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黨性個人剖析材料

4、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夠。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而作為一個具體實施德育工作的政教處主任來說,一是沒有很好的利用利通一小多年來積澱的雄厚的文化氛圍和豐富的德育資源,沒有持之以恆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態度,沒有充分挖掘學校內部潛在的德育經驗、方法和系列活動,形成了一種“牆內開花牆外香”的不正常現象。二是對學校德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缺乏創新,缺乏長遠考慮,未來3——5年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適應學生的實際和學校發展的實際,學校德育工作的亮點在哪裡,特色在哪裡,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

三、根源分析

認真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源,有思想觀念上的,也有工作方略上的,有客觀原因,更主要的是有主觀原因。主要表現在:

1、服務意識不強。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是“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作為教育事業的實施場所,必須提高領導者和全體教職員工的教育服務意識。而自己卻缺乏這種意識,沒有把教師作為一種神聖的職業來看待,甚至有時煩躁了或者出現職業倦怠的時候,把教書育人當著替人打工賺錢的職業。所以有時後還出現服務倒掛的現象,不是為教師服務,為學生服務,而是讓教師和學生為自己服務。

2、理論學習不夠。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十七大有關檔案,特別是對科學發展觀等重要論述學習不夠深入,對其科學的觀點理解得不深透,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思想沒有完整的認識,平時學習有時只是流於形式,學習缺乏深刻的思考,沒有做到真正用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點和方法思考德育工作,指導德育實踐、處理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思想和工作存在有主觀性、局限性和片面性,站的不高,想的不遠。

3、進取心不強。認為自己從事學校管理工作已有十多年了,對學校工作比較熟悉,並且民眾基礎也比較好,同時自己已是45歲的人了,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因此,在工作中只注重對自己份內的事情的考慮,沒有站在更高更新的立場想問題。總是認識自己的工作能完成,不拖學校的後腿就行,不精益求精,不統籌兼顧。

4、傳統思想保守。對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缺乏信心和勇氣,認為學校工作中許多新鮮的提法或者做法是自討苦吃,只要把教學質量搞上去了,老百姓就滿意了,就認可了。沒有從國家的教育方針去考慮,沒有從長遠的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高度去看待問題,思想保守,應試教育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真正沒有從落後的教育觀念中解放出來,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在過去就是一片空白。

四、整改措施

1、增強服務意識。時時處處為教師著想,為學生著想,為學校著想。要經常性與教師,班主任接觸,與他們多交流,多溝通,尋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傾聽他們的合理化意見和建議;遇事多考慮,想周全,組織活動要發揮大家的智慧,集思廣益,在細節上多做文章,徵得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支持,防止出現失誤和工作中產生被動的局面。

2、加強理論學習。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既要學政治、學理論,又要學業務、學法律、學科技。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把所學的理論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3、加強自身建設。要以踐行科學發展觀為契機,牢固樹立五種意識:一是共產黨人先進意識;二是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意識;三是真抓實幹,勇挑重擔的意識;四是嚴以待已,廉潔自律的意識;五是服務民眾,奉獻社會的意識。通過樹立和發揚五種意識,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合格的人民教師。

4、不斷開拓創新。徹底改變落後的思想觀念,積極主動的接受新思想,新信息;積極研究和解決實際工作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學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新形式、新經驗,把學校德育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科學發展觀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思想,同毛澤東、鄧小平和xx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一脈相承,科學發展觀有著十分豐富深刻的內涵,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回想自己參加工作以來的經歷,對照毛主席的話語,使我反思自己的工作,仔細查擺存在的問題,發現存在以下不足:

一、缺乏全局意識,有本位主義思想對於自己的工作能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對於學校的其它工作總覺得應是各司其職,各管一攤,不是自己責任範圍內的事就漠不關心,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沒有事,只想自己擁有一個平靜而單純的生活環境,惰性心理十足,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自私的本位主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