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關於重陽節的手抄報:陶潛賞菊,白衣送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孟嘉的外孫——晉朝大詩人陶潛。陶潛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潛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陶潛,字淵明,平生嗜酒,但他性情恬淡,不肯為五斗米折腰。據檀道鸞《續晉陽秋》記載,有一年九月九日,陶潛在家賞菊吟詩,一時酒癮發作,遍尋家中並無存酒。

正在徬徨之際,陶潛忽然看見一個白衣使者載酒前來,一問才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來的送酒使者。原來是朝廷徵召陶潛為著作郎,他不願意去就職,王弘想結識這位名士,曾多次給他送酒,這一次真是雪中送炭,陶潛立即開懷暢飲,提筆賦詩。

“陶潛賞菊,白衣送酒”的故事,成為一時佳話,為後世文人所吟。李郢《重陽日》有句云:“愁里又聞清笛怨,望中難見白衣來。”王勃《九日》詩云:“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李白《九日登山》詩:“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

這幅重陽節手抄報排版靈活,布局合理,特別是繪畫和花邊製作精美,書寫工整,值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