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滿分作文範文

中考語文作文占比接近一半,好的作文題材更是能輕易取得高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19中考滿分作文範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古典時代的約定

“放學我們就一起去挖折耳根。”

油菜花開了,雨季要來了,外祖母躺在床上像一碗涼卻的薑湯,蠟黃而又充滿了褶皺,她已經很難咽下一點食物了,每次醫生替她輸完液後都會搖搖頭嘆口氣走了。

我從未看到外祖父悲傷過,他只是每天將土裡新鮮的折耳根摘下,用手將上面的根須一一捋去,用鹽水泡瞭然後用醋、醬油、苦蒜、蔥花,最後用辣椒搓好。

每個黃昏的時候,外祖母的病床前總擺著這樣一碗涼拌折耳根。每當這個時候舅舅就跑到外層默默的抽菸,而媽媽總是坐在牆角輕輕的哭泣。

空氣越來越潮濕了,那個傍晚,全家人靜靜地圍在外祖母的床前,她艱難的說出來三個字:“放學了……”手微微一垂再也不動了,屋子裡陷入了一陣可怕的寂靜,一個蒼老的聲音嚎啕大哭起來,那個自外祖母生病一來從未掉過眼淚的老人坐在地上像個孩子似的大哭起來。

放學了,我們一起去挖折耳根……

七十年前,外祖父對外祖母說:“如果我只有一碗涼拌折耳根,我會把一半給我媽媽,另一半給你。”外祖母喜歡上了外祖父。那一年,他12歲,她10歲。

過了十年,他們的村子被洪水淹沒了。外祖父不停的救人,有老人,有孩子,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唯獨沒有親自救外祖母。當外祖母被別人救出後,有人問外祖父:“你既然喜歡她,為什麼不救她?”外祖父說:“正是因為我愛她,我才要先去救別人。她死了,我也不會獨活。”他們在那一年結了婚。那一年,他22歲,她20歲。

後來全國鬧饑荒,他們同樣窮得揭不開鍋,最後用剩下的一點點面,做了一碗湯麵。外祖父捨不得吃,讓外祖母吃;外祖母捨不得吃,讓外祖父吃。三天后,那碗湯麵發霉了,當時,他42歲,她40歲。

因為外祖父的爸爸是地主,所以外祖父受到了批鬥。在那段年月里,“組織上”讓外祖母“劃清界限分清是非”,外祖母說:“我不知道誰是敵人,但我知道,他是好人,他愛我,我也愛他,這就足夠了!”於是外祖母陪著外祖父挨批、掛牌遊行,夫妻兩人在苦難的歲月里接受了相同的命運。那一年,他52歲,她50歲。

許多年過去了,外祖父和外祖母為了鍛鍊身體一起學習太極。這時他們被調到了城裡,每天早上乘公車去市中心的廣場,當一個年輕人給他們讓座時,他們都不願坐下而讓對方站著。於是,兩人依舊靠在一起,手裡抓著扶手,臉上都帶著滿足的微笑。那一年,他72歲,她70歲。

外祖母說:“十年後,如果我們都已經死了,我一定會變成他,他一定會變成我,然後他再來吃我留給他的那半碗涼拌折耳根。”

七十年風塵歲月,半個世紀的稚嫩約定,外祖父那雙粗糙而又有力的雙手總是沾滿了淡淡的折耳根味道,我想那就是古典愛情的味道……

愛夜的人

當我在昏黃的燈光下前塵往事的時候,已是江南草衰葉黃的冬季了。涼意已浸滿院落,但徹骨的冷似乎還沒有造訪的意思。日中的陽光如雪,燦燦的,讓你無法追憶,只想懶懶地坐在廊檐下接受它的輕撫。不過,日中的美妙時光終敵不過同事的戲玩,欣欣然,將時間空耗。夜幕降臨,人靜屋空,猛然想起自己半載未寫文了。過去的寵願似乎不曾立過,在心底泛起的是淡淡的憂傷。

愛夜的人多喜歡這寂寞的時刻,讓心靈的溪水漫過記憶的河流。夜是夢之國,是心靈獨語的天堂,在無人相顧的時候,散發出槐花的淡淡幽香。記憶中最深的是兒時的月夜,雖不識月華朝露,但那村莊、稻垛、茅舍、溪水在月光下影影卓卓,婆娑迷濛,讓人有思古之幽情。夥伴的叫聲在夏日的村莊永遠是熱鬧與快樂的召喚,要是聽不到同伴的叫聲,多半是他們睡著了,否則這無垠的月光又是為誰而照?明月千里,煙籠岸柳,永遠是鄉間最美的景色,可惜大人們總沒有心情去欣賞,也只有我們這一群孩子不肯讓月光寂寞,在人家的牆垛後玩著捉迷藏的遊戲。

兒時的記憶尤如清澈見底的溪流,溪水映著月光,叢林陪著夜霧,輕紗薄面,一切令人難以忘懷。有月的夜明明滅滅了許多次,心底的印象只是月光下的一剪秋水、一座山巒、一處村莊、幾聲犬吠,以及田中那削山芋乾的健壯背影。也曾於漆黑的夜中行走,天地間沒有聲息,影影卓卓的鬼火在野外的山坳中忽明忽暗、忽左忽右。一個生命,卑微得如同一棵野草,在黑夜的幕簾中緊閉著呼吸,急急地走著。雖說受過唯物主義教育,不信世上有鬼神存在,但走在荒無人跡的墳地里,多少冒出一點冷汗,好在路的盡頭有一溫暖的去處,儘管很簡陋,但總是親切而熟悉的。黑夜是美的,一個人坐在後山的石上,任風輕拂,任想像環宇而飛,那確實是難以割捨的一刻。天地間沒有喧囂,沒有熱鬧,只有忠實於土地的莊稼在夜風中吐出生命的氣息,我聞到了一股清香,那是芝麻與大豆散發的,我聽到了一種叫聲,那是沒有夜歸的雲雀發出的,我還聽到一種有節奏的心跳,那是一個不甘於過貧窮生活、充滿對美好生活的渴望的年輕人的心跳。

