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

二、紀檢監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法院的紀檢監察工作在確保公正司法、司法為民、清正廉潔,反腐倡廉等方面取得實效。但是從監督本身內在要求來看,參看了其他法院紀檢監察工作的相關調研材料,認為目前法院系統的紀檢監察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紀檢監察工作還處於事後監督狀況

紀檢監察工作相對於審判和執行業務而言,審執工作在前面,監督工作在後面。紀檢監察工作的啟動要等待審執工作程式完工後,監察工作才能進行,比如查看辦案人員案件材料是否齊全,裁判文書語詞或法律條文是否正確,對二審發回重審、改判確認違法行為進行責任追究。這些工作帶有一定的被動性,尚未延伸到審執的前方,具有事後的補救監督,缺乏事前預防監督。

(二)監督工作還是存在走過場監督不到位

法院的紀檢監察工作在確保公正司法、司法為民、清正廉潔,反腐倡廉等方面取得實效。但是從監督本身內在要求來看,參看了其他法院紀檢監察工作的相關調研材料,認為目前法院系統的紀檢監察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監督圈定在審執案卷材料或二審的改判發回重審裁判書,不能涉及業務庭的人、財、物以及辦案全過程;主管院長簽發裁判文書,與其說監督辦案人員,不如說參與辦案,在現實中只能靠自律,如果領導不自律與辦案人員合謀違規,紀檢監察人員只能是門外漢。查處違法違紀與現行的考核政策也有關聯,如果一個單位出現了違法審執多,追究人員多,其反而單位分數少,個人福利少,單位負責人也相應的扣除比例分值。這權衡利弊,決策者自然選擇放棄對違法審執責任的追究,這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

(三)在監督執行上實行保護

就法院紀檢監察手段方面狹窄,發現的問題也是一些表面程式上規定的,比如送達文書填寫內容上的缺損、筆錄記載錯誤、當事人或被告人未簽名及未發表意見、涉案款項無交付單據、案卷證據材料的裝訂順序、裁判文書錯別字及格式等,這些現象都可以及時進行糾正。主審執人員對案卷歸檔漠不關心,書記員整理案卷不嚴謹,反正有審監庭人員的認真審校,沒有起到紀檢監察反腐倡廉的功效。

三、對加強法院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

縣級法院紀檢監察工作位置究竟放在哪個位置才為恰當,審判工作的主體逐步轉移到法官身上,法院的管理工作也應當轉移到對法官幹警的管理上來。那么紀檢監察則是一條主線,通過對法官行為的有效監督,從而才能實現對審判工作的全過程監督。緊緊圍繞“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突出“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主題,紮實圍繞三項重點工作,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使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為我縣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司法保障和優質的法律服務。從下幾個方面加強紀檢監察工作:

(一)統一認識,創新思想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面對新形勢下紀檢監察工作的新任務、新要求,我們首先要從思想觀念上更新。對全體法官幹警要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針對我法院的實際情況,貼近工作實際,從源頭、重點去抓。都必須正確認識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紀檢監察工作是實現對審判、執行工作的有效管理的首要途徑,是維護司法公正的保障。同時要轉變法官幹警頭腦中紀檢監察工作是整人的錯誤思想。紀檢監察工作的目的是規範法官的行為,維護審判紀律的嚴肅性,防止法官幹警不良行為的發生。其次要轉變對紀檢監察工作與審判工作格格不入的思想。要認識到紀檢監察工作對法官幹警行為的監督,並不涉及具體案件處理,也不會造成不良影響。相反由於加強對法官幹警行為的監督,法官幹警能夠注意自己行為,規範其舉止,是有利於司法公正的。三是紀檢監察工作人員要轉變就事論事搞紀檢的觀念。不僅僅是查處了多少違法違紀案件,而在於是否制約了法官不良行為的發生,對正面的典型也可以給予及時表彰,促進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