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日記丨又逢中秋佳節,大家快來曬曬自己是怎么度過的吧!

中秋賞月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每年到了今天也是月亮最圓的日子。八月十五中秋夜,傳說中有美麗的嫦娥仙子,詩情畫意,令人浮想聯翩。

天色慚慚黑了下來,我等待著月亮出現在天空,今天是觀月的日子,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在中秋之夜讚美過月亮,我特別喜歡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美 麗的明月,讓世人可望而不可及,高高地懸掛在夜空,照亮著世人,月光便成為美麗、無暇的象徵。

中秋佳節,吃月餅當然是少不了的,媽媽把各種餡料的月餅切成小塊兒,有椰蓉的、豆沙的、水果的、五仁的,還有板栗餡的,我品嘗著月餅,嘴裡甜滋滋的。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我想這也是 為什麼月餅都要做成圓型的因素吧。吃過月餅,我又悄悄下樓去等待月亮的出現,期待和美麗的月光有個約會。可月亮沒有如期而至,我想是她悄悄躲起來了嗎?還是在中秋之夜和人們捉迷藏呢?我在 園子裡走來走去,心裡想可能美麗的月亮不一會兒就會悄悄現身的,我等啊等,可還是沒見到她美麗的身影。這時,天空淅淅瀝瀝飄起了小雨,帶來絲絲涼意。媽媽從樓上喊我回家,我回到家,爸爸看 到我無精打采的樣子,笑著說:“是不是今晚月亮沒出來,你失望了啊?傻孩子,今天是陰天,是看不到月亮了。你不是學過一首詩嘛,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不是什麼事情都是完美無缺的 ,有時遺憾也是一種美啊!”聽了爸爸的話,我突然明白了,一輪滿月並不是非常容易就能看到的,所以人們才更加喜愛和珍惜月亮的美好。雖然今年的中秋之夜人圓月不圓,可我依然非常開心,回為 能和我的家人在一起快樂地過節,本身就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在這裡祝福所有人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之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一個花好月圓的時刻:月亮是圓的,月餅是圓的,而一家人也是團圓的。團聚、吃月餅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家也像往年一樣過著美好的中秋之夜,而且今年我家 還來了五位客人,我更加激動了。

中秋節這天,住在洛陽的乾媽一家來到了我家。我下午剛跳完舞回到家,乾媽就把我抱起來,又是親,又是吻。雙雙妹妹也不甘示弱,上前抱住我和乾媽的腿。等乾媽把我放下來,雙雙又趕忙來擁抱我 ,好像生怕我被別人搶了似的。我也很是激動,不願離開乾媽和雙雙。

吃月餅啦!不知是今年的月餅好吃,還是我太激動了,一向不太喜歡吃月餅的我,覺得每一種月餅都是那樣美味可口:豆沙餡的月餅,吃起來軟綿綿的,就像是在吃棉花糖;五仁餡的月餅,就像個“狀 元食品貨櫃”,核桃仁、瓜子仁、花生仁、冰糖和桂花;蛋黃餡的月餅非常誘人,黃澄澄的蛋球令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想咬一口;有些月餅很是新奇,鳳梨餡的,甜絲絲的,讓人吃了還想吃;還 有火腿餡的,鮮美的火腿肉,很受愛吃肉的男生歡迎……

好像我們兩家人都是“話簍子”,美味的月餅都堵不住我們的嘴,有說有笑,我從大人們的談話中,了解到了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歷: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當時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廣大人民不 堪忍受,紛紛揭竿而起。當時朝廷開展大規模搜查活動,各地起義軍之間傳遞訊息十分困難。後來劉伯溫想了個主意,命人在餅子裡塞入“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再派人分頭送到各地起義軍中。八 月十五那天,各地起義軍同時回響,開始了全國範圍內的農民起義。後來朱元璋得了天下,便傳下口諭,將當年起兵時用以秘密傳遞訊息的“月餅”,作為中秋節令糕點賞賜群臣,後來就成為一種習俗 。喔,怪不得年年八月十五都要吃月餅呢。

多么美好的中秋之夜啊!不僅全家團圓在一起吃美味的月餅,還讓我學到了知識。我愛中秋之夜!