沒有誰在這樣的夜中和我說話,只有周圍的莊稼與野草雜藤和我分享夜的安謐。

夜是偉大者,它抹去了一切等級與色彩,將現實與夢幻、清醒與昏沉、浪漫與罪惡編織在同一個網中,讓你選擇,讓你分享它的偉大。有天夜裡,雨下得歡暢,鉛灰的雲團遮住了月的華光,我一步一趨走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身上滿是雨水,腳下滿是泥濘,一不小心摔到了田裡,一身的濁泥。我無暇顧及自己的狼狽,郊野的溝渠里正響著嘩嘩的水聲。這時我多么希望有一個人走過來給我勇氣與力量,然而除了急促的狂雨,沒有誰肯欣賞我的潦倒。前面的路不知通向何方,我只知道我的家在南方。路過一個村子時,我不得不向正在吃晚飯的農人打聽眼前的方位,好心的農人指給了我一條通往家的路。走了將近三個鐘頭,我終於看見一片亮光,那是熟悉的老壩所發出的銀灰色的光。一種狂喜之情自天而降,腳下似乎也變得輕來,我唱起了不成調的歌曲,象一位勇敢的鬥士朝著勝利的方向前進。要是沒有這雨夜,我怎么知道生存的艱難,怎么知道父親那深沉久遠的愛。就在我在路上跋涉的時候,我的父親在後山冒雨等我回家,菸蒂扔了一地,父親終於在失望與焦慮中回到家,而我正在吃母親下的一碗熱乎乎的湯麵。見到父親,我的眼睛有點濕潤,說不出一句感激的話。

當我再次由黑夜中尋覓家的燈光時,是在夜行的火車上。窗外漆黑一片,偶爾有一、兩處燈火划過,仿佛天空的流星。車上是慵倦的旅客,他們來自四面八方,不知他們從哪裡來,也不知他們到哪裡去。我的心很平靜,與幾位貧苦的鄉下人聊著他們的家常,儘管他們穿著襤褸,還不知道今晚夜宿何處,但一談起他們的家鄉,臉上立刻會露出幸福的微笑,其中有一位漢子說:“我們的家鄉很美哩。”我知道他們此刻的心情,儘管身在異鄉,他們的心早已飛往那夢魂牽繞的故土了。那兒有他們熟悉的山林、村莊、河流以及親人朋友,那兒是他們的根,無論他們有怎樣的遭遇,都有一雙雙充滿慈愛與關切的目光在等待他們。

夜製造了許多奇異故事,有了這些動人的故事,我們才不覺得生的寂寞。又是一年的春天,月華如鉛,叢林暗幽,我站在庭院中,月華沐浴著我的心,清明透澈如一枚水晶藍寶石。

原來這么簡單

原以為兩點一線的生活埋沒了我的情感;原以為分數至上的世界裡,讓我的心變得木然;原以為每天泡在題海中的我,變成了“冷血動物”。沒想到,擁有那星星點點的感動原來那么簡單。

夜空下的感動,細小又細膩

聒噪的蟬鳴不斷響起,夏夜裡陣陣襲來的熱風讓苦苦思索的我多了一份浮躁。面對眼前的難題和密密麻麻幾大頁的草稿紙,即使再有新的思路,有些失落的我也不願再去嘗試,埋下頭,希望能逃脫題海。隱約聽到了開門的聲音,抬起頭,與你像月光一樣清涼柔和的目光相遇,你說:“早點睡吧,身體重要。”便輕輕關上了門。燥熱的空氣中,你剛放下的冰水還能騰起絲絲涼氣。我知道,這是一個女人最細膩的情感,這是一個令所有兒女都感動的瞬間。母親的關心,簡單的感動,一如夜空中最亮的星。

夕陽下的感動,溫情又溫馨

姥爺不言不語,任憑姥姥苛刻的指責和無理由的火氣,莫名其妙的都撒在他身上,姥爺說:“你姥姥這兩天晚上失眠,心情不好。”我想攔住姥姥,姥爺卻說:“讓她說出來吧,只要她高興就好。”姥姥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麼,轉過身去,默默地低下了頭。夕陽的餘暉斜射在他們的銀髮上,與他們對視的目光交織成最溫馨的世界。時光仿佛也被這相濡以沫幾十年的愛情所動了,在這一刻悄悄停留。姥爺拿來紙巾遞給姥姥,誰都沒有說話,他們手牽手慢慢的在夕陽下行走……互相的包容,簡單的感動,一如夕陽中最亮的光。

書香中的感動,飄逸又精彩

天地間白茫茫一片片,銀裝素裹,雪掛枝頭,冬夜清冷悠長,伴著清茶的芳香,隨著墨香引領,我與文字的對話越發精彩,文字的海洋中,讓我體

味到了不一樣的飄逸與感動。鮮活的文字,瀰漫在我周圍,墨香氤氳,我只感覺書的精髓化作甘甜的泉水滋潤我的心田。夢回大唐,我與李白一同賞月作對,跨越國界,我與羅曼·羅蘭共同領略偉人的氣魄。那一刻,我品到書香樸素而華麗,清淡而濃郁。深深地陶醉,簡單的感動,一如天空中最純的雪花。

雨從檐角下落,風在窗外穿行。車水馬龍的市井繁華,被理所當然的關在門外,只願將輕煙細雨留在心底,尋找無人問津又十分簡單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