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手抄報:中秋夜盼月破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多數人都盼中秋月圓的時候,在我國有些地方卻是盼望“月破”。居住在甘肅、青海一帶的土族,就有“打月亮”的習俗:中秋之夜,家家院子裡放一盆清水,當圓月的倒影出現在盆中時,人們便不停地用小石子擊打,直把那輪圓月打得“體無完膚”。在魯西北的臨清一帶,過去也有“鉸月亮”的習俗:中秋節這天,家家都剪一個又大又圓的月亮貼在窗上,圓月中有傳說中的嫦娥或石榴、蓮花、牡丹、蝴蝶等。按當地風俗,這圓月必須在當天撕破,這樣可以驅除邪氣,帶來好運。這風俗來源於一個傳說故事:當年姜太公封神時,封其妻為窮神。封后又對她不放心,擔心她坑害窮人,便令她“見破即回”。因此,人們撕破月亮,是為了讓窮神望而卻步,讓生活富裕美好。

盼月圓也好,盼“月破”也好,都反映了人們對幸福美滿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其目標是一致的。這種民俗的差異,正好反映了我國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

這幅中秋節手抄報排版布局靈活,特別是花邊的製作精美,繪畫漂亮,書寫工整,值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