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作文題分類解讀與述評

“又是一年風起時。”XX年中考作文命題之“風”,又一次吹過人們的心湖,激起層層漣漪。面對考題,大多考生“一絲愜意心中來”,但也有考生仿佛進行“一次特別的拜訪”,顯出迷茫和無奈。XX年的中考作文命題之“風”有哪些特點呢?我們該怎樣把握它的風向,從而順應它,走向XX年呢?

一、標題作文繁花似錦,坐穩江山。

如果說XX年是“話題作文降幅明顯,標題作文悄然升溫”,XX年是“標題作文備受青睞,話題作文風光不再”的話,那么XX年則是“話題作文降至谷底,標題作文坐穩江山”。即使在選題作文中,話題作文的匹配率也在降低。可以這樣說,經過兩年的美麗翻騰,我們已經進入了標題命題時代。當然,也有地方對命題形式沒有作簡單的肯定或否定,而是執著地進行比較探討,讓命題形式經歷實踐的考驗。例如福建廈門市,XX年考話題“歌”;XX年則考選題作文,兩題都是標題作文(“大海,我的朋友”和“ ,真有趣”);XX年又“殺回馬槍”,選題之一是以“初生牛犢”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命題者沒有直白地以“敢闖”“冒險”等詞語為話題,而是先用一首詩做導言:“生命的華彩流溢/寫滿對世界的驚奇/對著蒼穹咂嘴/山那邊的青草總是更豐美/掙脫束縛的韁繩/任性的蹄子追風撒歡/犄角未展的頭顱高高昂起……”命題者嘗試用這種新形式激發考生的個性思維,調動考生的個性積累,寫出個性的佳作。筆者認為,在標題作文“坐穩江山”的背景下,不是“一窩蜂”地跟風,而是對話題作文的命題理念和形式繼續進行新的探索,這種精神值得提倡。

今年的標題作文有哪些特點值得我們關注呢?

(一)用語百花齊放,凸顯個性。從語句類型看,有獨詞命題的,例如福建福州題“分享”,江蘇常州題“傳遞”,江蘇揚州題“呵護”;有用較長的單句的,例如廣東深圳題“剎那間,我發現了自我”;有用複句的,例如浙江麗水題“謝謝你,為我助跑”;有用感嘆句的,例如山西題“ ,太棒了!”;也有用否定句的,例如湖南邵陽題“誰也沒想到”。從語言色彩看,有的樸實明白,一看就懂,例如湖北恩施題“我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有的巧用比喻象徵,富有文學意蘊,例如江蘇無錫題“文學是燈”,湖北宜昌題“送你一輪明月”,湖南長沙題則直接引用古詩“春風吹又生”;有的比較含蓄,富有哲理意味,例如湖北鄂州題“生活就在手中”,浙江嘉興題“不走尋常路”。

(二)空間開闊,適當限制。不設定審題障礙不等於無題可審、不必審題,這已逐漸成為共識。今年的標題作文較好地體現了這一思想。有的通過設計提示語既為考生提供筆墨馳騁的廣闊空間,又作出暗示,對考生寫作內容進行限制。例如山東濰坊題“伸出自己的手”的提示語:“當你伸出自己的手,托起了落水的孩童,救助了失學的少年,你擁有了博愛的胸懷;當你伸出自己的手,諒解了犯錯的夥伴,與朋友摒棄前嫌,你展示了優雅的風度;當你伸出自己的手,挽起同伴的臂膀,喚起合作的熱情,你獲得了成功的力量;當你伸出自己的手……生活中,很多時候,都需要我們伸出自己的手。”這段話既提示了記敘的對象和事件的意義,又有一定限制——是主動“伸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別人的“伸手”。有的通過副詞暗藏“機關”,設個小“陷阱”,例如福建莆田題“ ,我的最愛”和浙江寧波題“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人”中的“最”,湖南長沙題“一步,一步,再一步”中的“再”,等等,都容易使考生“看走了眼”。有的則利用表時間、地點或場景的詞語做“題眼”,考驗考生的審題能力,例如上述深圳題“剎那間,我發現了自我”中的“剎那間”是表示時間極短暫的詞語,它使得“發現”有一點“頓悟”的意味,這就決定了你的“發現”必須具有突發性,“發現”之前的記敘要有足夠的鋪墊,呈蓄勢待發之勢。

