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妙思點撥

分頁導航:前言

這裡用[@max($key + 1 , 0)]的意思是讓$key+1後和0比較取較大的值顯示,目的就是顯示$key+1 -->1:前言2:作文妙思點撥(2) 3:作文妙思點撥(3) 4:作文妙思點撥(4) 5:作文妙思點撥(5)

來自《中學生閱讀》(高)。著作權所有:毛榮富先生/河南教育出版社

強化詞、關鍵字和主題詞■毛榮富有些詞語,是作者所強調的,希望讀者能特別注意,本來在這些詞語的下面加上著重號即可,可是現在加著重號的做法已很少見,取而代之的是這樣一種強化詞語的寫法:①上海人對《天鵝湖》的熱情,的確可以用“痴迷”兩個字來形容。②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上海的建築風格,我想,大概只能用“千姿百態”來形容。③曾經到過一個自稱是很有錢的人家裡做客,看到他家裡那些金碧輝煌的家具,我懷疑自己碰到了“奢華”一詞的極限。④不一會兒,天漸漸暗了,那街燈一下子全亮了,那黃色柔和的燈輝勾勒出一盞盞造型別致的宮燈是那么氣質不凡,它們一下子使我讀懂了“古典”和“寧馨”這兩個詞。顯然,這四個句子中的“痴迷”“千姿百態”“奢華”“古典”“寧馨”是作者想要強調並讓讀者予以特別關注的,在句中它們除了加上引號之外,還被放在突出的地位予以強調。這樣就使它們如浮雕般地突現出來,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把這些句子改為“上海人痴迷《天鵝湖》”“上海建築的風格千姿百態”“這個有錢人的家裡奢華得很”“造型別致的宮燈顯得古典和寧馨”,儘管句中還保留著這些詞語,卻顯得平淡,沒有了現在這樣經過強化處理的情味和效果。有的學生在作文中也學會了這種強化詞語的寫法。如:⑤高中的住宿生活單調而乏味,我學會了用“熬”字來代替“度過歲月”中的“度”字。⑥國小的周老師胖胖的,臉上從不凋謝的是一種略帶紅暈的笑意,日後我學“慈祥”這個詞,想起來的就是如此的笑意。前不久我又見到了她,她雖然見老了,但臉上還是我們熟悉的那么一種略帶紅暈的讓人想起“慈祥”兩個字的笑意。應該說,這兩個句子中的“熬”和“慈祥”原本是很普通的,但經這種強化的處理,也就有了些許新意。它們已不是一般的使用,而是融進了作者對它們的體驗和感受。西方一位叫赫爾德的語言學者曾說:“語言是心靈和自己的契約。”有些詞語正是因為某個瞬間的感悟才進入了我們的心靈,才和自己有了一種約定和默契。從這兩個句子可以看出,解釋詞語最好的不是詞典,而是日常生活,只有生活對詞語作出的解釋才是最直觀最生動最親切的。前面第③句中“我懷疑自己碰到了‘奢華’一詞的極限”、第④句中“它們一下子使我讀懂了‘古典’和‘寧馨’這兩個詞”,表現的都是生活體驗使自己對詞語有了深切的理解。也許這才是強化詞的真正內涵。所謂關鍵字,是近年來才開始用的,其使用頻率大有與日俱增之勢。下面所列便是近期報刊上幾篇文章的標題:1.2001《女性世界》回放——點擊關鍵字2.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關鍵字點擊3.影像時代的歷史寓言——解讀劉震雲《一腔廢話》的幾個關鍵字4.誠信·入世·弱勢群體——兩會代表發言的關鍵字概括地說,所謂關鍵字也就是出現頻率高、代表了事物的某個重要方面、體現了某種特定內涵的詞語。它們往往不只是一個,而是有多個。抓住了它們,也就可以提綱挈領、總攬全局。關鍵字是由作者概括提煉而來的,比如上面第2例,文章就以“風景獨好”“現場真唱”“打開空間”“快樂晚會”四個詞語作為馬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關鍵字,似乎無須多講,這台春節晚會的特色也就呼之欲出了。再如上面第3例,是一篇文藝評論的標題。《一腔廢話》是部百萬字的長篇小說,此篇評論只是抓住了作品中“水晶金字塔”“尋找”“病話和傻話”這三個關鍵字來解讀,仿佛就找到了一把走進這部鴻篇巨製的鑰匙。關鍵字正在“走紅”,其原因就在於它的意義已遠遠超出詞語本身。它提供的是一種以簡馭繁、以少勝多的思路,一種質樸靈巧的思維方式。讀罷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一詞,有些同學馬上就抓住了它的幾個關鍵字——“萬山紅遍”說的是當時如火如荼的鬥爭形勢,“誰主沉浮”表達的是詩人對中國命運的深切關心與思考,而“中流擊水”則抒寫了作者投身時代洪流的豪情壯志。捕捉關鍵字,對全詞作這樣的理解和概括可謂恰到好處。最後要說的是主題詞。正式檔案的末尾,常可見主題詞一欄,只用三五個詞語就概括了檔案的主要精神。比如一份檔案的主題詞是“稅收、檢查、整頓、增收”,人們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有關稅收的檔案,主要精神是通過檢查和整頓以增加稅收。有時,確定一個簡潔鮮明而又有力的主題詞,是搞好一項活動的決定性因素。翻開世博會的史冊,自1933年美國芝加哥世博會第一次採用主題詞以來,已出現過“人類”“自然”“科技”“交通”等主題,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這次上海申辦2010年的世博會,在主題詞的選擇上,可謂煞費苦心。據報導,為了主題詞的成功,曾歷經四輪提煉篩選,凝聚數萬人的智慧,最後選擇了“城市”作為主題詞,當“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精彩的主題一亮相,就贏得了國際展覽局的好評。記得2000年上海高考作文題就是“請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確定一個主題”,8萬考生曾為此絞盡腦汁,出現了諸如“人文”“環保”“生命”“教育”等富有創意的主題詞,但也有不少考生因不明白主題詞的地位、作用和寫法而導致全文失誤。設計主題絕非僅是詞語的選擇,它是對一個閃光思想的濃縮,是對一項活動宗旨和意義的闡述。某校每年都要舉行一屆科技節,他們讓全校學生獻計獻策,去年以“人人參與”為主題,今年則以“學會動手”為主題,這都對豐富科技節的內涵發揮了重要作用。懂得並掌握強化詞、關鍵字和主題詞,對閱讀,尤其對寫作無疑是很重要的。曾有這樣一道寫作練習題:請把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縮寫成一篇百字短文。只要對原文的強化詞、關鍵字、主題詞略作研究,就不難寫好這篇文章。下面便是黃庭堅縮寫的短文: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亭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水,風高日出,景無窮也。游也,山餚野簌,酒冽泉香,沸觥籌也。太守醉也,喧譁眾賓歡也。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問太守為誰?醉翁是也。這篇短文按原文順序寫來,所用詞語多從原文信手拈來,既突出了原文主旨,又不失原文韻味,可謂妙絕。