中秋節習俗

中秋節是家家團圓的日子,今年的中秋節也不例外,我是在外婆家度過的。

今天中午我去了外婆家吃飯。開飯了!哇!好豐盛呀!有素的、有肉的。看,還有一個特色菜,你們猜猜是什麼?你們一定猜不到,公布答案:螃蟹!這時我用疑惑的目光看著螃蟹,問道“這東西怎么吃啊?”外公笑著回答:“讓我來幫你吧!”只見外公拿來了鉗子,夾住螃蟹腿兒輕輕一使勁就開了,外公再一擠,鮮嫩的肉出來了,再蘸一蘸醬,然後送到我嘴邊,說道:“給你,吃吧!”我張開口,輕輕一吸,哇!好鮮美的螃蟹肉呀!我和外公都吃撐了,大家都很高興,這真是一頓幸福的團圓飯。

晚上回到家裡八點整,中秋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三口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這時,爸爸給我講起了中秋節的來歷: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同情受苦的百姓,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一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一天,后羿巧遇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長生不老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成仙。然而,后羿把藥交給嫦娥珍藏。三天后,后羿外出,壞人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藥,危機之時她當機立斷,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丈夫,便飛到了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因思念妻子,只好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放上平時她愛吃的蜜桃鮮果,遙祭在月宮中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的訊息後,紛紛在月光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爸爸講完了,我終於知道了中秋節的來歷,原來中秋節還有這么美麗的傳說!

今年中秋我玩的真快樂,我希望把中秋的節日文化發揚光大,讓全世界來感受一下中秋節的樂趣。

中秋節來歷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我最喜愛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是中秋節,也是團圓節。

中秋節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就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人們為了祭奠嫦娥,就在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的嫦娥。

這就是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嫦娥奔月》。

中秋節也有很多的習俗,比如:賞月、吃月餅、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

賞月是我最喜歡的的事。每到中秋節的晚上,我都會和爸爸媽媽在院子裡賞月。

我坐在小板凳上,抬頭仔細的望著皎潔的月亮,仿佛看見了嫦娥帶著玉兔在月寒宮走動著、玩耍著。月亮在漆黑的天空上顯得格外的明亮,小星星在眨著眼睛,天空中變得非常熱鬧……

這就是中秋節,不管是來歷,還是習俗,都是那么的特別,我愛中秋節!

中秋節的趣事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到了,我們這一家人又能團圓一次啦!我可是最喜歡和我的親戚朋友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聊天了。中秋節是很多兒童期待的節日,因為在中秋節可以吃到可口的月餅,還能讓一家人團聚。對了,同學們。在中秋節里一定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就給你們講一件發生在中秋夜晚的事吧!

中秋的夜晚,月亮像一個大玉盤嵌在漆黑的天空中。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開開心心的聊天,吃著月餅。他們那些大人在談論著我參加那個“婦代會”(簡寫)的朗誦。突然小舅說:“要不讓這幾個小娃表演個節目!”長輩們一致同意。首先上場的是表姐,她給大家唱了一首歌:《我想和你做》唱完後,大家都給她鼓掌。第二個上場的是表哥,他給大家表演的是紙牌魔術,我非常好奇,使勁的給他鼓掌。第三個上場的當然是我嘍!我給他們講了一個非常搞笑的笑話,把他們逗得哈哈大笑。

這箇中秋節可真有意思啊!

中秋吃月餅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我可開心了,能和家人一起吃月餅、賞月,是多么期待啊!

大約晚上七點鐘,月亮出來了,我說:“媽媽,我們把月餅拿出來,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吧!”

媽媽從廚房拿出了各種口味的月餅,紅豆味,海苔味,百果味……我嗅嗅這個這個月餅,有嗅嗅那個月餅,最後我指著一個蛋黃味的月餅說:“媽媽,我要吃蛋黃味的月餅!”“好吧,你吃吧!”媽媽爽快的答應了。

我把月餅小心翼翼地拿了出來,月餅的皮是白色的,因為是媽媽從元祖買來的,所以皮上還印有“元祖”兩個字,然後我用切月餅的小刀把月餅切成了四塊三角形,再端到陽台上和媽媽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拿起一塊月餅,“啊嗚”一口就把它消滅了,蛋黃餡有點甜又有點鹹,還有一股清香,好吃極了,我連外面的皮都沒有放過,一股腦全都吃了。我大聲說道:“太好吃了!”我這一叫,把爺爺奶奶和爸爸也吸引過來了。我們一起品嘗著月餅,觀賞著月亮,我心想:月亮上,玉兔和嫦娥在乾什麼呢?她們看著人們在過中秋節,是不是也想做一位凡人,和家人一起過中秋節呢?…今天真開心啊,許願全國小朋友與家人團聚,開開心心歡度中秋節!

