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辦2024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5、認真搞好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活動。積極組織科技人員參加縣科技局的科技宣傳活動,在活動中,我辦結合自身實際,採取免費、集中展示宣傳圖片、現場諮詢培訓、現場解答茶葉生產中的各種技術疑點難點問題等方式進行。宣傳組從不同角度講解了發展茶葉產業優勢、動員農戶積極發展茶葉生產,並對每個諮詢者都耐心細緻的一一解答其技術難題。

6、加強新茶園、鞏固老茶園,調整茶園結構,建立高標準生態茶園,根據市政府統一安排部署,結合我縣實際,啟動了我縣5.9萬畝生態茶園建設改造,做好了項目規劃、打塘等基礎工作,預計七月底將樹苗全面定植結束。

7、加大茶葉品牌發展戰略,把品牌發展戰略列入茶業發展規劃。隨著我縣茶葉產業的發展,在制定“xx”茶產業發展規劃中把茶業品牌發展戰略作為一項重要的產業發展規劃戰略進行論證、規劃,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加快培育發展,加以打造、宣傳、充實、完善和提高現已註冊的13個商標品牌。

8、深入掛鈎點開展抗旱保苗工作,積極支持各項事業發展。由於今年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安排,深入紮實地抓好掛鈎點安定鄉青聯村開展抗旱保苗工作,為奪取抗旱保苗工作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基地規模大,管理粗放。低產茶園所占比重大,全縣有低產茶園11萬畝,單產低,平均單產僅有40.3公斤,高優生態茶園建設任務艱巨;茶園因為沒有連續管理,改造難度加大,有的成了無人管理,無人承包的拋荒地,有的老茶園長期拋荒,分布在偏遠山上,看守、採摘是問題,經營不方便,不僅無人投入,更沒有人來管理;有的沒有見到效益,不敢再投入;有的茶葉賣不到好價錢、覺得管理不划算;有的基地建起來了,無場房、無設備、無技術人員。特別是我縣茶園大部分屬於農戶管理,老茶園面積年年減少,新茶園生長十分緩慢。因為管理沒有跟上來,所以產量低,基地發揮不了效益。

二是茶葉初制所廠房陳舊、設備老化、工藝落後,茶葉質量難以保證和提高,適應不了茶產業發展的需要。

三是茶葉精製企業多、小、散、弱,工藝技術革新和產品創新活力不足,產品結構不合理,拓展市場工作力度不夠,企業帶動力不強。

四是茶園大多以戶經營,茶農與初制所、初制所與精製企業之間未能建立起互利合作的運行機制,組織化程度不高,產業化經營水平低。企業還沒有形成較強的專業化分工與合作,產業鏈條只能在企業內部完成,還不具備專業化、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都在創品牌,都在找市場,大量的錢物重複投入,大量的時間在走重複路。有的茶葉生產企業,為取得自己的品牌,耗費了很多財力、物力;有的只做出了品牌,根本沒有產品。

五是市場開拓滯後,沒有固定的茶葉交易市場,茶葉以集市交易為主,價格低,利潤少。

六是服務體系不健全,技術力量嚴重不足。全縣20萬畝的面積,茶葉成了較大種植作物。茶園的建立,茶葉生長的管理,因為體制機制的問題,縣茶產業管理部門與茶葉技術服務部門脫鉤,配套的服務體系和專業技術力量與行業行政管理部門沒有形成有機統一,良種選育,茶樹修剪,肥料的配比,病蟲防治不能及時到位。全縣的茶葉產量,產品的保管,專業市場的建設也還沒有跟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