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班級工作小結2篇

其次,在教研方面,以往的我也只是停留在看看資料、發發牢騷、提提問題的思考層面。我越來越意識到:只有多實踐、多總結、多反思、多動筆,才能深入到教研的探索層面,才能逐步成為一名“與時俱進”的“智慧型”教師!

國小班級工作小結(2):

雙語小班作為學校教學活動的基礎單位之一,其管理者—班主任,水平的高低,對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對完成教育和教學的各項任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今年的雙語小班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覺得要搞好班級工作,應該堅持"校雙語小班工作中的標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依靠家長、學校的力量,發揮小班人數少的優勢作用,使學生受到嚴格的行為規範的約束,又能在寬鬆自如的氛圍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

我在處理班級事務時,尤其是獎懲方面,對好學生和後進生應使用一個標準。通常好學生易受到偏愛,而後進生常使老師產生偏見,所以我在管理班級的時候,一定會儘量做到公平,要一碗水端平,如處理偏頗,則會助長好學生的壞習慣,壓抑後進生的上進心。由於我堅持了這樣的一個標準,處理事情的時候不急不躁,對好學生和後進生的錯誤和缺點一視同仁,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強化了班風。現在我們班出現一些事情的時候,班長與班幹部會學著我的樣子,分析道理,自己處理。

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首先就要要尊重每個學生,在課餘時間裡要儘量多深入到學生中去,與他們一起交談、遊戲、活動,使他們與你無拘無束地相處,他們必然會對你敬而近之,由此而產生一種"愛屋及烏"的效應。二是發動大家參加班級管理的各項活動,讓學生人人都有自己的發言權,都有展現自己才能的機會。這個學期,我們班共有數次對班幹部的評分活動,每一次評分活動,都由全班參加,尊重每一位學生的選舉權,讓他們從小就明白自己的義務和基本權利。我還在班級中隨機舉辦了“文明男生”、“禮儀女生”的評比活動,由學生自發報名,按照老師給出的標準,為每位選手打分。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樂在其中的行使自己的權利,享受著平等的樂趣。班級中的事務,他們就更愛參與了。學生願意幹的事,幹起來熱情高,幹勁大,成效也好。三是要求全班同學參加日常管理形成輪值制度,每個人都有機會履行班級管理職責,增強責任感和參與意識,為管理好班級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四是在各項中儘量不冷落每一個人。凡大型活動必須做到各司其職,人人有份,絕無局外之人。

調動家長、學校、社會的力量,即是要充分調動和運用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力量參與班級管理,以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成效。

學校的職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學生除了寒暑假,平時的生活基本是學校和家庭兩部分的銜接。經常與家長聯繫,尤其是藉助於電話這一快捷的通訊工具,可以及時交換學生的有關信息,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級工作,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我們班是現代化信息技術“家校通”服務的示範班,有85%的學生家長辦理了“家校通” 業務,利用現化信息技術,每天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現都會由這個信息平台傳送到自己的手機或是小靈通上,大大加強了家庭與老師之間的聯繫,我所做的工作也透明化、公開化,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對個別學生不良的習慣,我也會及時向家長報告, 稍有進步就給於表揚和鼓勵。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還經常結合時事政治,強化思想教育和班級管理工作,堅持下面教育和引導。在三年級田靜同學家不幸失火,學校舉辦的大型愛心捐款活動中,我們班的同學樣紛紛送上自己的愛心,把自己的攢的零花錢放到捐款箱裡,成為全校捐款最多的班級。有的同學還送來了很多衣物,送給不幸的田靜同學。兒童心理學專家朱智賢說過:"學生在學習上出現的問題常與行為品德有關。"不從根本上去抓品德教育,就不能促使他們健康誠長。我班採取多種形式的班隊會,針對性的主題會,師生間的思想交流,制度化的班級周評小結等,在實踐中證明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