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二是對口幫扶協作機制初步建立。按照上幫下、大帶小、強扶弱的辦法,開展對口支援、主題支農和巡回醫療、送醫送藥活動,採取資助資金,援助醫療設備,免費進修學習,開展適宜新技術,完善管理制度和雙向轉診等方式,全面提高衛生服務能力。區醫院成功增掛市第三醫院牌子,與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集團)結為區域協作醫院,並與老池鄉等x個鄉鎮衛生院和老拱橋等60個村衛生室建立了對口幫扶協作機制。保健院對口支援河沙、西寧,疾控中心支援保升、老池、復橋,衛生監督大隊和培訓中心支援新橋,合管中心支援唐家。

三是試行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在老池鄉實行鄉村衛生一體化,對村衛生室實行“三統一”管理。即國家對村衛生室投入形成的固定資產統一管理,新農合支付結算統一管理,村衛生室用藥實行統一集中配送。

四是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取得突破。完成了各醫療單位崗位設定,建立了“上崗靠競爭、分配靠貢獻、管理靠契約”的人事分配製度,區保健院在《勞動契約法》的基礎上,堅持“人才結構合理、配套措施完善、人員能進能出、待遇同工同酬”的原則,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廢除編制限額的制約,打破身份地域的限制,不拘一格選拔和使用優秀人材,建立了內聘人員與在職職工同工同酬的分配激勵機制。

(三)民生工程強勢推進

1、繼續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

上半年,全區參合農民x戶,x人,參合率達x%,人均籌資x元,共籌資x萬元,其中:農民自籌x萬元,中央、省、市、區財補助x萬元。共有x名參合農民住院並享受補償,住院費用x萬元,次均費用x元,補償x萬元,報付比達x%;x人次享受門診統籌試點補償,家庭帳戶補償x人。

2、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按人均x元/年的標準,加大公共衛生的投入,15歲以下人群補種B肝疫苗x人份,改建衛生廁所x戶。

3、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建設

區醫院住院樓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凱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進入裝修階段,高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在建設之中,靈泉、龍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在掛網招標,育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桂花鎮中心衛生院改建工程正在抓緊準備;甲級村衛生室已規劃x個,在建x個,其餘x個正在籌建。

4、實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

在全區實施了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半年來,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x人,補助x萬元,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x%,無孕產婦和嬰幼兒死亡。

5、實施人口出生缺陷干預措施和免費婚前醫療檢查。

在全區免費開展了x人次出生缺陷干預,對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補服葉酸x人次;免費婚前醫療檢查x對。

6、實施“億萬農民健康教育行動計畫”。在中、國小開設有健康教育課程,向農民免費發放健康手冊x萬份,提高中、小學生和農民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行成率;建立健康教育科普窗x個。

(四)項目工作成效顯著

繼續抓住各種有利契機,審時度勢,把項目建設做為衛生事業發展的生命線來抓,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千方百計向上爭取各類項目,以項目建設來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助推衛生事業發展,上半年,共爭取到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4個,項目資金94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x萬元),擬新建基礎設施xm2,改建3xm2。

(五)服務能力逐步增強

一是建章立制抓管理。加強鄉鎮衛生院建章立制工作,建立起責任明確、工作有序、管理規範的規章制度,以制度管理人,靠制度管理事,強化管理團隊力量,提高執行力,形成民主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激勵的運行機制。

二是規範運行抓發展。著力“五個規範”,即規範工程和藥品掛網招標採購;規範設備物資採購行為,大宗設備採購實行論證報批制;規範醫療服務收費行為;規範診療和用藥行為,嚴格執行“四合理”制度;規範醫療市場秩序,嚴厲打擊非法行醫行為。

三是人才培養強素質。實行管理和技術人才齊抓,培訓和引進並舉,選拔與考核並重,理論培養和使用實踐同行的人才發展戰略,完善激勵機制,為人才成長創造寬鬆的工作環境,提供優良的待遇,調動各類人才積極性,挖掘人才潛力,保證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用得上、出得去,形成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開展繼教、上派、下派、支醫、進修、函授、遠程教育、學歷教育和各種短期培訓,培訓人員x餘人次,從外區縣引進專家3名,雙向選擇x人。

四是醫療設備奠基礎。按照“新五件”(b超、x線、洗胃機、心電圖機、生化分析儀)標準,逐步配備鄉鎮衛生院先進醫療設備,提高診療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