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帶教小結4篇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能力 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思維與想像是創造性思維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發散思維又是創造性思維的形式之一。新教材要求我們能靈活地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特別是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使每一個學生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善於思考,敢於質疑、勤於質疑、善於質疑。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在對話教學和課文教學時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1.在對話課中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英語對話課一直以學生反覆操練課本中的對話內容為重點,以期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而傳統的教學模式顯得過於機械和單調,有的較簡單,有的過於複雜,且語言背景又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如在教學"a holiday plan"這一課題時,要求學生自己設計旅行計畫並向同學們介紹,介紹好之後再由同學們向開新聞發布會一樣對他進行提問。學生們都爭著上台演示他們創作的作品。下邊的聽眾也都很積極的提問。他們的創作欲得到了開發,表現欲得到了滿足,雖然學生在"創作"中會難免遇到一些語言障礙,也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語言錯誤,但學生的興奮點卻被激活了,而且學生也體會到學英語的樂趣,因而越來越對學英語感興趣。2.在課文講授中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現行新教材的特點是閱讀量大,辭彙量大,信息量大。如果要求學生機械地記憶和背誦課文,不僅加重學生的負擔,也是不夠現實的。在課文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抓住文中重要辭彙、短語和句型的基礎上,來複述課文。因為複述課文內容是一種培養學生多種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方法。學生運用發散思維,對相關詞語、句型進行替換或改寫後按照一定的線索把課文口述出來。這樣對語言的再加工過程,不僅是強化記憶、前後聯繫、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過程,也是一個思維過程中培養創新能力的過程;同時又不拘一格,無固定的標準答案,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個性發展的空間,在分層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總之,顧老師的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她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採用激勵式等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勤於動手動腦,樂於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