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的成語

昧的成語:曖昧之情、曖昧不明、暗昧之事、不棄草昧、不揣冒昧、此中三昧、得其三昧、負恩昧良、兼弱攻昧、昧死以聞、昧己瞞心、昧地謾天、昧地瞞天、瞞心昧己、矇昧無知、瞞天昧地、昧旦晨興、謾天昧地、若明若昧、素昧生平、夙興昧旦、詩家三昧、素昧平生、拾金不昧、天造草昧、遊戲三昧、愚昧無知、不皦不昧、寸心不昧、禍來神昧、昧旦丕顯、昧昧無聞、識昧高卑、恕我冒昧、愚昧落後、至誠無昧

【成語解釋】

(1)曖昧之情:行為不光明,內有不可告人的隱情。也指男女互相愛悅可能的私事。

(2)曖昧不明: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3)暗昧之事:暗昧:昏暗。指見不得人的醜事

(4)不棄草昧:草昧:原始,未開化。不嫌棄矇昧無知的人。用作謙詞。

(5)不揣冒昧:用於沒有慎重考慮就輕率行事的客氣話。

(6)此中三昧:三昧:佛教用語,梵文音譯詞,意思是“正定”,即屏絕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門修養之法。比喻這裡面的奧妙之處。

(7)得其三昧:三昧:梵語,意為正定。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平靜,專心致志,達到悟境。引申為訣竅或精義。指在某方面造詣深湛,熟知精義。

(8)負恩昧良:昧:隱藏;良:良心。辜負恩情,泯滅良心。

(9)兼弱攻昧:兼併弱國,討伐昏聵糊塗的君主。

(10)昧死以聞:昧:冒。聞:使聽到。冒著死罪來稟告您。表示謹慎惶恐。

(11)昧己瞞心:指違背自己的良心幹壞事。

(12)昧地謾天:比喻昧著良心隱瞞真實情況,用謊言欺騙他人。亦作“昧地瞞天”。

(13)昧地瞞天:欺騙天地。比喻昧著良心,隱瞞事實或以謊言騙人。

(14)瞞心昧己:昧:欺瞞。違背良心幹壞事。

(15)矇昧無知:蒙昧:知識未開。沒有知識,不明事理。指糊塗不懂事理。

(16)瞞天昧地:指瞞上欺下,沒有一句真話

(17)昧旦晨興:昧旦:破曉。指天不亮就起來。形容勤勞或憂心忡忡

(18)謾天昧地:指無限制地隱瞞一切真實情況騙人

(19)若明若昧:比喻對情況的了解或對問題的認識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20)素昧生平:彼此一向不了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同“素昧平生”。

(21)夙興昧旦:黎明即起。形容勤奮。

(22)詩家三昧:作詩的訣竅。

(23)素昧平生: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彼此一向不了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

(24)拾金不昧: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拾到東西並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指良好的僕人道德和社會風尚。

(25)天造草昧:①謂天地之始,萬物草創於混沌蒙昧之中。②謂草創之時。

(26)遊戲三昧:原為佛家語,意思是排除雜念,使心神平靜。也比喻事物的精義、決竅。後指用遊戲的態度對待一切。

(27)愚昧無知:形容又愚笨又沒有知識。

(28)不皦不昧:皦:清白、清晰;昧:糊塗。形容恍恍忽忽,難以捉摸

(29)寸心不昧:寸心:區區之心;昧:隱藏。指不昧良心

(30)禍來神昧:昧:昏昧。禍患來了,神志昏亂不清

(31)昧旦丕顯:昧旦:天色未亮時;丕顯:顯揚,光大。天不亮就起床,思考如何光大自己的德業。形容為證勤勞辛苦

(32)昧昧無聞:聞:出名。指無聲無息,無人知曉

(33)識昧高卑:識:見識;昧:昏暗。不懂得高下尊卑

(34)恕我冒昧:請原諒我的冒昧

(35)愚昧落後:愚蠢而不明事理,跟不上形勢等

(36)至誠無昧:昧:欺瞞。極為誠實,不存有欺瞞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