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鎮黨組工作半年總結

3、發揮黨代表作用。積極探索黨代表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履行職責的有效途徑和形式,建立健全黨代表服務承諾制,目標責任制,入村坐班制,民眾評議制等各項制度,充分發揮各級黨代表聯繫黨員,服務民眾,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積極協助村“兩委”班子開展工作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擴大黨的民眾工作的覆蓋面和黨代表的社會影響力。市、旗、鎮三級黨代表輪流入村坐班服務,公開了個人電話,佩戴黨代表工作證,進村入戶幫助民眾解決生產生活問題,受到民眾的歡迎和好評。

4、開展黨員“1+x”帶富活動。鎮黨委通過雙選”“三優”實現致富大戶帶產業,優勢產業帶一方的良性循環模式。雙選”“三優”即從致富黨員中選育產業,大力培育推廣黨員自發嘗試探索的產業,在敢闖敢富黨員的帶領下,使靈芝、紅乾椒、肉鴿、肉兔、池塘養魚、甜玉米種植等農民想乾不敢幹的產業化項目落戶生根。從優勢產業中選育典型。鎮黨委選拔優勢產業中湧現出來的好典型,把他們的成功經驗分享給廣大民眾,全鎮推出16名事跡突出、示範作用大、民眾認可的黨員帶富典型,帶動全鎮1000餘戶貧困家庭開啟致富之門。發揮共贏帶富優勢。黨支部促成帶富黨員與貧困黨員、貧困戶形成契約合作關係,達到互利雙贏的目的。發揮致富黨員市場銷售優勢。充分發揮率先致富黨員在多年的發展中所積累的市場資源、人脈資源和對市場行情的熟悉優勢,在發展自身產業的同時,又充當經紀人的角色。發揮外出創業黨員就業優勢,通過外出成功創業黨員帶動,提供待遇更為優厚、技術含量更為先進、工資更有保障的崗位,開闢勞務市場,拓寬勞動力就業渠道。

黨委、黨支部通過建立黨員致富基地、向大戶傾斜項目資金、支部積極領建合作社等措施,大力支持黨員興業致富。全鎮共建立xx戶外養殖小區、xx農業觀光帶、興隆溝遺址觀光區、xx靈芝園、xx生態安全豬戶外養殖小區等具有典型示範意義的種養基地5處。圍繞黨員大戶投入項目資金,對發展規模提出了標準要求,確保每個項目區都要有足夠多的戶數、足夠大的規模、足夠好的發展前景,從客觀上促使大戶引導帶動周邊農戶加入發展行列。充分發揮黨支部龍頭作用,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6家、農民互助組1個、產業黨小組35個,並積極吸納農黨員進入產業管理層、技術層,提高黨員創業能力。

四、大力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鎮黨委從“具體事情抓起,從實際問題做起,從聯繫服務民眾做起,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一是便民中心服務民眾。鎮投資102萬元,建成了4xx平方米的便民服務中心,凡與民眾聯繫最為密切,辦事較多的站所辦全部進駐大廳,民眾可以進一家門,辦多家的事,對涉及重大複雜社會事項,可以在“中心”綜合辦公,多方協調,就地解決。中心還授理民眾來信來訪等事項,解決民眾訴求,體現了社會矛盾聯調,民眾工作聯做,治安問題聯治,社會管理聯抓,便民實事聯辦的工作職能。在此基礎上,以行政村為單位設立xx個便民工作站,按人口1‰配備社會管理服務人員,同時以自然屯為單位,設立便民工作點,配備以村民組長、黨小組長、村民代表為主的2-3人工作人員,形成鎮服務中心、村服務工作站、組服務工作點“三點一線”服務格局,分層分級承擔轄區內民眾辦事和社會管理工作。截止目前,鎮便民服務中心為民眾辦理各種事項560件次,完善新建村服務工作站16個,組工作點161個。

二是格線管理走近民眾。全鎮推行服務民眾格線化管理機制,鎮村幹部按區域戶數分布,結合領導包片、一般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情況,160名鎮村幹部以村組為單位,集中聯繫60左右戶民眾,與他們結成“親戚”,讓民眾成為幹部的“娘家人”,即做到聯繫民眾全覆蓋,又做到服務民眾全程,同時與社會管理格線化結合,與格線員配合,形成三級格線服務格局,上下聯動,左右聯通,對小矛盾糾紛就地化解,對疑難複雜問題事項等及時上報有關部門解決,做到民眾遇事有人管,有人幫,大到經濟項目、公益事業、乾群矛盾,小到鄰里糾紛,家庭瑣事,大事小情,鎮村幹部到場幫助解決,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息事息訪。

三是幹部入戶融入民眾。加大鎮村幹部下村進組入戶頻率,按區域聯繫已入戶兩次,每次入戶率100%,重點是填好2張表,即基本情況表、徵求意見表;送一張明白紙,送一條致富信息,送一項種養適用技術,送幾項政策和法規,記好一本民情日記。截止目前,鎮村幹部為民眾提供各類信息510多條,做到把民眾的每一件小事都做為大事來辦。四是結對幫扶致富民眾。開展鎮村幹部聯繫一批困難群體和致富項目活動,每個副科級以上負責人聯繫幫扶2戶困難戶,2戶特困戶,2戶項目戶,一般幹部聯繫幫扶2戶困難戶,2戶項目戶,村幹部聯繫幫扶2戶困難戶。截止目前,鎮村幹部幫扶慰問困難民眾xx人次,投入資金xx萬元以上,落實項目戶xx戶,聯繫貸款xx多萬元。確定x個扶助重點村,落實重點項目12個,現正在實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