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書的寫作技巧

法律文書是司法行政機關及當事人、律師等在解決訴訟和非訟案件時使用的文書,也包括司法機關的非規範性檔案。包括規範性和非規範性兩種。小編收集了法律文書的寫作技巧,歡迎閱讀。

一、律師實務文書寫作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原則

1、以事實為根據

書寫法律文書前,必須了解案情。律師可以通過當事人的陳述和提供的材料去了解,也可以接受當事人的委託自行去調查相關情況並取證。

在掌握了案情材料後,書寫法律文書應緊扣所依據的材料,如實地反映客觀情況,切忌主觀臆斷,隨意拼湊。

“以事實為根據”的實質要求就是:書寫的法律文書,應有相應的證據材料來證明,即法律文書表達的是法律事實,而不是客觀事實。

2、以法律為準繩

書寫法律文書時,律師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結合案件事實,分析當事人的請求是否合法、合理,如果存在不合法的情況,應予以拒絕。

在書寫法律文書的過程中,針對案件事實,應當準確恰當地引用法律條文,保證法律文書的嚴肅性。

3、謹慎原則

法律文書是一種程式化的文書,莊重嚴肅、結構固定,採用程式化的行文,用詞造句要求準確規範,解釋單一,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絕不能摸稜兩可,讓人產生歧義。

另外律師應注意不要因為措辭不當給對方造成把柄,也不要在法律文書中作出對本方當事人不利的陳述。

如果發現了有錯誤存在,應當立即糾正,儘快消除不利影響和後果。

(二)特別注意問題

1、充分領會當事人的意圖和目的

領會當事人的意圖和目的,一方面能夠分析判斷這一目的是否合法合理,另一方面也能夠保證律師工作的效率。

【案例:當事人訴求網站侵權索賠案】

我們曾接受一家公司的來訪。來訪公司訴稱其公司網站的網頁、內容基本都被另外一家同行公司模仿、抄襲,故來訪公司準備起訴維權。我們在查看來訪公司提供的公證保全的證據後,初步判斷侵權成立的可能性較大,支持其通過訴訟維權。隨後來訪公司介紹了訴訟目的:準備向侵權公司索賠近千萬元。我們認為,如此高額的賠償數額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亦不合理,因此建議來訪公司對訴訟目的進行調整,然後再商談委託代理事宜。

2、製作規範

如果是手寫的,應當工整,清潔,如果是列印的,應當清晰。

法律文書的成稿不應有塗抹。如果確實在成稿後需要塗改、時間緊急的,應在塗改之處進行簽署,並向接受文書的一方做出說明。

3、主題突出

在文書的表述上,要主題突出,儘量直接、明確表達意圖;法律邏輯要清晰,有理有據;文字表達流暢,行文簡練。

4、注意技術細節

很多法律文書都是要提交給政府、法院等國家機構的,這些機構對文書紙張、份數等可能有特別要求。因此在制作文書時,應先了解特別要求,再製作。

比如,各個法院對起訴狀份數的要求就不一樣,如果沒有按照要求的份數提交,就可能延誤案件受理和審判。

5、避免常見錯誤

比如,起訴狀對當事人的名稱、地址表述錯誤或不準確,造成無法送達訴訟文書,甚至被駁回起訴。很常見的有:在表述公司名稱時,漏掉“責任”二字;還有“北京××公司”被寫成“北京市××公司”,這些都是很小的問題,但卻很容易犯下錯誤。

二、民事起訴狀的寫作技巧

民事起訴狀,是民事案件中的原告,為維護自己的民事權益,就有關民事權利與義務的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處理而提交的法律文書。《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明確規定了起訴的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範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根據以上法律規定和《法院文書樣式(試行)》,民事起訴狀的格式沒有太多爭議,內容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一、首部,主要寫明民事案件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必須有明確的請求對象;二、正文,包括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證據和證據來源;三、尾部,主要依次寫明受訴人民法院全稱、起訴人名稱、起訴時間以及附項內容。起訴狀的格式並不複雜,但是,要寫出一份好訴狀,達到想要的效果,並非易事。寫作起訴狀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原告的資格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原告必須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而不是間接利害關係,因此哪怕當事人是無訴訟行為能力人,他的監護人也無資格越俎代庖充當原告,而只能在原告之後列出“法定代理人”的姓名及基本情況,正是基於此,在對原告身份情況的說明中,除姓名、性別、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外,年齡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填寫項目,據此可以直接判斷其有無訴訟行為能力,其監護人是否已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參加訴訟,在寫作民事起訴狀時,如果原告無訴訟行為能力,一定要在原告之後列出法定代理人的基本情況及與原告的關係,理順當事人之間的內部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