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作協工作總結與2024年工作構想

四、向全國推薦作品及時有力

2011年是中國作協評獎大年,分別進行了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各單項和第八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的徵集、初評、終評工作。創研部及時向有關部門傳送通知、徵集作品,共向中國作協推薦作品五十餘篇(部),我省作家共有8部作品入圍終評,最後有三位作者的兩部作品分別獲得魯迅文學獎的文學評論獎及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他們是:高楠、王純菲的理論著作《中國文學跨世界發展研究》和薛濤的長篇兒童小說《滿山打鬼子》。

此外我們還向中國作協推薦了兩部四十歲以下青年作家的作品集競爭中國作協二十一世界新星叢書,目前推薦工作正在進行中。

五、《當代作家評論》保持水準,辦刊成效顯著

2011年,《當代作家評論》堅持辦刊宗旨,密切關注當代文學的發展態勢,與國內著名作家、批評家、學者保持溝通與聯繫,保證所設欄目和所發文章的質量,積極組織學術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份,《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已發表文章,在國家級重要報刊及重要選本全文轉載介紹43篇,其中多篇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領域和理論批評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2011年《當代作家評論》繼續為推動遼寧文學創作、文學研究而努力。具有特色的“遼寧文學評論”專欄,全年發表25篇有關遼寧文學創作、研究的文章。重點推介遼寧青年作家作品,包括梁靜秋、李麗萍、李輕鬆、王妍丁、素素、高暉、鮑爾吉·原野、王立春等人的創作。仍持續關注老一代作家的創作,發表了對王充閭散文創作的評論2篇,以及紀念人民作家馬加誕辰一百周年的文章。

《當代作家評論》在2011年繼續被評為遼寧省一級期刊。由該刊推薦的兩篇文章入圍第五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評論獎。同時評出2011年度《當代作家評論》獎,共6位批評家的文章獲獎。

六、創作、研究、編輯成果

2011年,創作研究部專業作家、研究和編輯人員創作成績顯著。專業作家劉元舉出版報告文學《深圳:大演奏廳》,該書為中國作協重點扶持項目,並在北京舉行了研討會。專業作家刁斗在《作家》雜誌刊髮長篇小說《情境與角色》,其長篇小說《我哥刁北年表》獲得由香港大學文學院主辦的第三屆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紅樓夢獎”提名獎。林建法的論文《在新的轉折點上——談2011年中國的文學批評》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並獲上海第二屆“春申原創文學獎·文學編輯成就獎”。張穎出版長篇小說《緋聞》,另在《當代》《光明日報》《文藝報》等報刊發表小說,中篇小說《白頭》獲《長江文藝》“完美中國”作品獎。李保平的評論文章獲鍾惦棐電影評論獎。寧珍志、李霞、王曉寧、李桂玲等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當代作家評論》等國內重要報刊發表作品。高海濤在《藝術廣角》和大學學報發表《尋找馬克思主義批評家》和《馬克思主義與後現代批評家》等文章,散文《美國的桃花》獲2011年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徵文一等獎,譯作《菲利普.拉金詩選》獲第六屆遼寧文學獎文學翻譯獎。在2011年遼寧省新聞出版局、遼寧省期刊協會主辦的“期刊優秀欄目”評選活動中,由林建法責任編輯的“重返八十年代”欄目獲得一等獎,由李桂玲責任編輯的“文學談話錄”欄目獲得二等獎。此外,李桂玲還獲得省新聞出版局主辦的“新聞出版知識競賽”二等獎。