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協上半年工作總結

其他文字工作。按時編輯出版了3期《象山政協》期刊,布置和徵集了3篇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紀念文章上報。

2、弘揚優秀文化育和諧。一是做好浙江省第一屆“蘭亭獎”中國小生書法大賽象山分賽區比賽工作。本次大賽由縣政協主辦,縣政協教文衛體委、縣教育局、團縣委聯合承辦。為了促使活動的順利進行,由縣政協牽頭,組成了象山分賽區組委會,由白國璋主席任組委會名譽主任,胡建萍副主席任組委會主任。組委會下設評審委員會、建立專家評審庫、制訂選拔機制。市政協副主席華長慧專門來象山調研、督查,在各部門的緊密配合下,經過各校選拔,兩次篩選,在7月3日舉行象山賽區現場賽,參加學生數60餘名,象山電視台和《今日象山》作了報導。現場賽結束後,邀請寧波市四名書法專家和象山三名書法專家對書法作品進行了公開、公正、公平的現場評定。二是穩步推進文史工作。組織人員,蒐集、整理上世紀50年代初的全縣土改資料、並列印成樣稿。回顧總結了近幾年來的文史工作,找出問題和差距,並形成文字稿,在市政協文史工作座談會上交流。召開了兩次文史工作座談會,分別對如何加強政協文史工作展開座談討論,對彙編象山土改資料徵求意見,並組織人員補寫土改回憶錄。同時,積極做好橫向交流工作,4月,組織書畫院部分成員赴麗水縉雲縣開展書畫交流,增進了友誼,學習了兄弟單位的長處。

3、送服務下鄉築和諧。動員和組織各專委會和參加單位積極開展服務民生活動,為百姓送實惠,讓人民得利益。4月份,縣政協組織相關部門和委員深入曉塘,開展“科技三下鄉”活動,為農民朋友和百姓送技術、送服務,受到農民朋友的歡迎。5月份,組織政協委員到西周鎮開展“送教下鄉”活動。委員教師分別為西周中學、西周中心國小上了兩堂教學示範課,課後教師之間還進行了教學、教育等問題的探討、交流。

(四)圍繞提升水平,多方位夯實基礎

1、注重體現政協界別特色。縣政協十分重視發揮專委會的基礎性作用,積極探索體現政協界別作用的方式和渠道。年初,縣政協各專委會主動加強與各界別組工作聯繫,走訪委員、界別組及有關單位,並召開了界別組組長會議,回顧總結了20nn年工作,布置今年工作任務。在開展調研等活動中,注重各界別委員的廣泛參與,為各界別委員參加活動積極創造條件。

2、注重創新政協履職載體。認真做好“政協視線”、“民情熱線”專題欄目。“政協視線”、“民情熱線”專題欄目的開設是政協工作的一個創新。半年來,在政協領導的重視下,通過社法委、有關部門的努力和支持,“民情熱線”已刊發“萊薰路擁堵問題久懸不決”、“西谷湖與市民的要求還有差距”、“政協委員呼籲‘盤基通道應設立汽渡’”等三期,社會反響良好。第一期“萊薰路擁堵問題久懸不決”刊出後,馬上就有市民打進熱線,反映西谷湖公園應設立健身器材問題,縣政協社法委組織人員進行立即跟進,安排進行採訪和刊發,有關部門對此十分重視,安排專人抓落實。對萊薰路擁堵問題,交警部門十分重視,在努力設法抓緩解。“政協視線”第一期關注的是養老,共同推進社會化養老事業。在調研的基礎上,進行了策劃、文稿編輯、組織拍攝,7月上旬已播發,社會反映良好。委員部落格已正式進入起步階段,委員聯絡室正在積極籌建之中。象山政協網頁籌備工作也已基本完成。通過半年的努力,對政協機構的設定、辦委工作職責、所開展的主要工作情況以及政協基礎知識等進行了梳理,並與網路公司多次進行了銜接,現在已基本籌備就緒,稍作調整和補充就可運行。

3、注重強化機關保障功能。一是做好新辦公樓搬遷工作。為保證按時啟用新辦公樓,本著“節儉、實用”原則,多次與財政局、採購辦和家具公司進行聯繫和銜接,確保資金的落實,並對辦公室的分配方案進行多次調整,重新布配了電話和網路線路,確保了辦公室樓如期搬遷。二是做好車輛管理和服務工作。上半年,9輛小車運行近18萬公里,實現了安全無事故。三是做好節能降耗工作,從細小處著手,及時關好水籠頭、電器,做好車輛油料的節省等工作,促進節能降耗工作有序開展。四是做好接待服務工作。1—6月份,共接待上級及縣外來客19批190餘人次,即做到安全節儉,又使客人比較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