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2)

竇建德助友葬父

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從小就剛強正直、樂於助人。12歲那年 ,他的一位小夥伴死了父親,無錢安葬,全家痛哭不已。竇建德知道後就瞞著家裡,將自家 的 牛賣掉,買了棺木,幫助朋友安葬了父親。竇建德的父親知道兒子將家裡的主要財產賣掉後 大怒,痛打了竇建德。竇建德說:“我們失了一頭牛,卻幫朋友盡了孝道。這樣做沒有什麼 錯。”ザ鷗Φ陌心

唐代大詩人杜甫一生窮困,生活艱辛。在安史之亂中,他帶領全家老 小顛沛流離,從陝西流落到四川成都,在城西南的浣花溪畔蓋起了幾間茅屋安了家。每到深 秋,狂風颳走茅草,屋子裡雨漏不止,這種情景引發杜甫創作出傳世名作《茅屋為秋風所破 歌》。後來杜甫把這裡的房子讓給一個姓吳的親戚住,自己搬到了十幾里路外的東屯。 不久,以前的鄰居寡婦來訴苦說,新房主不讓她打樹上的棗子。於是杜甫寫作了《又呈吳郎 》一詩勸告自己的親戚,要他對這位無依無靠的寡婦親切友善一些。ト刃鬧人的徐老

徐特立老人在長沙師範教書時,對貧苦學生總是盡力幫助,為他們解決 經濟上的困難。當時在此求學的田漢,因父親早亡,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徐老就為他 買書、買蚊帳,使他得以安心學習,迅速成長。後來,為官清廉的姜濟寰丟掉官職後無以為 生,徐老就把長沙師範校長的位置讓給他,自己到別的學校教書。在他的行為感召下,姜濟 寰先生後來成為共產黨的朋友。長征途中,徐老僅有的一張禦寒羊皮送給身體較差的謝覺哉 老人,還送給他一此極為寶貴的糧食。組織上分配給他的一匹馬他也很少騎,總是將馬讓給 有病負傷的同志騎,自己卻堅持步行。

グ徒鵓熱

1936年冬天,巴金收到杭州西湖邊的廟裡一位落難姑娘寫來的求救信, 知道了這位姑娘因母親去世,受後娘虐待,又遇上失戀,曾打算投湖自殺,但因巧遇一個遠 親,被安排到廟裡安身,可姑娘後來發現廟裡的和尚對她韋了歹心,遠親又不在,無奈災害 中只好給巴金寫了這封信。巴金當即約了魯彥、靳以二人一起,到這位姑娘落腳的廟裡,冒 充是姑娘的舅父,替她付了80多元房租和飯錢,將她救了出來。然後又為她買了火車票,將 她送到上海做了妥善安置。數十年後,有人要在文章中寫進這件事,並向巴老打聽有關細節 。可巴老說,魯彥、靳以都故世了,沒有人證明,就算了吧。ダ鍾謚人的雷鋒

雷鋒是個普通戰士,每月的津貼很少,他的生活也很儉樸。可是 當他聽說遼陽地區受了災,就不聲不響地給災區人民寄了100元錢。後來成立人民公社,他 又給撫順市望花區和平人民公社寄了100元錢表示支援。寄走這200元錢後,他的存摺上只剩 下了3元錢。在出差途中,他給老人讓座,幫列車員掃地,擦玻璃,幫旅客倒開水。在瀋陽 換車時,他看到人位大嫂丟了火車票,正急得不行,立即用自己的錢為那位大嫂補了票。大 嫂一再問他叫什麼名字,是哪個部隊的。他卻笑著回答:“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當 他出完差從丹東返回時,正遇上位老大娘到撫順找兒子,可又說不清兒子的住處,雷鋒就幫 老大娘背上行李,扶著她在撫順望花區找了兩個多小時,直到找到老人的兒子才放心離去。 後來人們知道了雷鋒所做的這些事,稱讚他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ブ人何必曾相識

