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農辦年度工作計畫

一、以規劃為龍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繼續完善規劃體系建設,加快項目建設。強力推進寨西商業街、黃山南大門改造、楂木嶺改造(暫定名)、黃山植物迷宮園、九龍新村等項目建設。二是加快數字**的建設,為政府、旅遊、農業農村等的信息化建設提供更為穩定、強大而有效的保障。三是加大**的城鎮建設和環境衛生整治力度,不斷地改善鎮容村貌,以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樹立文明新風。以宣傳文化科技教育和培訓為手段,全面推進全鎮村民素質的提升。

二、發展農村經濟,想方設法增加農民收入

一是繼續加大旅遊經濟發展,結合項目建設和城鎮改造,完善旅遊服務功能,提高旅遊接待能力,增加旅遊收入,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二是加快**工業園區的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三是加強**茶葉、毛竹等優勢產業的發展,及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四是抓好民生工程建設工作。

三、根據“十有”標準,抓好新農村示範村的建設工作。

以示範村為重點,大力推進項目建設、農村基礎設施、邊遠村組道路、農村飲用水解困工程建設,加大村莊整治力度,繼續推進農業生產生活、農村信息化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四、加強農村人才培訓工作,提高鎮民綜合素質,全面推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建設新農村,農民是主體,人才是關鍵。堅持以教育和培訓為手段,積極開展科技、文化、法制普及教育和廣泛的就業技能培訓,培養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組織送科技下鄉。繼續發揮鎮“2131”數位化放映隊的作用,組織農村文藝表演隊伍到各村表演,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豐富農村精神生活。繼續完善各村的科技文化活動室,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和保障工作等。

五、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推進民主科學管理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不斷增強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核心領導作用,充分發揮黨員在發展經濟、帶動民眾致富方面的先鋒模範作用。全面推進黨務、政務、村務公開,堅持事關發展大局、事關民眾利益的事項公示制度,努力引導民眾自覺、積極、主動參與新農村的建設。

六、加強領導,強化管理

明確責任,強化管理。一是建立領導聯村、部門包村的工作機制,因地制宜,強化對各村新農村建設的引導和扶持,規範檔案和信息工作;二是建立考核機制,將新農村建設納入村級目標考核重要內容,落實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