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素材積累:關注自我

下面是語文迷網為大家帶來的關於自我關注的作文素材,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點導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第四學段8條對寫作的要求中,5次出現“自己”一詞,可見對“自我”的足夠關注。唯有關注自我、貼近自我,才能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近年來,全國各地中考作文緊緊圍繞“關注自我”命題,凸顯了對學生的成長體驗、人生感悟、情感交流等的關注。比如,20xx上海中考作文題《今天,我想說說心裡話》,20xx南京中考作文題《書里有個“我”》,20xx溫州中考作文題《原來我沒懂》,20xx蘭州中考作文題《我的夢》……“我”是作文最為豐富的資源,是一座常挖常新的神奇寶藏,因此“關注自我”主題一直是作文命題專家的首選熱點。

素材集錦

時鮮

【資訊】

20xx年2月11日《成都商報》刊發題為《高考理科狀元畢業四年流浪街頭》的文章:八年前,劉寧(化名)以近650分的高分,成為涼山某縣的理科狀元,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四年前,劉寧大學畢業,卻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開始沉迷網路,四處流浪。“如果在戰爭年代,我是不是會更有價值、更有作為?”“但在現實生活中,讓我像大多數人一樣,找個工作結婚生子、掙錢養家,我覺得很無聊很沒意思。”20xx年春節過後,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他的父親才找到他。

一句話點撥:仰望星空不如腳踏實地,用行動創造實實在在的自己。

適用話題:選擇、理想與現實

【人物】

1978年,養蜂人沈克泉在貴州山區發現了3株花期長的野生油菜,將其帶回家鄉播種,想為養蜂場提供新的蜜源。繼而想到改良培育出產量高的油菜品種。

一開始,鄉親們嘲笑他"泥腿子想當科學家"。上世紀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優質油菜種。由於沈克泉的油菜品種未經國家審定,當地部門對沈克泉進行了罰款、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學有關油菜遺傳育種和生產栽培的知識。在沒有專業分析、沒有專業儀器的情況下,沈克泉和兒子沈昌健用肉眼觀察,憑記錄總結規律。

20xx年,沈克泉去世,兒子沈昌健依然堅持著油菜育種。幾十年來,沈克泉父子自籌資金150多萬元,欠債累累。如今,沈昌健的"沈油雜"202、819已進入區域試驗環節。

——根據20xx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油菜花父子”35年追夢路》整理

一句話點撥:一個有夢想的人,就擁有了至死不息的奮鬥激情。

適用話題:夢想、堅持

【聲音】

假如馬雲能夠成功,80%的年輕人都能成功。我是真想證明這一點,國小我讀了七年,真的,因為我們國小太差,沒中學要我們,多讀了一年。杭州有箇中學只成立了一年,叫千水中學,可能歷史上都沒有這個名字,有一年我們學校畢業出去,沒人要,老師說學校就變成中學吧。我高考考了三次,很多人都知道。走到今天為止,我覺得有的時候是自己努力,生活在一個好時代,加上一些好的朋友,加上一些好的機會。

——馬雲《感恩時代造就自己》

一句話點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自身努力加巧遇良機,方可造就自己。

適用話題:努力、機遇、成功

經典

【妙語】

意識到你是重要、美麗而有價值的。一旦你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便不必依賴別人提高你的價值,也不會強求別人的言行符合你的旨意。——韋恩戴爾

深窺自己的心,而後發覺一切的奇蹟在你自己。——培根

我們不是單靠吃米活著。——巴金

條件不足畏,命運不足信,得失不足計。堅定地走好自己的道路。

——溫家寶

【名段】

如果我不叫的時候,倒真的覺得好受些,叫起來反而感到空虛。特別是剛叫完之後的那種空虛,真受不了。有一天,我竟自卑的差點從樹枝上掉下來。然而,我還是要叫,因為我是烏鴉。我是太陽鳥的後裔。

——李森《我是烏鴉》

一句話點撥:當生活欺騙了你,要勇於擺脫自卑,微笑著走向自信。

適用話題:自尊、自信、勇敢、樂觀

【名家】

1986年9月初,他(啟功)在香港中華文化中心主持書法講座,他先把趙子昂論書的名言佳句用大字寫在板上:“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然後他提出修改意見說“書法以用筆為‘次’,而結字‘必’須用工。”他認為粉筆、鉛筆、鋼筆字是漢字的骨架,是結字的基礎,而用筆是字的肉和韌帶組成部分,因此結字必須用功;架子搭好了,然後講究用筆的肥瘦、墨色的濃淡、互相配合。他反對古人提出寫字要“橫平豎直”這一法則,他證明連印刷鉛字的工整字型,也都微向右下方傾斜。

——黃苗子《啟功先生二三事》

一句話點撥:做人做事做學問,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做“我”,不做“他”。

適用話題:挑戰、獨立、創新

深刻

【睿語】

假如一心一意,只想著要找到“最完美”的貝殼,等到夕陽西下,海浪衝去了印在沙灘上的印跡,回首檢視手中的籃子,也許籃子依然是空的。

(趙雲《不要讓籃子空著》)

