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規劃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在暢通城市交通方面,我們按照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統籌安排好年度內工程管線類建設項目的計畫表和實施時序,加快城市路網和各項工程管線的規劃實施,半年來共審批(請管線處補充)

在提高停車場面積方面,對於新規劃建設的項目,要按照有關配建停車泊位的規定嚴格審批,切實做到停車泊位與建設項目同步規劃設計、同步建設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對於老城區建築密度較大又缺少泊車位的地段,按照規劃要求通過採用公共停車場、配建停車場、支路邊設定臨時停車場相結合的方式予以解決,半年來共審批(請管線處補充)

此外,規劃管理工作還要繼續關注城市店面房控制、老城區道路開挖等市展關心、社會關注的城市問題,努力通過規劃審批、規劃監督,使規劃部門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公共管理、社會服務中有所作為。

三是通過加強風景名勝區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延伸管理。把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風景名勝區規劃管理作為規劃管理的重點,嚴格執行國務院國發[XX]13號檔案規定,項目審批無違反規劃強制性內容的行為。嚴格實施建設項目選址制度,所有國家和省審批(核准)的建設項目(含風景名勝區)按規定上報省建設廳核發選址意見書。積極研究、探索和改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風景名勝區規劃管理方式和方法,提高規劃管理質量。(請管理處、管線處補充有關加強風景名勝區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情況)

(三)拓寬公眾參與渠道,打響“陽光規劃”品牌

在城鄉規劃領域推行“陽光規劃”是城鄉規劃部門貫徹落實“xxxx”重要思想的重要載體,是保障廣大民眾參與權和知情權的必然要求。上半年重點進行了三項工作:

一是擴大“陽光規劃”社會影響。上半年在拓展範圍、延伸地點、創新載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拓展範圍上,將陽光規劃的從事前公示拓展到“三公示”“二公布”“一公告”的所有範圍。在地點延伸上,將陽光規劃從市區向市區和農村並重轉變,所有的鄉鎮原則上都有陽光規劃公示欄或公示窗。在創新載體方面,上半年除繼續落實基層掛聯、規劃聽證等制度和開展“規劃五進社區”和“規劃五下鄉”等活動的基礎上,重點進行了××*規劃網站、公示欄等宣傳平台的建設,配合“三服務”推出的《老浙贛鐵路片區規劃方案公示》在××*日報、晚報刊出後,反響十分強烈,公示期間××*規劃網公示欄點擊率達到2300多次,留言已逼進650條,各種發表建議意見的熱線電話每天不少於100個。“每次規劃評審會都有市民參與,每次規劃中間成果論證都有媒體參加,每次重大活動都的新聞報導”的規定也得到較好落實。

二是完善“陽光規劃”操作細則。上半年對陽光規劃實施進程流程再造、責任再分。流程再造,主要指對陽光規劃的各個環節進行結構最佳化,制訂細緻具體的陽光規劃操作流程和相應的實施細則,如聽證制度、公示制度等等,提高操作性和效率性;責任再分,主要指要明確陽光規劃的實施責任。總體而言,由城鄉規劃編制中心全面負責,由法規處負責公示和民眾意見、建議的收集和反饋工作。行政服務中心規劃視窗在推行“陽光規劃”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加大陽光規劃設施投入。上半年在辦公場所附近和行政服務中心、主要街道等交通方便、人流相對集中的地方,普遍設立了城鄉規劃公示欄(公告欄),同時,繼續推進規劃網站改造升級,繼續爭取建設城鄉規劃展覽館(廳),繼續擴大建設現場公示牌設定範圍。目前已實現在廣播上有“陽光規劃”專題,在電視上有“陽光規劃”專欄,在報紙有“陽光規劃”專版。(請法規處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