(三)用語生動,題意豐富。比喻象徵類命題漸見其多,因為它能引發考生多向思維,便於他們選取最適合自己的角度切入。比如上海題“在學海中游泳”,整個題目就是一個比喻,考生“游泳”的空間很大——“學海”不僅在書本,在課堂,在校園,更在整個社會,社會才是中學生增長知識才幹的大學堂。“游泳”可有多種姿勢和樣式,學習游泳的過程又因人而異,所以你在學堂里學習的途徑、形式和結果都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具有個性的。這些命題特點啟示我們,在標題作文已經走向主流的背景下,我們一方面要注意“實”命題(例如湖北黃石題“從細微處見真情”等)的訓練,另一方面也要加強“虛”命題和虛實結合命題的訓練,特別要訓練“虛”題“實”寫、虛實結合的能力。

二、命題設計新意迭出,亮點頻現。

(一)命題指向課標繼續成為耀眼的亮點。例如課標指出“國內外的重要事件,考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要求考生“具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江蘇泰州題要求考生圍繞甲型流感這一“世界級”事件談“懂得責任”,引導考生“懂得”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和對國家、社會負責,價值指向十分鮮明。又如課標要求考生“學會合作,分享成功,感受高尚情感”,浙江紹興題“你我走過的日子”、湖北襄樊題“一路與 同行”等都暗含合作和分享的題旨。再如課標要求“培養考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四川樂山題“我心中有桿秤”,要求考生用心中的這桿秤“秤”出高尚道德和健康情趣的分量。江蘇無錫題“文學是燈”,要求從喻體“燈”的屬性出發,感悟文學“指路徑”“明方向”“導修養”“潤心靈”的特殊功能。總之,“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確的價值觀”“積極的人生態度”,課標中的這些關鍵語詞,已成為多數中考作文命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命題越來越貼近考生生活,倡導考生展現真實自我。有的命題著眼成長曆程、理想追求,如江蘇宿遷題“像 那樣生活”,山東濟寧題“難忘的經歷”等。有的著眼反思調適、認識自我,如湖北黃岡題“沒想到我如此

”,廣東佛山題“我還缺什麼”等。有的著眼思想品德、提高修養,如福建廈門題“尊重 ”(兩選一)。有的著眼情感世界、心底波瀾,如福建莆田題“ ,我的最愛”、江蘇蘇州題“一絲愜意心中來”、浙江杭州題“被自己感動”等都為考生自由抒寫情感世界提供了舞台。有的著眼理性色彩、辯證思維,如河北題“說牆”。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當前國中生真實生存狀況和心理素質的關注,也開始進入XX年中考命題者的視野,這是前幾年命題所少見的。如四川南充題“中考後,我最想 ”,這一命題絕不是隨意而設,而是面對現實,走進考生心靈,讓考生擺脫沉重壓力而傾訴真情,一吐為快,如此考題受到考生好評,當在情理之中。湖北武漢題提供“運動場上”和“春遊途中”兩則材料,特意點出老師的兩句評論——“盡力去跳就好”“盡力去長就好”,這對經常遭遇挫折、心理不夠穩定的國中生來說,真像春風般溫暖!命題者成了國中生這一群體的心理按摩師。題目中問“這一點引起你哪些聯想和思考”,考生無需怎樣調動積累,心語就能如開閘之水,汩汩流出。……就對國中生生存狀況和心理素質的關注而言,這種主鏇律和次色調並存的命題格局,符合科學發展觀對當今教育提出的要求,相信會成為今後中考作文命題的趨勢。