團圓中秋

去年的中秋節我們一家吃火鍋、廣場賞月,過得非常快樂。吃飯的情景和那天獨特的月亮至今還歷歷在目,令人難忘。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也是家人團圓的節日。奶奶說她們小時候在院子裡擺上月餅敬月亮,大人們喝酒,小孩子跳舞,很熱鬧。可現在不同了,哪有四合院啊?於是奶奶請我們一家和姑奶奶等等親 戚二十多人一起到蜀國飄香酒店吃火鍋。

一進酒店,一股香味撲鼻而來。不一會兒豐富的肉菜都上齊了。開鍋之前,服務員阿姨端來了一個大大的月餅,有好幾層呢,堆得像個小山似的,她笑眯眯的說:“大家好,今天是中秋節,這是老闆送 你們的月餅,祝你們中秋節快樂!”爸爸接過月餅,我謝過阿姨,立即給大家分。大月餅是切好的月餅堆起來的,有肉鬆味、杏仁味、草莓味的,有五仁的、有豆沙的,好多種呢!我留了一塊藍莓味的 ,細細一聞,一股淡淡的清香在濃濃的火鍋味中飄了過來,輕輕咬一口,香甜無比,好吃極了!

接著,大家邊說笑邊吃,不一會兒,一盤盤鮮嫩的羊肉、苗條的金針菇、肥美的魚片、水靈靈的河蝦、嫩綠的油菜都進了大夥的肚子裡。忽然一陣優美的樂曲聲中,一個瘦瘦的叔叔手裡舞動著麵條,面 條像龍翻滾,又像彩帶飄舞,甩來甩去,最後像一團漂浮的雲彩落進了鍋里,大家看的眼花繚亂,不禁拍手稱快!

酒足飯飽之後,我們又來到了人山人海的市政廣場賞月。只見月亮懸掛在深藍色的天空中,她那圓圓的身姿,猶如銀白色的玉盤。遠遠望去,月亮顯得十分的孤獨。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她身旁還有一兩 顆閃閃爍爍的小星星正在對我眨眼睛。一朵雲彩隨著微微的小風慢慢飄過來,好像在對著月亮說悄悄話。忽然,廣場的大螢幕上出現“天宮二號”在咱們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了!周圍的人們都情 不自禁地歡呼起來,廣場上一片沸騰,熱鬧極了!

這是一個多么快樂的中秋節!多么難忘的中秋節!多么難忘的中秋節啊!

中秋活動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全家舉行了一場“中秋大本營”活動。

“中秋大本營”分為這么幾個活動:吃月餅、博餅以及畫月亮。

我們開始了第一項活動——吃月餅。比賽規則是:每個人的桌面上擺放著3個自己精心挑選的月餅,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吃完,誰就是冠軍。聽完爸爸的介紹,我心裡暗暗竊喜:切,不就是幾個月餅嗎, 我肯定是冠軍。比賽正式拉開帷幕,只聽見媽媽一聲令下,我抓起一個月餅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我一邊吃著月餅,還不時往自己的兩邊瞧。“啪!”,爸爸吃完了。我趕緊把嘴裡的月餅咽下去,也拍 了一下桌子。最後的成績是:冠軍是爸爸,亞軍是我,季軍是媽媽。

第二個遊戲叫“博餅”,是我最喜歡的呢!規則是:在一個碗裡放六個骰子,每個人搖一次,的獎項是“狀元摘金花”,分別是4個四點紅和2個一點。博餅開始了,爸爸先搖,搖出了四點紅和兩個 六點,“狀元!,哈哈,我是狀元!”爸爸眉飛色舞,得到了一包瓜子和一包香菸。接下來輪到我搖了,我把抓起骰子,捧在手心裡上下搖晃了幾下,接著灑在碗裡,只見它們乒桌球乓地在碗裡來了個 360度大鏇轉,結果出來了:兩個一點,四點紅!我掩飾不住內心的狂喜,大聲叫了起來:“狀元摘金花!,我贏了,”

