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水產病害防治工作總結

2、開展病害測報、防治服務

目前,已在區內重點水產養殖區域設立了6個水產病害測報點。並選擇工作能力強、專業技術硬的技術人員,作為病害測報員加以重點培訓與培養,採取定期上報、扎口管理等方式,形成了覆蓋全區,監測品種齊全的監測網路,為全面掌握區內水產養殖品種的發病情況及流行趨勢提供了硬體保障。上半年,通過分析水生動物疾病預防控制網路系統收集的基礎信息。發布水產養殖病害測報、預報一期,分析了當月發生的病害情況及流行趨勢,及時提出科學的預防措施,並預測了下月可能發生的病害情況,反饋到養殖戶手中,以做到無病早防、防治結合,降低養殖風險。保障全區無重大疾(疫)病流行,有效控制水生動物疾病漫延,減少因病害帶來的經濟損失。並針對上半年氣候多變、氣溫不穩定,水質清瘦,水草長勢不好,清泥苔瘋長、河蟹脫殼困難等的特點,及時組織水產技術人員深入一線,下到鄉、鎮、村及魚塘邊,指導漁民調節水質,對症用藥,儘量使漁民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3、現代漁業示範區建設

為了適應東太湖環境綜合整治的需要,打造新形勢、新機遇下沿太湖規模化、現代化、生態化的特色農業產業集群,使農業真正成為農民持續致富的源泉、農村改革發展的動力和社會文明和諧的保障。**區人民政府投資5000萬元建設了**區現代漁業示範區,XX年底已完成了主體工程的施工,XX年開始我站積極協調後續配套設施的建設。

到目前,已在採蓮路示範區入口,中心路東入口設定形象展示牌樓二座,在示範區管理中心科教培訓室外廣場處設定漁業科普長廊一處,在示範區管理中心北門建設傳達室用房60平方米,示範區管理中心裝修工程基本竣工,完成了示範區內景觀綠化工程,水質線上監測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今年以來共接待中外漁業考察團、各級領導參觀考察31次720人。

4、實施省漁業科技入戶示範工程和漁業科技服務年行動

今年是我區第四年承擔江蘇省漁業科技入戶示範工程,作為示範工程的主要實施部門,我站在總結前三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將河蟹作為本年度主推品種。同時,圍繞太湖綜合整治工程和水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將池塘水質生態調控技術、優質大規格河蟹健康養殖技術和河蟹養殖病害綜合防治技術作為主推技術。從建立完善的漁業科技入戶服務體系和專業、負責的漁業科技入戶工作隊伍,最佳化優勢產品,打造生態、健康、可持續的漁業主導產業著手,確保今年的科技入戶工作在產量效益上取得新成效、入戶機制上取得新突破、促進增收上取得新成果。

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區20個技術指導員、420戶河蟹養殖示範戶的遴選和基本信息採集工作,確定了在東山鎮潦里村、臨湖鎮湖橋村、臨湖鎮採蓮村3個漁業村實現區域性整村推進,確定示範面積9240畝。其中:潦里村--示範戶226戶,指導員11名,入戶指導面積4385畝;湖橋村--示範戶106戶,指導員5名,示範面積1662畝;採蓮村--示範戶88戶,指導員4名,示範面積3193畝。其中,25戶為河蟹良種養殖戶,面積259畝。同時,輻射我區及周邊地區6000戶河蟹養殖戶,輻射面積90000畝。組建了由一名研究員、兩名高級工程師、兩名工程師組成的科技入戶專家組,已報送省海洋與漁業局科技入戶信息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