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寫作指導:布局和謀篇

布局和謀篇

寫作導引

如果說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材料是文章血肉,那么結構就是文章的骨骼。骨骼完整勻稱,人才能身姿挺拔;同樣結構井然有序,文章才能立得起來。因此,在動筆之前,作者需要布局謀篇,安排好文章的結構,做到全局在胸。這樣這樣就不會寫到,哪裡算哪裡,文章也不容易鬆散、混亂。

常見的文章結構可以分為並列、對比、總分、遞進等幾個大類,可以根據文章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運用。還可以試著用一些比較新穎的方式呈現文章的結構,如對話訪談、片段拼接、章回小說、劇本等。

一篇好文章,既要結構勻稱穩當,又要文氣貫通。這就需要注意過渡、呼應。“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藤野先生》)是場景轉換時的過渡。“自從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遲到過?”(《爸爸的花兒落了》)是順敘插敘交接時的過渡。除了過渡段、過渡句外,還可以用關聯詞語過渡。至於呼應,除首尾呼應、照應題目外,更多的是文章內部的勾連。《智取生辰綱》中的藤條、椰瓢,剛出現時看似是無關緊要的道具,其實在後面的情節中皆有重要作用。藤條讓楊志與軍士們愈發離心離德,椰瓢則幫助吳用等人巧妙地下了迷藥。過渡、呼應做好了文章就能—氣貫串,“拽之通體俱動“(金聖歎語)。

謀篇布局要緊扣主題,將文章的各個部分連成一體,以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如契訶夫的《變色龍》以“狗是誰的→錯是誰的”這一荒誕的“責任推定”為軸心對稱展開,結構緊湊,對比鮮明,將主人公“善變”的醜惡嘴臉刻畫得淋漓盡致,具有強烈的諷刺效果。

最後,開頭和結尾也是布局謀篇時需要重視的。文章開頭可以開門見山,直入正題;也可以曲徑通幽,引人入勝。結尾的寫法也很多,共通之處在於“結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結尾最忌的卻是真箇完了”(葉聖陶語),要儘量做到有餘韻、有回味。

寫作實踐

— 人們經常說“真沒想到”這四個字,相信你也不例外。真沒想到,也許是喜出望外,也許是猝不及防;也許會改變你對他人的認識,也許會讓你更好地理解生活……以《真沒想到》為題,構思一篇微型小說,畫出其結構圖。 

【提示】 

1.結構圖要畫得詳細一些、實在一些,把人物、事件、順序、詳略等都涵蓋在內。 

2.微型小說的整體結構不宜過於複雜,要簡潔又不乏曲折起伏。既要注意各部分之間的分工與聯繫,又要注意每部分內部的層次安排。

3.與本組同學交流、討論,反覆調整自己的構思。每組可以選派一位同學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結構圖。

二  在“寫作實踐一”的基礎上完成一篇微型小說。500字左右 

【提示】 

1.微型小說往往篇幅短小,結構精巧,線索單一,字句凝練。寫的時候不宜鋪陳事件全貌,只抓住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來展開情節即可。

2.人物不宜過多,人物之間的關係也不宜太複雜,情節最好簡單一些。儘量做到篇幅短而回味長,結構簡而意旨豐。

3.寫微型小說要特別注意結尾。可以利用結尾來打開包袱、點明內涵,或留出空白、翻轉情節。

三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並不缺少快樂,人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欣賞自己剛剛完成的作品的藝術家是快樂的,給嬰兒洗澡被濺了一身水的母親是快樂的,烈日之下在沙地里堆城堡的孩子是快樂的,勞累了幾個小時終於救治了病人的醫生是快樂的,經歷不懈努力取得重大成就的學者是快樂的,反覆思考解出一道數學題的學生也是快樂的……快樂的形式多種多樣,快樂的理由無窮無盡,快樂的真諦值得深思。 

請以‘快樂”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自擬題目,自選文體。不少於500字。

【提示】 

1.要結合材料,深入開掘“快樂”的內涵。思考興趣、愛、奉獻、付出、自我實現等與“快樂”的關係,確定文章主題。

2.如果寫故事,要注意設計好“走向快樂”“尋找快樂”過程的起伏,以具體描寫或精短議論點出主題。如果寫議論文,不妨用遞進結構,層層深入,論述“快樂”。也可以破立結合,以對比論證的方法凸顯自己的觀點。

3.文章的主旨要積極向上,但不能脫離生活,要盡可可能從自己的生活中尋找有意義、有價值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