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業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總結暨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我局認真貫徹市委六屆五次全會精神,繼續按照“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產業強市”的總體思路,以推進“兩個加快”和穩糧增收為中心,落實強農政策,創新體制機制,轉變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保持了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現將主要情況總結如下:

一、全力抓好春耕生產各項工作

小春糧食生產超額完成省政府目標任務,大春播栽進展順利。今年全市小春農作物總播面300萬畝,比上年減少1.87萬畝。其中,小春糧食作物總播面159.66萬畝,擴大0.38萬畝,平均畝產349公斤,增產7公斤,小春糧食總產55.7萬噸,比上年增產1.19萬噸,增2.19%,比計畫產量54.8萬噸增產0.9萬噸,增1.64%,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

截止6月25日,全市大春糧食已播栽292.01萬畝,預計能完成318.21萬畝,比上年擴大9.08萬畝。其中水稻移栽184.87萬畝,預計能完成187.53萬畝,擴大1.62萬畝;玉米播栽63.45萬畝,預計完成64.38萬畝,餘下的為秋玉米,比上年擴大3.37萬畝;栽紅苕33.11萬畝,占預計完成的79.98%;播栽蔬菜35.21萬畝。經濟作物棉花、甘蔗、花生、葉煙全部栽完,其中花生播面16.34萬畝。

糧油高產創建成效顯著,油選單產創盆地最高紀錄。今年我市共有五個縣(市、區)(旌陽、什邡、廣漢、中江、羅江)實施小春糧油高產創建活動。建設小麥萬畝示範片四個,廣漢市和中江縣各兩個,輻射面積44780餘畝;建設油菜萬畝示範片四個,涉及旌陽、什邡、廣漢、羅江四縣(市、區),輻射面積41500畝。通過良種推廣和高產配套技術落實,按照“百畝攻關、千畝展示、萬畝示範”模式,狠抓百畝高產攻關,取得了顯著成效。旌陽、羅江兩縣(區)油菜百畝攻關片、千畝展示片、萬畝示範片單產均打到農業部、省廳提出的200公斤目標,廣漢市小麥高產創建百畝攻關片、千畝展示片、萬畝示範片平均畝產分別達到484.5公斤、458.2公斤、458.2公斤,均超過400公斤目標。在省農業廳組織的測產驗收中,羅江縣新盛鎮某戶油菜籽畝產達到243.9公斤,創造了四川盆地內全田實收油選單產最高紀錄。

農業科技推廣紮實有序,增產增收增效技術實施得力。我市共有五個縣(市、區)承擔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總實施面積75萬畝,占小麥計畫面積的56.4%,極大地帶動了我市小麥高產優質抗病品種的推廣。上半年,全市“三田”(高膀望天田、漏篩田、無水源保證的兩季田)改制改走旱路已規劃落實4萬畝,旱地規範化改制和預留行綜合利用已分別規劃落實47萬畝;落實小麥免耕面積67.7萬畝,油菜免耕面積44.02萬畝,稻草覆蓋面積102.2萬畝;小麥條鏽病藥劑拌種(包衣)落實面積達62.52萬畝,占計畫拌種(包衣)面積的64.8%;小麥科技示範面積36.9萬畝,油菜科技示範面積20.4萬畝,兩項合計比上年增加12.65萬畝。

二、全面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

今年全市計畫改造中低產田土建設高標準農田9萬畝,實際完成9萬畝,其中改田8.56萬畝,改土0.44萬畝,已全面完成計畫目標。共建農田排灌渠系524條,26.241萬米;建蓄水池33口(含塘),14萬方,修築田土埂1260條,5.8萬米。增厚土層0.44萬畝,改良質地7.32萬畝,實施秸稈還田92萬畝,種植綠肥3萬畝。全市中低產田土改造建設高標準農田總投入達5354.5萬元。此外,全市6個縣(市、區)今年全部實施了國家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目前,中江、綿竹、廣漢已完成3年測土配方施肥任務,完成了土樣分析化驗,作出了耕地地力現狀圖、養分利用分區圖,完成了技術報告、專題報告和工作總結,準備迎接驗收;旌陽區完成了全部土樣分析化驗,通過了第一階段的驗收;什邡、羅江都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取土工作和3414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