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作文難點,引導思維規律

小學生作文以寫記敘文為主。記敘文的內容詳略得當才能重點突出,才能很好地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

但是,學生往往不分主次,要么都很簡略、空泛;要么處處詳寫,繁瑣冗長;甚至主次顛倒,喧賓奪主。總之,如何做到有詳有略,詳細得當,成了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一個難點。

怎樣突破這個難點呢?我是這樣指導的。一是布置觀察提綱,使學生有詳有略地進行觀察;二是指導學生擬定作文提綱,教給詳寫和略寫的方法。比如寫《參觀自然博物館》這篇作文。這裡展出了成千上萬的生物標本,學生寫作的難點就是怎樣選取素材,怎樣安排詳略。為了備好課,我分三步走。我事先去參觀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學生觀察什麼?怎樣觀察?記些什麼?指導課上突破什麼難點?老師的頭腦中要有藍圖。回來後給學生上參觀前的“預備課”,課上指導以下幾點:

1?介紹展覽室的布局與內容。

2?指導怎么看,提三點要求:

①按展廳的空間位置觀察。

②分門分類地看(有的瀏覽,有的詳看。)

③注意觀察生物的特點。

3?指導參觀時記哪些內容。

①瀏覽的內容,只記自己喜愛的生物名稱。(展出的系目有“門、綱、目、科、屬、種”如腔腸動物門、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等,學生記起來困難。)

②細緻觀察的動物,從各展室中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兩種生物的名稱、形狀、顏色、神態記下來。

③把同學們參觀時讚美的語言及自己的想法,感情摘記下來。

第二步參觀時做現場指導。講解必要的知識,提示要點。學生邊看邊記,邊聽邊想。有的粗看,有的細看,有的記得多,有的記得少。觀察的粗細,記錄的多少,為作文的詳略做了必要的準備。

第三步是作文指導課。課上,我和同學們共同回憶參觀時的情景,在頭腦中重現了一幅幅的畫面。我引導學生談參觀的感受,他們都說,大自然是美好的,是奇妙無窮的,激起了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探索的興趣。這實際上是確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後指導學生按參觀的順序組織、選取材料,圍繞中心安排詳略。同學們憑藉參觀時的印象和手頭的摘記,對於自己最喜愛的那一兩種動物,寫得都比較詳細、具體。對於三個展廳的主要內容都能簡略地記敘。作文中的難點迎刃而解了。

文章有了詳略,如何進一步把詳寫部分寫得具體、形象,還需要老師進一步指導。下面是一位同學作文中略寫部分:

“我們懷著好奇心,來到了動物陳列第二室。這裡是飛禽走獸的天下,左邊展出的為鳥類,右邊是獸類。

獸類中有長著大犄角的氂牛,有戴著‘太陽眼鏡’和‘黑耳套’的大熊貓;有頑皮的猴子;鳥類中有美麗的孔雀,有善於學舌的八哥。我們看了,發出了一陣陣的笑聲。”

下面是詳寫的段落:

“……鳥類中的大犀鳥更是奇特。那巨大的鳥從頭到尾足有一米多長;胸腹部烏黑色,脖子金黃色;兩翼和長尾的斑紋黑白相間,有一個桔紅色的大嘴。在燈光的映照下全身閃閃發亮,真是雄姿勃勃,不愧為鳥類的雄傑,同學們看了都讚不絕口。”

再如,寫一種動物也有詳略之分。下面是一位同學描述昆蟲類---蝴蝶的段落:

“哎呀!真好看啊!展櫥里各式各樣的蝴蝶把我吸引住了。一隻只蝴蝶像五彩繽紛的花朵爭妍鬥豔,多漂亮呀!有金裳翼鳳蝶、蘭嶼烏鳳蝶、三尾褐風蝶等等。其中,重月紋鳳蝶最漂亮。從‘說明’上了解到它也最珍貴。這種蝶前翅烏黑,上面布滿了黃綠色的小點點,就像夜空中閃爍的星星。它的後翅更美,燦爛的青藍色斑點,邊緣上還鑲著朱紅色的弦月紋,真是絕色佳品。怪不得人們把蝴蝶叫做會飛的花,真是名不虛傳。”

這一段先概述蝴蝶種類很多,然後細緻描寫了一隻蝴蝶。

在寫《參觀菊展》這篇作文時,學生描寫菊花常常用“真美麗呀”“五顏六色”“爭奇鬥豔”等詞語籠統地概括。怎樣描繪一朵菊花,是這篇文章的詳寫部分,也是難點,我是這樣指導的:

1?寫出菊花的名稱。

2?描寫全貌(花朵的大小、顏色、樣子)。

3?描寫花瓣的形狀(有管狀、絲狀、條狀、勺狀)。

4?寫花的姿態(伸展的、彎曲的、上伸的、下垂的、四射的……)

5?寫看花時的感受。

學生按這些內容細緻地觀察、記述,儘管每一部分的語句不多,也能把一朵花寫得形象了。上面的指導,不是死板的公式,是靈活的,根據人們觀察事物的習慣和規律教給學生觀察和記敘的方法。

人們第一眼看到的往往是花的顏色及花朵的姿態,花的神韻。細看時,才注意到花莖上掛著個小牌子,上面有花的名稱。按這樣的順序寫,顯得更真實,更自然。學生運用這種方法獨立思考,獨立選材,使其個性有合理的表現餘地,寫出來的作文才不千篇一律。同時,也有助於轉變那種說假話、說套話的文風。突破一個難點,學生就能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