你衝破了黑暗的束縛,你微小,但你並不渺小……(泰戈爾《螢火蟲》)

在一個人的思想還沒有強大到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時候,就需要在精神上依託另一個比自己更強的人。(路遙《平凡的世界》)

【哲事】

蘭登元帥,當前法國的國防部長,他的軍旅生涯是從一個小鼓手開始的;在凡爾賽美術館陳列的他的畫像上,只見他的手垂放在鼓面上,這是應他自己的要求繪製的。這樣將激勵著法國士兵飽含熱情地獻身於軍職工作,因為每一個士兵都覺得也許某一天自己的軍用背包上也會插上元帥指揮棒。

——塞繆爾?斯曼爾斯《自己拯救自己》

一句話點撥:堅韌不拔的努力和奮鬥,讓“小我”成為“大我”。

適用話題:奮鬥、平凡與偉大

【哲思

如果不是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人)都有著對意義的描畫與憂慮,那就是說,意義並非與生俱來。意義不是先天的賦予,而顯然是後天的建立。也就是說,生命本無意義,是我們使它有意義,是“我”,使生命獲得意義。

建立意義,或對意義的懷疑,乃一事之兩面,但不管哪面,都是人所獨具。動物或昆蟲是不屑這類問題的,凡無此問題的種類方可放心大膽地宣布生命的無意義。不過它們一旦這樣宣布,事情就又有些麻煩,它們很可能就此成精成怪,也要陷入意義的糾纏了。你看傳說中的精怪,哪一位不是學著人的模樣在為生命尋找意義?比如白娘子的“千年等一回”,比如豬八戒的夢斷高老莊。

——史鐵生《靈魂的事》

一句話點撥:生命的意義在於自我的上下求索,有了追求才是真正的“我’。

適用話題:精神寄託、人生價值

豐富

【文化】

一天,我去看他(齊白石),他拿了一張紙條問我:“這是個什麼人哪,詩寫得不壞,出口能成腔。”我接過來一看是柳亞子寫的,詩里大意說:“你比我大十二歲,應該是我的老師。”我感到很驚奇地說:“你連柳亞子也不認得,他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委員。”他說:“我兩耳不聞天下事,連這么個大人物也不知道。”感到有些愧色。

——艾青《憶白石老人》

一句話點撥:擺脫世俗雜念,沉醉於自我所樂的世界,方為大境界。

適用話題:執著、專注、做好自己

【商界】

邵逸夫究竟是誰?

大娛樂家?大慈善家?大富豪……他從來不要這些虛名,他認真地說:“我只是一個生意人。”

人人都知道邵逸夫精明過人,他看人選片的眼光極準,又懂得與時俱進,什麼好賣拍什麼,電影時代稱霸一方;一旦電影勢微,他又毫不猶豫轉戰電視劇製作。1967年他與利孝和成立TVB,壟斷了五分之四香港人四十年的夜晚生活,帶領無線電視成為香港最大的電視台和全球中文電視業最具影響力的電視之一。他一生不做賠本的買賣。人家問他為何不支持藝術片,只拍賺錢的娛樂片,他正色道:“沒人看的戲,就沒人得益。所以,我寧願專門從大家都喜歡的娛樂著手,我是在做生意。”

——黃佟佟《邵逸夫,最後的舊式生意人》

一句話點撥:人,貴在認清自己,尤其是在眾人抬舉自己的時候;只有認清自己的人生角色,才能做出點實事。

適用話題:認識自我、堅定方向

【科學】

霍金小時候沒有殘疾,喜歡自己造玩具,而且會造很複雜的玩具。不過很不幸,霍金得了一種很奇怪的病,會使肌肉萎縮,後來連話都不能說了。於是他只好在想像中生活,想像中玩。他玩的東西,啥宇宙弦理論、膜理論沒幾個人能弄明白。可是他寫的書《時間簡史》《果殼裡的宇宙》賣得很火,因為大家都覺得霍金很神奇,都想看看他在玩啥。

——摘自《讀者》20xx年第1期《科學是玩出來的》

一句話點撥:玩也是人的一種生活態度,玩著思考著創造者是一種智慧。

適用話題:興趣、個性、快樂、思考

每日一練

《城南舊事》里,“我”慢慢懂得了鎮定與堅強,學會了自己管自己;《故鄉》里,“我”慢慢懂得了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老王》里,“我”慢慢懂得了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你慢慢懂得了什麼?請以《我慢慢懂得了》為題,把自己的成長經歷和人生感悟寫下來。

要求:①先將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②不少於600字。

【構思導寫】

首要的是,寫出“我”獨有的親身經歷、成長故事,“我”獨特的生活感悟,要體現鮮明的個性;其次要突出“慢慢懂得”的“慢慢”,這是一個長期的、曲折的、不易的過程;最後,橫線上補充的內容,角度應是多向的,緊緊圍繞“這一”感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