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15年5月思想匯報: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根本政治制度,集中體現了廣大人民民眾作為社會主人的政治地位,為廣大人民民眾行使民主權利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根本優勢和特點之一,在於它提供了社會公平公正的基本前提,是能夠實現全體社會成員公平共享社會權利和財富的經濟制度。人民主體思想,同樣貫穿於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各項具體制度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動力與保障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要使全體人民共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果,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堅持人民主體思想。

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歷史活動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主體地位,既體現為人民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力量,是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依靠力量;又體現為人民的創造性,是社會進步中創造和創新的源泉。堅持人民主體思想,應尊重人民民眾的主人翁精神,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一切相信民眾、一切依靠民眾的觀點,走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的路線,充分尊重人民民眾的首創精神,避免主觀主義,切實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為人民民眾發揮主體作用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環境。

保障人民合法利益。人民是實踐的主體,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利益主體,社會發展進步的成果應由全體人民共享。但在幾千年的社會歷史發展中,這兩個本來是一體的問題,卻長期相互脫節和分離,導致社會關係的畸形發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目標,就是要徹底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狀況,使建設主體與利益主體統一起來。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何時候都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持利為民所謀,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應繼續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切實貫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則,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維護人民民主權利。切實維護人民的民主權利,才能使人民充分表達自己的願望、實現自身的利益,更加了解和理解社會發展重大決策和各項具體政策,真正形成國家主人的意識、盡到國家主人的責任和義務。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成功開闢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確立了正確方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提供了根本保證。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須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積極發展黨內民主,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繼續擴大人民民主,進一步完善人民民主制度,把制度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強化民主制度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