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如何做到切合題意

綜觀XX年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試題,發現呈現出最大鮮明的特點是題型漸趨明朗,偏重材料作文。在今年的19套試卷中,新材料作文略占上風,為10個,分別是陝西卷、遼寧卷、上海卷、全國卷i、海南寧夏卷、福建卷、湖北卷、安徽卷、四川卷、山東卷。按照高考作文命題一般保持三年連續性和一貫性的原則,即使在新課改的背景下,XX年全國卷的作文題也很有可能是新材料作文。這是倒是我們拭目以待的。

所謂“新材料作文”,即提供一則材料或圖畫並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話題,要一求考生閱讀材料或圖畫,根據自己對材料或圖畫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進行作文。新材料作文的中心是材料,那么考生寫作的要求就是在不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里作文。表明要認真審讀材料,把握其主旨是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關鍵。

新材料作文的類型一般包括故事性材料,話語性材料,多則組合性材料,圖畫類材料等。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材料,還是這個材料的提取主旨的角度是單一的還死多角度的,都必須首先把握好材料的主旨。《考試說明》關於作文的基礎等級第一個要求就是“切合題意”。

新材料作文如何做到切合題意呢?筆者認為掌握住以下四種方法就可以做到切合題意。

一.以果溯因法(因果分析法)——任何事物的產生、變化和發展,都有其內在或外在的原因。通過結果去探究原因,能夠準確的領會材料的主旨。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故事類材料,不管是歷史故事,現實新聞,寓言故事還是童話故事。因此,閱讀分析材料的因果聯繫,從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XX年全國卷的“烏鴉模仿老鷹”。烏鴉為什麼抓山羊失敗?因為它不顧自身條件(身子太輕,爪子不如老鷹鋒利),盲目模仿老鷹,哪有不失敗之理?從原因入手,可立意為:盲目模仿別人,就如東施效顰,難免遭致失敗。

XX年全國卷的“小兔子學游泳”的故事。為什麼讓小兔子打洞而學游泳呢?不發揮特長,不因材施教,是不符合教育和發展的規律的。

二. 抓關鍵語句法—善於抓住關鍵語句。關鍵語句往往是“文眼”,它蘊含著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為把握材料審題立意的突破口。這種方法一般比較適合話語類材料,即所給材料是某個事件,某種社會現象,某種事物及由此引出的一句或者一段議論性語句,考生一般據此議論性語句進行寫作就能夠切合題意,不會偏離主旨。

例、野兔是一種十分狡猾的動物,缺乏經驗的獵手很難捕獲到它們。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為野兔從來不敢走沒有自己腳印的路,當它從窩中出來覓食時,它總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逃之夭夭。但走過一段路後,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時也會按照原路。獵人就是根據野兔的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然後設一個機關,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穫獵物了。兔子的致命缺點就是太相信自己走過的路了。

關鍵語句是“兔子的致命缺點就是太相信自己走過的路”。

所以,我們的立意應該是,走熟悉的路也會摔倒,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去看待不斷變化的世界,別摔在熟悉的路上。要敢於走新路、敢於創新等。

三.求同存異法——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多則材料。任何事物相互聯繫的,如果所給材料是多則材料,則需要將幾則材料進行分析比較,同中存異,異中求同,概括隱含的信息點。

例如,XX年全國卷新材料作文“一樣的愛心,不一樣的表達”。我們從多則材料里異中求同,概括出同一個主旨“大愛”。

例如,新材料①馬克思23歲被譽為當時德國最偉大的哲學家。②恩格斯21就著文批判當時德國哲學家謝林。③列寧17歲就開始革命活動。④毛澤東26歲主編《湘江評論》。⑤徐特立48歲留法,克服困難,學會法語。

五個材料都是講偉人們在事業上都有所成就,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論,觀點就缺乏深度了。進一步分析材料會發現①—④還有一個共同點,即青年時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講徐特立48歲苦學法語有所成,年齡特點與前四位偉人不同。

根據這個不同點可以立論:年青時代是出成果的黃金時代,但是,年齡並不是成就事業的唯一條件,關鍵在於有無堅定的志向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四.聯繫實際法——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漫畫類作文。對於漫畫類作文其隱含點就是在畫意上。只有讀懂畫意才能夠找準寫作方向。因此考生就要把畫面內容和畫外音結合起來,考慮畫面有什麼針對性,現實生活的某些思想、觀點、行為,現象有沒有反映出來,這就需要我們善於從中聯繫我們的現實生活,挖掘其中的含義。思路往往是由畫及人(社會),把握好人與自然,社會,他人的關係。

例如,XX年全國卷“摔了一跤”,我們根據圖畫可以推斷漫畫的旨意在於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應該積極的培養青少年的獨立自主的意識和能力。

例如,XX年全國卷“都什麼年代了,有魚吃還捉老鼠”。按議論文寫作,其實這些小貓說的就是社會存在的某種現象。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提高,社會上的不忘本分、職守,忠於本職工作;坐吃山空;坐享其成;好吃懶做;獲得(享受)與不付出;享受權利與不履行義務等現象大有存在。所以,我們不妨這樣立意:生活安逸,條件優越更應居安思危,而且抓老鼠本應是貓的責任,‘待遇好了’更應去履行自己的職責等等。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只有掌握方法,加強練習才能審好題,立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