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里的歌聲

今天是中秋佳節,當晚霞還來不及收盡它的餘輝時,一輪金黃的圓月已從東方冉冉升起。這時,整個校園都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之中。到處可以聽到笑語和歌聲。

我們班中秋茶話會的會場,布盆在校園裡一塊難得引人注目的草坪上。一條長方形釣石桌位於草坪的中央,石桌上巳經鋪好深藍色的檯布,一盆清香四溢的劍蘭,端莊地放在石桌正中,它的周圍,是用月餅和糖果精心裝飾起來的四座“寶塔”。這一切都沉浸在溶溶的月色里,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呵!

然而,面對浩月清輝,不同的人感受也不相同。“一年明月今有多,人生由命非由他”。這是唐代散文家韓愈吟誦中秋月夜的詩句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基客同韓愈一樣,用冷眼看特中秋的月色,藉以抒發離愁別恨,唱出人生無常的悲歌。而我這個出身於山區農民家庭的孩子,卻對月色有著別樣的感倩。我特別喜愛月色,這明亮的月光能喚起我很多很多熱烈而美好釣間憶。

我喜愛月色,因為她是我童年生活的快樂的夥伴。春夭來臨,我常常跟著大人們踏著溶溶的月色,翻山越嶺去看一場電影或大戲,夏日的夜晚,也是在這溶溶的月色里,我如醉如痴地聽奶奶、阿姨、叔叔們講故事,或者,跟小夥伴們一塊去捕捉流螢,秋夜,在月光下做遊戲更有無窮的樂趣,即使是冬夜,大雪初葬,遇上明月高照,那也是難得的打雪仗、塑雪人的大好時光。我喜愛月色,也因為大人們都喜愛她,爸爸夜晚出去開會,在月光下走起路來倍覺輕快,媽媽愛在月光下編織,那一可以節約煤油,盛署時節,人們都渴望多有幾個月夜,因為在月光下插秧、打場,可以免受陽光的炙烤。

我喜愛月色,更喜愛中秋之夜的月色,這不僅因為我在中秋賞月的時候,可以飽餐一頓奶奶用米粉做的月餅,而且因為我特別愛聽故鄉的親人們在賞月時唱的山歌。那真誠、質樸的山歌,唱出了故鄉人民豐收後的喜悅和建設新生活的熱情。那山歌在溶溶的月色里,顯得特別明快、優美而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