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上半年工作總結(環保局)

一、上半年工作總結

上半年以來,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環保局的直接指導下,深入貫徹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和省、市、縣關於環境保護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圍繞縣委、縣政府“三帶二極一目標”的戰略構想和生態縣建設的要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鞏固和深化工業污染防治,提高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水平,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拓展農村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一)開展生態縣建設,推動“綠色**”進程。

充分準備迎接各類檢查考核,精心籌備,整理各方面資料,2月份通過了市政府對我縣XX年生態建設工作的考核,5月份通過市人大對生態縣建設和環保執法檢查。生態鄉(鎮)、村建設有序開展。積極協助大若岩鎮開展全國環境優美鎮創建活動,制訂村級創建方案。繼續做好各有關鄉鎮的環境保護規劃和生態建設的編制工作,完成了茗岙、西岙兩個鄉的生態建設規劃。繼續向縣委、縣政府建議,把生態村建設納入我縣“機關幹部下基層”工作的重要內容。組織生態建設知識培訓,對所有下派幹部在進駐村之前進行生態村建設知識培訓,使他們對生態建設工作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為深入開展生態鄉鎮、生態村建設創造有利條件。今年5月16日渠口鄉珠岸村成功召開了中國無塑膠袋第一村創建動員大會,啟動了無塑膠袋村創建試點工作。在《**縣生態村考核管理辦法(試行)》實施一年的基礎上,對該辦法進行修編。組織驗收了8戶家庭 “縣級生態戶”驗收。

加強楠溪江環境保護,我局始終把楠溪江的保護作為環保工作的重點,針對楠溪江的污染威脅,修訂完成《楠溪江保潔管理方案》、《**縣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分方案》,經縣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將於7月1日正式實施。加強對楠溪江沿岸公路、水庫、旅遊等建設項目“三同時”管理,努力減輕對楠溪江的污染。

加強飲用水源的管理,不定期對已創建完成的楠溪江引水工程合格飲用水源保護區和岩頭鎮渡頭合格飲用水源保護區進行檢查,定期監測水質,確保保護區內水源的水質;完成大若岩鎮黃潭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試點工程前期工作,上馬污水治理工程。

(二)深化工業污染治理,實施長效管理,

針對“一控雙達標”後部分企業污染反彈現象,重新確定我縣的重點污染源,狠抓鈕扣、電鍍、鑄造、印染、餐飲等行業整治。一是加強對鈕扣行業的治理。橋頭鎮鈕扣行業XX年被列為溫州市環境整治嚴管區,制訂整治詳細計畫,落實相關責任人員,加大了整治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橋頭鈕扣企業共103家,目前66家已通過驗收,24家完成治理待驗收,13家已停產。預計7月底完成整治報市政府驗收。二是繼續抓好電鍍行業整治。按照電鍍行業整治方案,採用堵疏結合的方法,有效控制了電鍍污染。黃田六家電鍍總廠原地整改基本完成;完成2家4萬升容量以上電鍍企業進局監控網路試點工作。組織2次電鍍、鈕扣企業治理設施操作人員培訓,110多家企業、150多人次參加了培訓。三是繼續開展餐飲業整治,實行“疏堵結合”的辦法,對於規模較大、附近居民無意見的餐飲項目進行治理並補辦審批手續,走規範化的路子;對於治理無望的餐飲業堅決予以打擊,大大減輕了城鎮餐飲油煙污染。

嚴格督查,全面實施長效管理。制訂工作責任制,把環境監察列為重點工作,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的督查管理力度,特別是對省、市重點污染源和六大重污染行業,堅持省、市重點源一月二查,一般污染源一月一查,嚴防污染反彈。今年來,尤其加大對橋頭鈕扣行業查處,局領導帶工作隊蹲點督查,工作隊分宣傳組、監測組、執法組,對工作隊充分授權,發現環境違法行為依法從嚴從快從重處理。半年以來,現場監督檢查達2368多家次,通過高頻率的檢查,企業治理設施的運行率大大提高。

組織開展環保專項行動,查處違法行為。相繼開展了“綠箭2號”、“綠箭3號”行動、“6.5”環境日現場執法行動,對全縣非法小電鍍和其他污染嚴重的“十五小”企業進行了突擊檢查,共出動了110多人次,檢查了60多家企業,取締了14家污染嚴重的小電鍍加工場,有力地打擊了一批環境違法行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嚴格依法行政,促進環境管理制度落實。

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審批制度。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對所有建設項目、技改項目進行全過程的控制和管理,認真把好審批關。對一些審批許可權不在本級的項目,及時向上級環保部門匯報,做好聯繫服務,對環境比較敏感的項目實行審批公示制。上半年審批建設項目80個,(其中上報初審項目6個),否定項目22個。

加強“三同時”制度的落實,嚴格控制新污染源產生。進一步加大建設項目“三同時”的管理,切實扭轉“重審批、輕管理”的狀況,“三同時”項目建設期間進行跟蹤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責令整改,並按規範要求做好竣工驗收。對近年以來的“三同時”建設項目進行全面篩選登記,上門分發“三同時”驗收通知書,督促業主做好“三同時”驗收。上半年共對12個建設項目進行“三同時”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