(三)文題構思精巧,導語別出心裁,時代氣息濃厚。

如湖北鹹寧材料作文題,命題者慧眼獨具,選用一首雖短小卻很有意蘊的詩:“鳥是幸福的/它把歌獻給林莽,獻給曠野/花是幸福的/它把蜜獻給鳥雀,獻給蜂蝶/人是幸福的/我們把生命獻給祖國,獻給人民/幸福本來不是占有/而是一種無私的奉獻/如果你向它伸出貪婪的手/它就會像仙鶴凌空而去。”要求考生“仔細揣摩,自選角度,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自己對這首小詩的意境的理解”。在詩歌有意無意被淡忘和冷落的今天,我們真希望有更多的命題者重視和關注詩歌!福建莆田題“ ,我的最愛”的提示語中列出用作補題的詞語中竟然有“家裡的貓咪”“蜘蛛俠”等詞語,大出人們所料!筆者卻要為莆田命題者喝彩——這才是回歸作文本真的人文性命題!前者滿足了青少年多樣化的情感追求,後者體現了命題者引導考生關注當代世界時尚文化的良苦用心。廣東題“我和

一起 ”,提示語中有“孫悟空”“遨遊太空”,以呼應“神七”飛天,多么濃郁的時代氣息,多么巨大的想像空間!

三、命題改革穩步推進,引人思考。

除了上面涉及的命題亮點外,值得我們關注和進一步探索的現象有:

(一)三分、四分法的命題格局正在被打破,暫時難以歸類的命題形式悄然出現。例如江蘇淮安題,命題者先出示一篇關於種子發芽的短小故事,然後這樣提出要求:根據上述材料,從“種子的心”“在考驗中 (成長、感悟……)”中任選一個作為題目,也可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這一命題很難歸入現有的命題類型,但它開放與限制相結合的特色很明顯,當然受到考生歡迎。山東濟寧題“難忘的經歷”,要求中出現“以……為題或為話題”字樣,標題作文與話題作文的界限在此顯得模糊,一種新的命題形式開始嘗試運用。值得注意的是,濟寧市去年中考作文題“成長的腳印”,要求同樣是“以……為題或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濟寧市這種改革和探索的做法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和研究。

(二)語文命題的整體化構想引人注目,作文命題與閱讀題考查相結合的試卷漸見其多,且有特色。如湖北宜昌卷現代文閱讀材料之一為散文《伴你一輪明月》,原文大意是當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總會有人安慰你,朋友一句鼓勵的話,老師一個鼓勵的眼神,都會讓你感到溫暖。作文題要求結合閱讀這篇散文以“送你一輪明月”為題作文,“伴”與“送”雖一字之差,含義卻由單向變為雙向,考生由“明月”的感受者成為“明月”的接受者或送出者,如此命題的精巧構思讓考生節省思考時間,思維流程既有連貫性,又有創新性,值得推廣。

(三)標題作文今年雖然“風光”,但有些題目的命制尚待完善。有的題目顯得範圍過大,考生難以把握,例如“ 之路”(限定寫議論文)。有的更適合做話題作文的話題,例如“平淡”“習慣”。有的過於陳舊,容易出現套作,例如“想起你的時候”“像 那樣生活”。有的過於拘泥,容易束縛考生思路,例如“沒想到我如此 ”,規定補題只能從“浮躁”“虛榮”“堅強”“幸運”“依賴父母”這五個詞語中選,否則視為偏題,這樣設題就把“善於思考”“巧於製作”的考生擋在門外,豈不可惜!

(四)命題內容的指向出現趨同化現象,雷同試題日見其多。例如表示“一起經歷成長”這一題旨的,就有“我們一起走過”“我和 一起 ”“一路與 同行”“你我走過的日子”等。相比之下,浙江湖州題“我的行囊”,題旨與上述題目相同,但題目的表述與耐人一讀的提示語,都顯示出命題者的匠心。

“又是一年風起時。”XX年中考命題之“風”,吹得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吹得考生“一步,一步,再一步”地“自己奔跑起來”,“其樂融融”。當然我們不會陶醉,只會保持冷靜和清醒,描畫更美的“題花”,在XX年中考命題之風“又起”時,笑迎各類考題,使之成為“伴你的一輪明月”!

( 作者:曹津源 來源:語文報中考版XX年11月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