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基層黨組織分類定級情況分析報告

做好基層黨組織分類定級工作,是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的重要基礎,也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抓手。自開展基層組織分類定級工作以來,我縣按照省市有關要求和檔案精神,精心組織,認真實施,至4月25日,全縣533個基層黨組織分類定級工作已全面結束。現將我縣基層組織分類定級情況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縣設有黨工委38個,分類定級基層黨組織數533個(其中行政村119個,社區7個、國有企業16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123個、機關事業單位251個、社會組織17個),黨員19006名。經過統計匯總,在本次基層組織分類定級工作中,533個基層黨組織定級結果為好的有54個,占總數的10.1%;較好的323個,占總數的60.6%;一般的有107個,占總數的20.1%;較差的有49個,占總數的9.2%。

二、主要做法

我縣按照“三化”的思路,紮實做好調查摸底、分類定級工作,為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立體化調查。建立縣委組織部牽頭排查、基層黨(工)委拉網排查、各黨(總)支部全面排查、掛鎮聯村領導和包村幹部配合排查的“四位一體”調查體系,全面掌握各黨(總)支部的領導班子是否健全、組織制度是否完善、經費場所保障是否落實、作用發揮是否充分、亮點工作和薄弱環節等情況,切實做到將情況摸準、問題找準。為確保參與調查摸底的基層黨員率達到100%,各黨(總)支部採取召開黨員分析會、填寫調查摸底表、座談走訪等形式,通過電話、郵件、入戶走訪的辦法確保了“一個少不了”。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共召開座談會500多場次,發放摸底調查表6470餘份,詳細掌握了全縣533個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設定、領導班子、組織制度、經費場所保障、作用發揮等方面的情況。

(二)精準化評價。按照“五個好”標準,分別制定了農村、社區、國有企業、非公經濟組織、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六大類黨組織的定級標準,並對“五個好”標準按百分制進行量化計分,其中黨組織帶頭人作用發揮15分、工作思路15分、工作制度10分、活動陣地10分、保障機制10分、工作業績20分、民眾反映25分。採取黨組織自評、民眾測評、黨(工)委綜合評定、向社會公示的“三評一公示”程式進行等級評定。各黨(工)委召開黨(工)委會議,根據組織自評、民眾測評議和平時掌握情況及年度考核結果,為每個黨組織的評分等級,得分在90分以上定為“好”,80-89分定為“較好”,60-79分定為“一般”,60分以下定為“較差”並上報縣委組織部。同時將分類定級結果及時反饋給每個黨(總)支部,並向黨員民眾公開,廣泛接受監督。

(三)高效化管理。縣委組織部組織人員檢查核實各黨(工)上報的等級評定情況,分類建立“定級台賬”,實行動態管理。對先進黨組織,通過典型示範、結對幫帶等措施,發揮帶頭引領作用;對列入一般等級的黨組織,黨支部要對照定級標準,查漏補缺,制定上進計畫,爭取爭先進位;對列入後進黨組織的,由各基層黨(工)委班子成員牽頭督辦,各黨(總)支部列明整改目標、措施和辦結時限,並定期將整改工作情況上報縣委組織部。組織部根據整改情況對“定級台賬”進行銷號、復號管理,對後進黨組織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年中集中督查、年底全面驗收,發現工作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對黨組織負責人進行教育談話,並在全縣範圍內進行通報。

三、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縣創新機制載體,狠抓基層黨組織建設,緊緊圍繞“率先全面達小康,邁向基本現代化”宏偉目標,突出重點,統籌兼顧,改革創新,求真務實,使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創先爭優、推進“五個洪澤”建設的進程中發揮了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有49個(占總數9.2%)較差基層組織需要整改落實,晉位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