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學常識的備考三問

一、考什麼

《考試大綱》對文學常識考點有三個具體要求:①識記中國重要作家的時代及代表作。②識記外國重要作家的國別及代表作。③識記文學體裁常識。

從這三個具體要求來看,其考查重點是在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著名作家,且中外有別:中國作家要記住其生活時代及代表作,外國作家要記住的是其國別及代表作。對文學體裁而言,重點應是高中畢業生應該了解的一般常識。

歷年高考的文學常識題和這一要求是相吻合的:試題中涉及的都是不同時期(或國別)的著名作家和作品;以教材中出現的文學常識為主,並適當向課外延伸,其衡量標準就是重要與否。

二、怎么考

文學常識題的考查帶有較強的綜合性,常常把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多種文體常識放在一起綜合考查。從題型來看,可能會有以下幾種題型:

1.表述性單項選擇題

即把小說、詩歌、散文、戲劇,中國古代、現代、當代作家,外國作家等相關的文學常識合理組合為四個選項,要求考生選出表述正確的或表述錯誤的一項。

例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20xx年全國高考題)

A.《左傳》《史記》等歷史散文作品,以實錄的筆法將人物寫得真實豐滿,有血有肉。

B.《項脊軒志》以清淡樸素的筆法寫身邊瑣事,親切動人。它的作者歸有光被認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駝駝祥子》以及葉聖陶的《倪煥之》,是我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長篇小說。

D.馬克·吐溫和歐·亨利都擅長寫諷刺小說。馬克·吐溫的《競選州長》《百萬英鎊》和歐·亨利的《警察和讚美詩》等都深受讀者的喜愛。

[答案]B 《項脊軒志》的作者歸有光是明代散文家,而桐城派是清代的一個散文流派,其代表作家是方苞、姚鼐等。

2.連線型單項選擇題

即把作家、作品、作品的時代、作品的體裁(或主人公)等用橫線搭配連線,構成單項選擇題,要求選出對應正確或錯誤的一項。

例1.下列作品、作家、時代(國別)及體裁對應正確的一項是(1998年全國高考題)

A.《秋浦歌》杜牧唐代詩歌

B.《北京人》曹禺現代話劇

C.《哈姆萊特》莎士比亞英國小說

D.《歐根·奧涅金》歌德德國詩體小說

[答案]B A中《秋浦歌》的作者是李白,C中《哈姆萊特》是戲劇作品,D中《歐根·奧涅金》的作者是俄國詩人普希金。

3.填空題

例1.按要求填空。

(1)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 ,它運用了 的創作手法

(2)雨果, 國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它的著名作品有 、 等。

[答案](1)《詩經》 賦、比、興 (2)法 《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

這種填空題是單一的文學常識填空題,也有可能和名句名篇的考查相結合。

例2.按要求填空。

(1)我國 代文學家 在《六國論》中,論述了六國滅亡的原因:六國破滅, , , 。 ,破滅之道也。

(2)衣帶漸寬終不悔, ,近代學者王國維用這句詞形容治學過程中的執著境界,這句詞的原作者是 ,我們學過他的詞《雨霖鈴》。

[答案](1)宋(北宋) 蘇洵 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2)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4.判斷題

例1.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我國最早的國別體、紀傳體、斷代史史書,分別是《國語》《史記》《漢書》。《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 )

(2)盛唐時期,詩歌創作繁榮,流派紛呈,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有王維、孟浩然、陳子昂等,邊塞詩派的代表人物有高適、岑參等。( )

(3)巴爾扎克是法國19世紀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也妮·葛郎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主要人物老葛朗台是世界文學作品中四大吝嗇鬼之一。( )

(4)湯顯祖的《牡丹亭》是我國戲曲史上的浪漫主義傑作,描寫了杜麗娘和柳夢梅生離死別的愛情故事,它與《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合稱為臨川四夢。( )

(5)現代作家老舍的長篇小說《四世同堂》,通過祁老人一家的生活變遷,反映了我國解放戰爭前後廣闊的社會生活。( )

[答案](1)(3)(4)正確;(2)錯誤,陳子昂不是山水田園詩人;(5)錯誤,《四世同堂》反映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社會生活。

三、怎么辦

文學常識浩如煙海,而且因為以前沒有把它列入考試範圍,考生並沒有多少有意識的積累,現在它不期而遇,考生不應茫然無措,而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備考:

1.粗讀原著,加深記憶。由於時間緊,內容多,在備考時考生往往只憑一些簡單的複習資料來識記,其結果,往往是基礎薄弱,識記模糊,答題時會關公戰秦瓊,張冠李戴。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珍惜時間的原則下,粗略讀讀原著,或讀讀作品梗概,對作品中的人物關係及主要內容稍作了解,這樣有助於加深記憶。

2.以課本為著力點,向課外拓展。作為恢復該考點的第一年,想必不會太難,肯定會以課本內容為主。因此,考生要重視梳理課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學體裁常識,對單元知識短文及課本後的附錄,如《中國文學的鑑賞》《20世紀中國文學概述》《古代小說鑑賞》《現當代戲劇鑑賞》《中國古代文學概述》《魯迅的生平和創作》《唐詩簡介》等等絕不能等閒視之。在熟悉課本上的文學常識後以重要為標準,適當向課外拓展。

3.構建文學常識知識網路。要從詩歌、小說、散文、戲劇這四大文學體裁方面,從不同時代、不同國度中分別找出最能代表該時期(或國度)最有影響的作家作品構建網路。如我國古代小說可構建如下知識網路:

上古先秦兩漢:神話傳說,它是我國古代小說的起源。主要保存在《山海經》中, 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都是其中耳熟能詳的名篇。

魏晉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說,分別以乾寶的《搜神記》、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為代表。

唐:主要是傳奇,它的出現,標誌著我國古代小說的成熟。代表作品有陳鴻的《長恨歌傳》、白行簡的《女娃傳》、元稹的《鶯鶯傳》等。

宋:話本小說,它的出現標著我國白話小說的成型。代表作有《錯嶄崔寧》《碾玉觀音》等。

明清:有擬話本小說和章回小說。擬話本小說代表作是三言二拍,三言指馮夢龍編的《喻世名言佳句》《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指凌濛初寫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長篇章回小說又分演義小說和世情小說。演義小說有許仲琳的《封神演義》、吳承恩的《西遊記》、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等,這些演義小說基本上是由文人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進行的再創作。世情小說有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紅樓夢》等,《金瓶梅》是我國第一部長篇世情小說,也是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紅樓夢》則是我國古代小說的輝煌頂點。此外,蒲松齡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李汝珍的《鏡花緣》等均是清代小說精品。

文學常識看似頭緒繁多,山重水複,但只要明確考什麼怎么考,再輔以正確的備考方法,相信定會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