廣東省順德縣易浦國小教師呂坤過去曾被劃為右派,政治上遭受 迫害,生活上孤苦無依。但他並沒產生消極厭世心理,反而在獲得平反後以極大的愛心回報 社會。當他在《羊城晚報》上看到孤兒陳文聰考上大學的報導後,立即給廣州荔灣區民政局 寫信表示願資助陳文聰上大學。後來他還專程去廣州看望了陳文聰,為小陳解決了一些具體 困難。有人問呂坤說:“你過去認識這孩子嗎?”呂坤笑著回答說:“助人何必曾相識。”ヒ患胰代樂於助人

成都市郊農民李桂珍一家三代三十年如一日熱心照料生活困難 的鄰居,在當地傳為佳話。李桂珍現已年近70,兒子媳婦都孝順,孫子孫女也懂事。這個幸 福的家庭30多年前就向鄰居羅易才家伸出了援助之手。羅易才當時患氣管炎、肺結核等病, 全身浮腫,不能勞動,他的妻子羅胡氏精神失常。李桂珍就和兒子廖金光一起幫他們料理家 務,照料生活,請醫拿藥,端湯送水。後來羅易才去世,照顧羅胡氏的責任又被李桂珍的孫 子、孫女承擔了起來,他們和長輩一樣,細心護理,無微不至,繼承了良好的家風。セ罾追嫘旎

徐虎是上海市一位普通的管道工人。在他負責的區段里,流傳著他全 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許多小故事。他無論颳風下雨,節慶假日,只要有人說家裡的管道有什 么問題,他都隨時隨地上門維修,並且不接受人家的任何招待。為了方便民眾,他掛出了徐 虎信箱,每天都去看一看有沒有反映問題的紙條。只要有,他也總是及時處理。後來,他又 在節假日主動上門巡查,發現問題立即解決。他的女兒抱怨說,長到17歲,只和父親一起過 了兩次春節。在他的帶動下,上海又出現了一大批“徐虎”。人們稱讚他是新時期的活雷鋒 。

文明售票員

北京市第21路公共汽車上的售票員李素麗同志,熱情為乘客服務,溫 暖著普通民眾的心。她堅持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以誠心待人,以笑臉迎客,為老弱病殘讓座 ,並攙扶他們上下車;她堅持唱票報站,為外地旅客提供諮詢服務;她還在車上增設了針線 袋,增加了播送天氣預報的服務。她所做的雖然都是些平凡小事,但她的行動中卻體現了社 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新風氣。ヒ煨漲捉忝

張海迪的事跡在報上宣傳後,一位山東農家姑娘自願來到張海迪身邊 ,為她服務,照料她的生活。這位姑娘叫鄭鳳琴,十分佩服張海迪自強不息、與命運抗爭的 精神,她把為張海迪服務看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她為張海迪流膿的褥瘡清洗換藥,幫著按 摩,張海迪夜間學習,她也在旁邊陪伴,兩人親密得像親姐妹。グ資殫緣男〕

在北京鼓樓的正門前,很長一段時間裡,每到中午,就有一位70多歲的老人在這裡擺攤提供便民服務。這位老人就是北京西單商場的退休工白書樵。他 的小車上掛著“義務服務,分文不收”的牌子,擺著幾十本書籍,十幾種報紙、雜誌,還有 列車時刻表、北京遊覽圖、針線、信紙、打氣筒、修車的鉗子、扳手等。他熱心為行人修 車、指路、代寫信件、提供諮詢服務,甚至解答養花、種樹等方面的技術問題。サ淺鑾缶繞羰輪後

武漢市有位女工的小孩得了胃癌,急需白花蛇草配藥治療。可 是這味藥在藥店裡買不到。情急之下,她就在報上登了一則啟事,說明情況並向廣大民眾求 助。不久,她陸續收取了50封電報、300多封來信和200多個藥包。還有人借出差之機親自送 藥上門。此外,還有一些人主動提出,要把她的女兒接去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