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瀋陽套用生態所


中國科學院瀋陽套用生態研究所(原中國科學院林業土壤研究所)成立於1954年。建所48年來,積極投身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在幾代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下,為國家林業和農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滿足國家需求的同時,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學科優勢,在國際套用生態學界占有重要地位。

一、歷史貢獻

瀋陽套用生態研究所創建於建國初期,由東北林業研究所籌備處、東北土壤研究所籌備處和中國科學院長春綜合研究所農產化學研究室土壤微生物部分合併組成,擁有一支以生物學、地學為主的綜合性科研隊伍,能夠為解決國家經濟建設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方面重大綜合性問題貢獻力量。幾十年來,面對國家經濟建設中的戰略需求,該所注意發揮多學科綜合優勢,積極承擔國家科研任務,在區域整治規劃、自然資源綜合考察、農林業建設、植物和微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環境質量評價和生物工程治理以及若干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其中一批套用研究成果已在國家經濟建設中推廣套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如騰格里沙漠固沙造林技術、闊葉紅松林採伐更新方式、三北防護林營造工程技術、蘇打鹽土種稻改良、內蒙古半乾旱風沙地區綜合治理、農用抗菌素和菌肥在農林業生產中的推廣套用、新型肥料的研製與套用、污染農田生態工程治理及污水處理技術等;一批基礎性研究成果,在我國生態學科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如非豆科樹木固氮、森林生態系統結構功能、農業生態系統水份養份循環、土壤-植物系統污染生態過程、種群生態模型以及東北地區土壤發生分類和東北地區植物資源調查研究等。建所以來共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2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54項,有108項專利技術獲得授權。編輯出版《紅松林》、《東北落葉松林》、《農田防護林學》、《東北木本植物圖志》、《東北草本植物志》、《東北蘚類植物志》、《中國東北土壤》、《生態動力學》、《土壤-植物系統污染生態研究》、《生物固氮研究方法》、《污染生態學》和《中國土壤肥力》等專著10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4000多篇。

該所與德國、美國、英國、比利時、日本、奧地利、丹麥、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機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

該所具有生態學、微生物學、土壤學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和植物學碩士學位授予點,並設有生態學、微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已發展成為我國生態科學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

二、創新目標與舉措

近年來,該所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以自身學科優勢為基礎,集思廣益、反覆論證、不斷凝鍊,明確了研究所的學科方向、重點研究領域、發展目標和新學科生長點。

研究所的戰略定位是:“針對林業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建設中國家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和套用生態學的發展需要,在森林生態與林業生態工程、土壤生態與農業生態工程領域開展套用基礎性研究工作,豐富和發展森林生態學和農田生態學基礎理論,為我國主要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改善生態環境、保障食物安全提供科學依據和關健技術,將研究所建設成為國家套用生態學研究基地和高級人才培養基地。到2005年,成為國家森林生態學、區域農田生態學研究中心;到2010年爭取成為中國科學院30個國際知名研究所之一。”

研究所科技創新目標是:“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學科前沿,以主要陸地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重點開展森林生態與林業生態工程、土壤生態與農業生態工程領域研究,探明森林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主要生態過程,建立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與管理模式,提供生態系統管理和退化生態系統恢復重建關健技術,為我國生態安全和生態建設提供科學依據,發展套用生態學”。同時在東北主要類型森林資源管理、東北典型退化生態系統恢復、黑土培育與環境友好控釋肥料研究方面取得創新性成果。

為保證創新目標的實現,研究所調整了科研結構,集中優勢力量,將原有的10個研究室調整整合為“一室三中心一基地”的科研體系,即:一室為“中國科學院陸地生態系統生態過程重點實驗室”;三中心為“森林生態與林業生態工程研究中心”、“土壤生態與農業生態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與環境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一基地為由不同地帶、不同類型的四個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中國科學院長白山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中國科學院會同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站、中國科學院烏蘭敖都荒漠化試驗站、中國科學院瀋陽生態試驗站)和中國科學院東北生物標本館、東亞苔蘚中心、中國科學院瀋陽生態植物園組成。

