭的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