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秋節作文400字:中秋夜

中秋節作文

一說到中秋,大家都知道是大家歡聚的日子,要吃圓圓的月餅,但我的身邊卻少了一個人的位置。

我的爸爸是一名工人,去年剛剛被調到黃島工作,以前他在我身邊的時候,總是在中秋節的的時候買一盒月餅,然後把其中最大的一塊切開,每一次都是第一個給我,然後再給我的姐姐們。

爸爸不像媽媽,他從來沒有打過我,頂多就是拿塑膠做成的尺子在我的手上輕輕的拍幾下給媽媽做做樣子看;每次老媽被我氣的伸手要打我時,爸爸都是站在我這邊,一遍調解著老媽的情緒,一邊戳著我的腦袋說:“臭丫頭,你以後在惹出事來沒人幫你!”

記得在小時候的下雪天裡,晚上會有很多的積雪,我便早早的寫完作業拉著爸爸陪我出去玩雪,我知道他的個性,他一到比較冷的天裡就不願意動彈,每次都是要我苦苦的哀求他一段時間,他才會穿上厚厚的棉襖,流著鼻涕陪我下樓玩雪。

即使他口頭上說不喜歡玩雪,但只要他一觸到雪就會像小孩子一樣的活躍起來。

每一次他扔的雪球都會把我打了個正著,但我卻一次也沒能打中過他,唉,早知道他這么在行,就不和他打了。

老爸把我叫到一棵樹下,讓我閉上眼睛,我以為他要送我一份禮物,驚喜不已地閉上眼睛,可誰知他用腳猛一踢樹幹,樹上的積雪全都附著到我的身上,真像個“活雪人”啊!當我反應過來時,老爸早已腳踩西瓜皮,溜之大捷了。“可惡,臭老爸!別跑!”我一邊追著老爸,一邊用雪球扔他,但……一次也沒有打中。整個空曠的小花園裡回應著我和老爸快樂的笑聲。

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快樂。

今年的中秋節到了,我以為爸爸會像往常一樣回來過節,放學背著書包就往家跑,但到了家,原本9個人的位置,為何少了一個?

“別等了,你爸今年不回來過節了,快吃飯吧!”媽媽的催促聲在我的耳邊響起。“喔。”我有氣無力的回答道。今年的中秋節下雨了,看不到月亮了。

以前都是爸爸給我切月餅,但今年是媽媽,我沒有胃口,吃不下。我趴在窗邊望著下面,真希望在樓下停下一輛計程車,下來的是爸爸。一輛,兩輛,三輛……。。十輛,十一輛,都不是。

爸爸今年中秋沒有回來,唉,已經習慣了有他在身邊的日子,冷丁的不在身旁了,呵呵,有點不習慣了。

爸爸,我好想你啊,我想吃您給我切的月餅。

雨停了,天晴了,心中的雨水因你而從未停過。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可今年的中秋之夜,卻月色蒼茫。

中秋節作文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鏇而歸,此後,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

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為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胡餅”,唐高祖時,李靖出征突厥,於中秋節凱鏇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著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群臣食之。若此說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但“月餅”一詞,最早是見於南宋吳自牧的紅菱餅。

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朝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台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制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後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遊戲取樂。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