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局黨總支書記黨性分析材料

我於xx年參加工作,xx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工作以來,先後在縣木材總公司、縣林業局、縣計委、縣物行辦(縣物資總公司)、縣房產管理局工作,現任房產局局長、黨總支書記。自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我認真參加了第一階段的學習,進入第二階段以後,通過廣泛徵求和虛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針對幹部職工對我工作生活中提出的問題,回顧剖析自己的思想與工作作風,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與“xxxx”的要求,離自己入黨時的誓言還有很大的差距。

1、在政治思相理論與自身素質修養上,學習欠實

從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來說,可謂得益於長期嚴格要求自己,不斷要求進步,政治思想積極向上。但是近年來,自己由於長期從事經濟工作,只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政治思想理論和業務的學習,對人生觀、價值觀的認識產生了一些誤區,具體表現在:

一是政治信仰有所消淡漠。對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信念有所放鬆,認為過時了。由於平時忙於日常事務,對理論學習的廣度、深度和系統性不夠,特別是研究討論不夠深,完整準確地把握領悟不夠準,思相理論水平提高不夠快。同時,對****市場經濟條件下應具備的經濟、法律、科技、金融、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學習較少,涉獵不廣,思想觀念推陳出新不夠快。面對複雜的新形勢和當前所處的資訊時代,面對中國加入世界關貿總協會的形勢,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所作的理論準備、知識準備、能力準備還不夠充分,特別是在主觀世界的改造上,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知識的運用上,與上級的要求、與民眾的期望還有比較明顯的差距。突出表現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少了,從政治的高度去分析、去研究、去解決當前的社會經濟問題不夠,政治敏感性、市場敏感性不夠強。對社會勸態,特別是****經濟發展動態密切注視不夠。

二是思想態度趨於消極。總認為自己年齡偏大,辛辛苦苦在企業工作了幾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工作的成就感大了,創業精神少了,前一段時間作為一個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對普遍存在的下崗失業職工增多,國有企業效益不好,國企改革中出現的矛盾與挫折,不能正確面對。

三是思想觀念與當前的形勢不相適應。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國有企業要逐步從我縣的競爭領域退出。但是,由於我工作的時間大部分處於計畫經濟時期,觀念更新不夠快。對新形勢下的各項工作任務窮於應付,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不夠,下情了解不全,上情吃得不透。對執行決議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反饋不快、把握不準,工作標準滿足於表面上的貫徹執行上級的決議指示不出差錯。

四是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取向發生偏斜。首先,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出現了一些消極腐敗現象,且呈蔓延趨勢;其次,現在社會上的高收入階層和低收入階層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些,都對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存在著巨大的負面影響,導致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有所淡化。

2、在體制改革與發展上,開拓欠新。

一是思想觀念陳舊。在改革之初,我沒有很快從計畫經濟體制轉過彎來,對以前工作中一貫以來的計畫經濟體制持留戀態度,總認為改革是端職工的飯碗,害怕改革搞亂職工的思想,而沒有看到,正是這種舊的體制束縛了大家工作的積極性。二是怕接觸矛盾。改革涉及到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債權人的利益、國家資產的保全等重大問題,勢必引發一些矛盾,我沒有積極想辦法去解決這些矛盾。三是沒有用市場經濟觀念去推動改革與發展。現在企業普遍經濟效益不行,改革無資金,發展無市場,我一個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工作上有時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沒有積極主動地針對所在單位的現狀去考慮如何改變目前的困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積極地去創造一種“發展有路,退出有門”的新機制。影響了自己所在單位體制的改革進度。四是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去引導下崗職工投身市場儘快實現再就業。總覺得要幫助下崗職工重新實現再就業是一項系統性的社會工程,是政府和社會的事,與單位關係不大,更與我個人無關,也心有餘而力不足。退一步來講,職工與單位脫離後,如何實現再就業也是他們自己個人的事,因而也就存在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沒有幫助他們去享受改革的成果,對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基本上採取放任自流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