從時代思想庫中汲取養料■毛榮富2001年上海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就“文化遺產”這一話題,談談對其的了解、認識與思考。有兩篇優秀作文的開頭如下:“舉世矚目的APEC國際貿易部長會議在江南古鎮周莊召開,龍永圖是這樣解釋選址的原因的:我們要讓世界知道,中國在改革開放的迅速發展中,仍很好地保留了民族的傳統文化。”“當汽車行駛在鄉間小道上時,作家馮驥才再也沒有了寫作的衝動。往日青磚黑瓦的農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頂和閃著異光的馬賽克,炊煙裊裊、小橋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夢。馮先生開始四處奔走,大聲呼籲:救救我們的文化遺產。”讀了這樣的開頭,令人感到新鮮,有一種想讀下去的欲望。這兩段文字,一是來自報紙的新聞報導,一是來自報紙的文藝副刊。這兩位考生無疑是經常閱讀報紙的,他們關注時事、熟悉作家近況。讀報,實在是一個對寫作很有幫助的好習慣。郁達夫說:“在我們日常生活里,若把讀報這一件事除去,那么,我想不管是生活過得如何美滿,誰也總會感覺到一種大大的缺憾,如少吃一頓飯,或飯後少抽一支煙一樣。”如果一名高中生也養成了讀報的習慣,而且是到了每天必不可少的地步,他就多了一條連通時代與社會生活的渠道,他的思想就會被不斷地激活,從而變得豐富和成熟起來。寫作,從根本上來說,是表述自己的思想與見解,而報紙正是時代的思想庫。梁啓超說過:“閱報愈多者,其人愈智。”有位高考作文獲得滿分的學生說,由於受父親的影響,他每天都要瀏覽兩份綜合性大報,兩三年下來,就能和父親平等地探討一些問題了,因為從報紙中汲取了許多養料,擺脫了思想的幼稚和貧乏。應該承認,至今仍在學校占主要地位的應試教育的弊病之一,就是將學生牢牢地束縛在課本知識和題目裡面,以致使其無暇培養諸如讀報之類的興趣和習慣。現在的話題作文,要求學生對社會生活中發生的大事有所了解,對一些熱門話題有所思考,這正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導向。要寫好諸如關於“文化遺產”這樣的話題作文,就需要平時關注報紙,有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知識。有些考生連“文化遺產”的概念都很陌生,又怎能寫好這篇作文呢?讀報,就是使自己接受社會先進思想洗禮的過程,就是使自己融合到時代潮流中去的過程,就是使自己成為一名社會人、現代人的過程。從報紙中吸收別人的思想並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這雖然只是一個“複述”或“轉述”的過程,但對中學生來說已是難能可貴的了。比如開頭引用的兩段文字,主要也是在轉述龍永圖和馮驥才兩人的思想,但是這本身就是一種吸收和運用。這樣一來,就使文章有了一種理性色彩與時代亮色。高中生還處在學習成長階段,其思想尚處於吸收認同階段,他們的獨立思考與理性精神總是以吸納和運用科學的理念與先進的思想為基礎的。比在寫作時轉述和運用別人的觀點見解更高一個層次的是對報紙的綜合利用。馬克思的《法蘭西內戰》一書就是閱讀了巴黎公社時期的大量報紙經分析綜合而寫成的。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的《大趨勢》這本巨著所採用的素材,大多來自報紙。他正是通過對報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