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反磨蹭保證書

這話扯得有些遠了,下面言歸正傳。

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我漸漸發現,父母的耐心與孩子的年齡成反比。這個現象在我老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證。當然,也許是老公的表現使我對這種現象有了一種明確的認識。兒子三歲之前,老公對兒子說話都是輕聲細語的,對待他也極有耐心;兒子三歲之後,老公對兒子都快趕上軍事化管理了,剛開始時三句話內兒子如果沒有反應,老公必然發飆,到後來居然發展為不能好好跟兒子說話了,一張嘴就是訓斥,再不聽就要上手,而這是我最不能容忍的。兒子五歲時,我抱著他讓他看他三歲之前的錄相,“兒子你看,以前你爸對你多有耐心!”兒子看著看著,居然抹起眼淚來,“唉,多想再回到小時候啊!”豆子大的兒子居然對人生有了如此的感嘆!

老公乃一心可多用之人,假如他在沙發上靠著看書,他總能一隻眼盯著書,另一隻眼盯著兒子,“不許幹這個!不許乾那個!你又在乾什麼呢?說你幾遍了,你聽到了沒有?”看書如此,看報紙看電視也是如此,老公總能騰出一隻眼來關注兒子的一舉一動。吃完飯老公去洗碗,廚房與客廳拐著一個彎,就這樣還能不時聽到老公的呵斥,“我說你難道你沒聽到嗎?再如何如何我就如何如何了!別把我的話當耳邊風……”有時候一大早起來老公就開始訓子,弄得我心裡不勝其煩。為此也沒少跟老公爭吵――不影響你自己的心情嗎?不破壞你自己的形象嗎?為什麼不能好好跟孩子說話呢?然後他就會說,我管兒子你為什麼老插話呢?我就不能管管他嗎?你為什麼光說我,難道兒子做的對嗎?倆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又盡力想勸降對方,幹這個工作語氣太溫柔了也不濟事,於是二人不知不覺中便提高了音量,顯得家裡甚是熱鬧。

最初我們倆就這個問題打嘴仗時,兒子跟個沒事人似的,繼續做著之前他爸爸吵他的事情,對旁邊因他而燃起的那堆熊熊戰火視而不見,一付難得輕閒的樣子。我倆較量上一會兒,回頭一看氣定神閒的兒子,頓時失去了戰鬥的動力。前幾天則更有意思,那天好像是個休息日,一大早起來老公便在陽台對兒子就一個問題喋喋不休,“不要怎么怎么樣,我跟你說的你聽到了沒有?不要怎么怎么樣,我跟你說的你聽到了沒有?”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一句話就念叨了七八遍,當然是用責備的口吻。之所以超過了以前的遍數,可能是因為我之前的抗議起了作用――不是一直嫌他對兒子沒有耐心嘛。一大早起來耳根便得不到清靜,嘮叨得我心裡狼煙四起,“你有完沒完,一大早起來就讓人心煩!”於是,一場舌戰又起。老公從陽台一直追著我辯論,足足追到小屋門口方才算把戰場確定。兩人面對面鑼對鑼鼓對鼓正式開戰,中間還保留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剛說了幾句,兒子興高采烈地拿著一本書從陽台跑了過來,直接插到我們倆中間,先是拿著書對我一陣狂扇,一邊扇一邊嬉皮笑臉地叫著,“鎮定,鎮定!”然後又轉過身去對他爸爸一陣狂扇,“鎮定,鎮定!”看著中間這個勁頭十足的小“始作俑者”,倆人忍不住“撲哧”一下樂了起來。

其實我也問過老公,問他為什麼對兒子那么沒耐心。老公就說,覺得兒子已經長大了,道理什麼的他都該懂,所以不願意再跟他費那么多事講道理,麻煩。對老公的這種解釋我也能夠理解,因為我自己有時候也會產生同樣的想法,只不過是我比老公更有耐心,對付兒子的方法比老公的更多一些,而且更容易讓兒子接受一些而已。我也有催上好幾遍催得心煩從而對兒子發脾氣的時候,而且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這種時候出現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但當我看到兒子顯露出有些害怕我的眼神時,我的心便會一下軟下來,同時還會有些不好意思,繼而還有點內疚――不是一直標榜要和孩子做朋友的嗎,不是一直說要與孩子平等相待的嗎,怎么突然變成凶神惡煞了?於是就會趕緊說個笑話或做個好笑動作緩解一下氣氛。兒子也相當給面子,只要我給個台階,兒子馬上就會順著下來,蹭到我身邊撒個嬌,一切不快都煙消雲散。想想也真是的,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的孩子,誰會讓你這么隨心所欲地吵來吵去,誰會這么快便忘記你給他帶來的不快,誰會這么快就能原諒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