科技創新隊伍建設是實施知識創新工程的根本,瀋陽套用生態研究所近年來遵循“按需設崗、按崗聘任、公開招聘、擇優錄用”的原則,建立新型用人機制,到2001年末,全所在編職工313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員37人,副研究員80人,中級職稱人員104人。首批進入創新試點人員92人,其中具有碩士、博士學歷57人,占創新科技人員71,進入創新試點研究員崗位23人,具有博士學歷占83,進入創新試點人中45歲以下81人,占創新試點人員總數68,青年科技人才成為研究所創新工作的主體力量。在分配機制上實行“三元結構”工資制,對創新崗位人員和項目聘用人員設定崗位津貼,並加大績效獎勵力度,吸引了人才和穩定了科技創新隊伍;相應出台了定量考核評估制度和10末位淘汰制度,對科技創新隊伍實行科學和嚴格的考核,使科技隊伍保持創新活力。在流動隊伍建設上,積極擴大以博士研究生為主的研究生隊伍,目前有在學研究生16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人,碩士研究生66人,在站博士後17人。積極吸引國內外高級訪問學者來所短期工作,並先後與東北林業大學、安徽師範大學、瀋陽建築工程學院、瀋陽師範大學聯合共建,互聘兼職教授,使該所創新固定崗位人員與流動人員的比例達到1:1.7,最佳化配置了人才資源。

加強實驗室建設和科研園區建設是瀋陽套用生態研究所實施知識創新工程的又一舉措,近年來積極利用國家投資和自籌資金1100多萬元,對兩個實驗大摟、東北生物標本館和學術活動場所進行改造裝修,為科技人員創造一個舒適寧靜的科研環境,又自籌資金170多萬元,完成了寬頻網建設,為科技人員提供信息暢通的工作條件,購置更新了氣質聯用儀等一批先進儀器設備,使全所儀器設備達到1300多台件,價值2000多萬元,使科研支撐條件達到先進水平。

三、快速發展

改革和創新,使瀋陽套用生態研究所實現了快速發展,科技競爭力快速提升、科技產出豐碩、對社會貢獻加大,並吸引和凝聚了一批國內外優秀科技人才,為新世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科技競爭力快速提升。1998-2001年,全所共承擔國家攻關課題21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課題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7項、中科院重點、重大、創新及百人計畫項目35項、省市課題60項、國際合作項目22項、橫向委託項目55項。其中:國家863項目《新型緩控釋肥料、生物肥料、高效有機無機複合肥》、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科爾沁沙地退化草地植被恢復重點技術示範區》和國家計委產業化項目《內蒙古庫布其沙地植被快速建設產業化示範工程》獲得項目級主持地位,是該所近年來國家級重大項目爭取上的重要突破。四年來全所經費收入達到1.22億元,比前四年增長70,創收能力大幅增強。

科技成果豐碩。1998-2001年,登記科研成果43項,獲獎成果14項;其中作為第一主持單位的“新型肥料-長效碳酸氫胺的研製和套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土地處理系統-城市污水處理革新替代技術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農田防護林研究”獲第三世界科學院農業獎;是該所近幾年來高等級科技獎的重大突破。授權專利20項,是前四年的4倍;發表論文1038篇,是前四年的2.5倍;出版專著32部,是前四年的1.3倍。

對社會貢獻增大。1998-2001年,與地方政府、企業簽訂技術轉讓、技術服務契約80餘項。其中,與東北製藥集團合作的Vc二步發酵技術項目,使東藥集團年產值達到10億元,利潤6000萬元,為高新技術改造傳統企業做出貢獻。

學術影響不斷擴大。近幾年該所學術活動十分活躍,國際國內學術影響不斷擴大,四年間,該所舉辦8次有重要影響的國際學術會議和4次全國性重要學術會議。其中:2001年8月成功地承辦了“第十二屆世界肥料大會”,這是世界肥料中心第一次在中國乃至亞洲國家召開的世界肥料大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肥料科學界與企業界的800餘位代表參加了大會,擴大了該所在肥料科學領域的學術影響;2001年9月該所舉辦的“21世紀套用生態學科前沿報告會”,60多位國內一流的套用生態學家參加會議,穩定了該所在套用生態學領域的重要學術地位。

科技隊伍建設取得可喜進展。人才的培養與凝聚是科技創新的關鍵,寬鬆的學術環境和優惠的政策使該所吸引和凝聚了一批國內外生態科學的優秀人才,9位來自國內外的優秀青年科學家,加盟該所“百人計畫”,有力地推動了該所新學科和重點學科的建設。2001年該所還實現了院士科學家零的突破,使該所科技隊伍實力和影響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明確的學科目標,靈活的運行機制,寬鬆的學術環境,優秀的科技創新隊伍和團結奮進的精神氛圍,為瀋陽套用生態研究所在新世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該所將為國家經濟建設和21世紀套用生態科學的發展做出新貢獻。

高校基本信息
學校名稱:中國科學院瀋陽套用生態所
高校代碼:99999
所在省市:遼寧
學校地址:瀋陽市瀋河區文化路72號
聯繫電話:
學校傳真:
學校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