最後一項活動——畫月亮。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所以這一次,我們不用任何模具畫一個月亮,看誰畫得圓,誰就勝出。我一手拿鉛筆,一手拿筆擦,不緊不慢地畫起月亮,看似簡單的任務,在這一 刻竟然變得如此繁瑣。而媽媽很細心,她每畫一點,停筆觀察一下,再修改。然後又在月亮旁邊畫上幾朵雲彩,一輪害羞的圓月若隱若現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頓時眼前一亮,這回的冠軍非媽媽莫 屬。

這一次的“中秋大本營”活動很難忘,它在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我期待著明年的中秋節還有更精彩的活動。

中秋節的見聞

在抹去了最後一縷殘陽後,夜幕就像劇場裡的絨幕一樣,落了下來。華燈初上的時候,我們一家來到了城隍廟賞月。

城隍廟裡燈火通明,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在燈光下顯得 更加金碧輝煌 。我們先去九曲橋賞景。九曲橋是用石頭砌成的, 雕花石欄, 五彩燈帶,真是色彩斑斕。燈光照射在水面上,湖心亭倒映在水中間,分不清哪個是真,哪個是假。輕風一吹,層層水浪,猶如起了皺的綢子一樣,把美麗倒影揉碎了,這才看清真假。

接著我們逛街,看見了傳統麵塑、珍珠微刻、陶瓷樂器……傳統麵塑是最吸引人的眼球的一個攤位。一個眼睛大大的、睫毛長長的、嘴巴小小的阿姨坐在攤位前,攤主用黑色的面捏成她的頭髮、眼睛、外套,用白色的面捏成內衣,用紅色的面捏成嘴巴,用*的面捏成皮膚,不一會兒,她的半身麵塑就活靈活現的亮在了我們的眼前。珍珠微刻的攤主是在顯微鏡來刻字的,他刻的字只能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真的很神奇耶。

最後我們去吃美食。沒走多遠,一股香味鑽進了我的鼻子裡,竟然是我最愛吃的臭豆腐。我急忙跑去排隊,買了一份,爸爸很殘忍地買了一份油炸麻雀,我和媽媽拒絕吃,只有妹妹上躥下跳地管爸爸要。看著一個個小麻雀被他們吃掉,我和媽媽只喊;“stop!stop!”爸爸不屑地問我們:“那么你們為什麼要吃雞?”我和媽媽面面相覷,啞口無言。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在車上議論紛紛。爸爸說:“今天沒賞到月亮,是不是我們來的太早了?”我說:“可能是今年的月餅太好吃了,月亮去偷吃月餅了,沒來的及趕來值班。”雖然沒賞到月亮,但我們賞景賞燈賞美食,也算是過了一個有趣的中秋節。

家鄉的中秋節

中秋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各地慶祝方式都非常隆重。

我的家鄉雖然對中秋也很重視,可卻有點與眾不同。每年的中秋節來臨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忙得不亦樂乎。主要是制辦節貨,買月餅、水果,而水果當中,柚子是不可缺少的。有一樣東西也同樣必不可 少,它就是再平常不過的蓮藕。它在中秋節時可不是用來吃的,它是用來供奉祖宗、敬天地的,以求先人保佑。不光如此,人們對蓮藕也有要求,一定要是有頭有尾,完整的一枝藕,包括旁邊的小枝也 都要留下。

節日這一天,每家每戶都要殺雞宰鴨,擺酒慶祝。到了晚上,家家戶戶便在自己的庭院中,陽台上擺上月餅、水果,沏上茶,團團圍坐,一邊開心地品嘗點心,一邊賞月。當月亮最圓的時候,家家戶戶 都放起鞭炮,點上香和燭以示對月亮的敬畏。

在家鄉,孩子們還有一種特別節目,就是在中秋節的晚上,要去燒“寶塔”。所謂“寶塔”就是許多孩子相約好各自去找一些破磚碎瓦,搭在一起。最後就成了一個空心“小塔”。這項工程孩子們在中 午就做好了。晚上,孩子們聚到一塊,用枯樹枝、稻草……東西塞進塔內,然後點火燒起來。火焰從寶塔中射出來,非常好看。待到時間燒得長了,寶塔也被燒紅了。從遠處望去,還真有點壯觀呀!

這就是家鄉還有點古老的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