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開頭的成語

文字開頭的成語:文弱書生、文理俱愜、文宗學府、文子文孫、文子同升、文治武力、文質斌斌、文昭武穆、文章宗匠、文章宗工、文章宿老、文章星斗、文章山斗、文章魁首、文章鉅公、文章巨公、文章經濟、文章蓋世、文圓質方、文修武偃、文修武備、文星高照、文獻之家、文武之道、文武全才、文武兼備、文無加點、文武差事、文通殘錦、文搜丁甲、文似其人、文絲不動、文深網密、文身翦發、文身剪髮、文身斷髮、文山會海、文人學士、文人墨士、文人墨客、文期酒會、文婪武嬉、文君司馬、文經武緯、文經武略、文江學海、文奸濟惡、文籍先生、文過遂非、文過其實

【成語解釋】

(1)文弱書生:文弱:文雅而體弱。舉目文雅,身體柔弱的讀書人。

(2)文理俱愜:文、理:指文辭表達和思想內容;愜:滿足、滿意。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令人滿意。

(3)文宗學府:文章的宗伯,學問的淵府。比喻學問淵博的人。

(4)文子文孫:指周文王的子孫。《書·立政》:“繼自今,文子文孫其勿誤於庶獄庶慎,惟正是乂之。”孔傳:“文子文孫,文王之子孫。”一說為守文之子孫。見孫星衍疏。後泛用為稱美帝王的子孫。

(5)文子同升:謂家臣奴僕與主人同居官職。語出《論語·憲問》:“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6)文治武力:以文治國的盛績與以武禁暴的偉力。

(7)文質斌斌:見“文質彬彬”。

(8)文昭武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廟位次,始祖廟居中,以下父子遞為昭穆,左為昭,右為穆。祭祀時,子孫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禮。周文王於周為穆,文王之子武王則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為穆。“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孫眾多,後則泛稱子孫繁衍。

(9)文章宗匠:為人宗仰的文章巨匠。

(10)文章宗工: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

(11)文章宿老:工於文章的老前輩。

(12)文章星斗:是文章之冠首,形容人文章寫得漂亮,超群出眾。

(13)文章山斗:謂文章為人所宗仰。語本《新唐書·韓愈傳》:“自愈之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雲。”

(14)文章魁首:魁首:為首的,這裡指名列第一。形容文章寫得最好,文才極高。

(15)文章鉅公:見“文章巨公”。

(16)文章巨公:亦作“文章鉅公”。文章大家。

(17)文章經濟:文章和經世濟民之才。

(18)文章蓋世:蓋世:超過世人。指文章好得無與倫比,誰都趕不上。

(19)文圓質方:謂外表隨和而內心方正。

(20)文修武偃:禮樂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謂天下太平。

(21)文修武備: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規,已符合標準。備:準備完畢。謂文治和軍備都已達到了理想的要求。

(22)文星高照:比喻文運亨通。

(23)文獻之家:指博學多聞、熟悉典章掌故的人。

(24)文武之道: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

(25)文武全才:文才與武功同時具備的人才。

(26)文武兼備:同時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雙全。亦作“文武兼濟”、“文武兼全”。

(27)文無加點:見“文不加點”。

(28)文武差事:喻明劫暗偷。

(29)文通殘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華。典出《南史·江淹傳》。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輕時就很有才華。傳說他晚年夢見晉張協對他說:“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江淹把幾尺殘錦奉還,張大怒說:“那得割截都盡。”江淹的文才從此大不如前。

(30)文搜丁甲:文章精妙感動神靈。丁甲,神名,即六丁六甲神。

(31)文似其人:文章的風格與作者本人相似。

(32)文絲不動:一點兒也不動。

(33)文深網密:用法嚴刻,法網嚴密。

(34)文身翦發:見“文身斷髮”。

(35)文身剪髮:見“文身斷髮”。

(36)文身斷髮:古代荊楚、南越一帶的習俗。身刺花紋,截短頭髮,以為可避水中蛟龍的傷害。後常用以指較落後地區的民俗。

(37)文山會海:形容檔案會議多得泛濫成災。

(38)文人學士:泛指文人、文士。

(39)文人墨士:泛指文人、文士。

(40)文人墨客:見“文人墨士”。

(41)文期酒會:定期舉行的文酒之會。

(42)文婪武嬉:謂文武官員習於安逸,貪婪成性。

(43)文君司馬:漢代辭賦家司馬相如,在宴席上以琴音挑動臨邛富商卓王孫寡居的女兒卓文君;文君夜奔相如,與之結為夫婦。卓王孫不認這門親事,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開了個酒館,文君當爐賣酒,相如穿著犢鼻褲與奴僕一道洗器皿,卓王孫感到恥辱,才被迫認親。事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後人用

(44)文經武緯:①謂文事武功都很出色。②菊花的一種。見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九花山子》。

(45)文經武略:經世的文才和軍事謀略。

(46)文江學海:比喻文章和學問似長江、大海般深廣博大。

(47)文奸濟惡:掩飾奸詐,助長惡行。

(48)文籍先生:稱熟悉文獻典籍的人。

(49)文過遂非:掩飾過失,順隨錯誤。

(50)文過其實:文辭浮誇,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